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好多雜草不生蟲,種的菜蟲害卻比較多,蟲子也喜歡吃菜,還是草的抗體強?
野生植物會有自己的生存之道,要不然早就被自然界淘汰掉了。叢林法則最好的詮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1981年,在國外有一片橡樹林,被一種舞毒蛾侵蝕,這些害蟲破壞力極大,短短幾個月就把約66萬公頃的橡樹葉啃噬干凈,但是,第二年這些舞毒蛾卻銷聲匿跡了,而這些橡樹重新煥發(fā)了生機。
這種令人費解的事情,被生物學家注意到以后,經(jīng)過相關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新長出的橡樹葉子含的單寧,大大超過了去年被蟲害蠶食葉子的含量。這些超量的單寧,毒舞蛾吃了以后,和蟲胃里蛋白酶結合以后,造成它們消化不良,生病死掉。那么,這種樹,以后就不是毒舞蛾的菜了。
比如,洋金華可以會發(fā)出興奮物質,會刺激動物的大腦神經(jīng)中樞,使得動物幾米以外,感覺到就會避開它們;馬利筋和夾竹桃含有強心苷,如果昆蟲啃噬它們,那么,此昆蟲會因肌肉松弛而喪命;比如龍舌蘭屬的植物含有類固醇,可是使得啃噬它們的動物紅細胞破裂,機體出現(xiàn)不適的問題;比如問荊草含有的毒素,可以使吃了它的馬,四肢麻痹,走路搖晃等問題;比如淫羊藿,羊吃多了會興奮過度,機體出現(xiàn)問題;比如蛤蟆草、香菜、薄荷、荊芥等等,都有自己獨特的味道,來應對自然界昆蟲的危害。
曾經(jīng)在《自然》雜志上看到,在自然界中,某些植物在受到蟲害的時候,會啟自身的保護機制,躲避或者誘使害蟲的天敵來幫忙滅殺害蟲。比如卷心菜。當卷心菜受到菜青蟲啃噬的時候,會散發(fā)一系列的化學呼救信息。這種信息可以直接傳遞給附近的甘藍夜蛾赤眼蜂和粉蝶盤絨繭蜂,這兩種寄生蜂是大青蟲的天然殺手,寄生蜂會把自己的蟲卵產(chǎn)在這些大青蟲的體內,蟲體成為了寄生蜂的繁育基地,那么,大青蟲就會被消滅掉。
這是植物們,在自然進化中產(chǎn)生的自我防御能力。有些植物還會根據(jù)生境,不斷的進行自我調整,和自然界的昆蟲斗智斗勇,獲得生存下來的能力。那么,對于人工種植的蔬菜,由于其被從“野草”改良成蔬菜多年,經(jīng)過不斷的變種,加上人工干預防治病蟲害的措施,使得有很多蔬菜,失去了野外對抗天敵的能力。如同溫室的花朵,經(jīng)不起野外的風吹雨打。所以,種植的蔬菜對蟲害的防御力低下,當然比野菜、野草更受害蟲的青睞了!
其實這是自然選擇,優(yōu)勝劣汰的結果,不是雜草不生蟲,而是生蟲多的雜草早就被大自然淘汰了,不再進入我們視線,至于蟲子也喜歡吃菜?答案是:是的。且聽我慢慢道來。
● 為什么我們見到的雜草很少生蟲?
這是物競天擇,優(yōu)勝劣汰,適者生存的結果。雜草一般就是野草,一般人是不會去專門種植它們的,因此它們只能自己適應環(huán)境的需要野蠻生長。
在大自然的風霜雨雪、氣候與地質變化,各種蟲子與動物的騷擾下,依然能頑強生存下來的各種雜草,其實也是各種蟲子眼中的“刺頭“,是基本能讓蟲子不愛吃、不易吃甚至吃不了的存在。
它們自身在千萬年進化發(fā)展過程中成長起來的那些特質,保護了它們能抵御蟲害,歷經(jīng)千萬年,到今天依然能夠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所以,它們是植物版的“打不死的小強”,我們的確察覺不到它們有什么大的蟲害。
● 雜草種類太多太雜,常常在一起伴生,就算生蟲我們一般也看不出來。
據(jù)統(tǒng)計,我國專業(yè)書刊里認定為雜草的植物就有1200多種 而且因為雜草因為野生而雜居 往往多品種共生, 每種雜草得了蟲害也不至于大面積蔓延,因為各種雜草適應能力不一樣,比如禾草就算生了蟲,一般也不會感染到莎草和闊葉草身上,所以不會大面積地顯現(xiàn)在同一片區(qū)域,加上人們根本沒有真正關心它們生不生蟲,所以即使它們生了蟲害,我們一般也不會發(fā)現(xiàn),因為我們根本不會認真去查看!
● 蟲子也喜歡吃菜?
是的!被我們人類千百年來選中并培育來供人類自己食用的蔬菜,一般來說當然比“傻大黑粗”的雜草軟和可口,所以蟲子也愛吃,因此我們人類才絞盡腦汁用各種方法防蟲害除蟲子。
相反,那些“爺爺不疼姥姥不愛“的雜草因為蟲子相對也不愛吃,反而能雜居伴生,維持了一種自然平衡的生態(tài)體系能野蠻生長,直到遭受外力干預:如人類除草或者野火焚燒,但往往“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是鄉(xiāng)村田野里的自然風景。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