山東德州有玉米補貼政策嗎?
我們這些普通的省份就不要想一些生產者補貼了,我們這些普通的省份只有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某些地方有良種補貼(河南正陽縣花生)。其他的我還沒有聽說過,這邊有補貼的,山東種植玉米就更不會有補貼了,大家知道為什么嗎?
只有東三省有補貼東三省的補貼比較多,他們有大豆生產者補貼、玉米生產者補貼、棉花生產者補貼等,還有秸稈還田深耕補貼、碎粉深耕補貼等,補貼是非常多的。
這是我們這邊的耕地地力保護補貼,這是湖北省的補貼標準,他們大概是72.05元/畝,我們河南省駐馬店這邊一般是100塊錢左右,這是一年的補貼。
別問我你為什么沒有補貼,你肯定不會到手里的,因為到你的一卡通里了,你自己不查,你永遠都不知道,你查一查發(fā)現(xiàn)里面好多錢。
近兩年來大豆生產者補貼一般比玉米生產者補貼高200元,我猜著今年的玉米生產者補貼估計在30元,大豆生產者補貼估計是在250~300元/畝,這是東北今年的補貼范圍,這是根據(jù)往年補貼的情況來推測的。
為什么沒有玉米補貼?大家知道為什么沒有玉米補貼嗎?主要是因為這兩年來我們國內大豆進口特別多,每年進口的數(shù)量遠超9000萬噸,而國內生產的大豆不足2000萬噸,而我們國內的谷物類進口比較少,基本上可以滿足需求,供給率可以達到90%以上。
因此為了鼓勵大豆的種植,從而減少玉米的種植面積,東北地區(qū)等都在鼓勵大豆,提高大豆生產者補貼,降低玉米生產者補貼等。
沒有玉米補貼。
在山東種植什么賺錢?
這話從何說起?雖然這幾年不種地了,也不算是山東人,但是這話說的有些問題。好歹也是在山東呆過一段時間的,對山東的種植業(yè)還是比較了解的。只要不是天災人禍,在山東種什么都賺錢,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而已。
山東半島地處華東地區(qū),有很多城市臨海,雖然屬于北方,但氣候比較炎熱、冬季比較短,農作物一般是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山東是中國農業(yè)大省,有“中國農業(yè)看山東”的美稱,農作物分夏秋兩季。夏糧主要是冬小麥,秋糧主要是玉米、地瓜、大豆、水稻、谷子、高粱和小雜糧。其中小麥、玉米、地瓜是山東的三大主要糧食作物。
而且,山東大部分地區(qū)的耕地都比較平坦,雖然有些丘陵地區(qū),但依然適合種植,土壤雖然分很多種,但大多數(shù)還是可以種植的。
更重要的是,雖然山東以第一產業(yè)農業(yè)為主,但第二產業(yè)、第三產業(yè)一樣很發(fā)達。如果了解山東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山東省內的企業(yè)自己就可以形成一條與農業(yè)息息相關的產業(yè)鏈條,從育種到種植,從栽培到基因改良,從收割到加工,從采銷到貿易等,這一系列都可以在省內找到相應的企業(yè),這是其他省份無法比擬的。
基于山東以發(fā)展農業(yè)為主,其他行業(yè)為輔的情況下,只要不是天災人禍,有自己的更耕地,在山東種植什么都賺錢,畢竟山東的蔬果、花生、地瓜、小麥、玉米是供應全國和國際市場的。而我們要考慮的是,自己適合種什么,自己懂什么。
錢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山東自古就是農業(yè)大省,種植業(yè)也是全國名列前茅的,山東的土地適合種植多種農作物,例如玉米小麥,花生大豆,棉花藥材等等,蔬菜類的例如,芹菜菠菜白菜,最出名的莫過于山東的大蔥,大蒜,姜等,水果類最出名的有煙臺的蘋果,萊陽梨,濰坊的蘿卜等等,總之山東地大物博,基本上能種植全國所需的各類瓜果蔬菜。
現(xiàn)在糧食的價格很低,如果沒有國家體貼,基本上處于虧本的狀態(tài),例如種植小麥玉米大豆等。所以不贊成種植糧食。種植水果類其實風險也很大,例如今年的水果雖然處于很貴的狀態(tài),但是山東農村的桃子卻只有幾毛錢一斤,也是銷售困難,甚至有的都倒掉了。雖然今年的蘋果很貴,甚至到達了十元一斤的地步,但是受到干旱少雨和凍害的影響,很多種植戶甚至絕產。所以種植水果也應該謹慎。
種植大蔥,大蒜,姜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今年大蒜又是算你狠的一年,價格居高不下,一畝地至少有七八千的純收入,大蒜的價格也是不太穩(wěn)定,有的年份價格奇高,例如今年,有的年份卻跌入谷底,但是只要是你抓住市場行情,就會掙很多。還有今年的姜的價格也是居高不下,一畝地也有六七千的純收入。所以種植蔥姜蒜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