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家種植自己的“有機蔬菜”?
如何在家種植有機蔬菜 如今,有機蔬菜開始逐漸走上了部分人的消費餐桌。但是市場上很難買到真的正在的有機蔬菜。于是不少菜友選擇在家種植有機蔬菜,種植有機蔬菜是一種即環(huán)保又有益于人體健康的生活方式,更主要的是有放心的蔬菜可以吃?,F(xiàn)在就教大家在如何在家種植有機蔬菜。 1決定地點 你可以在公寓的屋頂、陽臺,或者你家有庭院當(dāng)然更好, 2決定你要種什麼蔬菜 種菜適時性非常重要,成功率也大增,臺灣的作物可略分為夏季作物及冬季蔬菜,大約以清明及重陽為界?! ∠募咀魑?瓜類如絲瓜、瓠瓜、茄子、菜豆、空心菜、莧菜、蕃茄… 冬季作物:菠菜、芥菜、甘藍、大白菜、胡蘿卜… 還有四季皆適合的作物如青江菜、萵苣,四季豆、蔥等。 現(xiàn)在種子的包裝后面都有說明它的生長季,還有賣種子老板是你最好的蔬菜顧問,盡量問他們吧?! ?買種子 你可以到花市、園藝店、種子店,有機店去買,注意它的有效期限?! ?土壤 買種子的同時,就可以一起買介質(zhì)土或者是培養(yǎng)土,也可以買普通的耕作土,拌入有機堆肥或者介質(zhì)土,比例大 約是1:2到1:4,在花市、農(nóng)會供銷部都買得到合格的堆肥。 其實你也可以到山上或溪邊去挖土回家,這些土壤都有很多的微生物,會讓你的土變得有機。 土壤是以后是蔬菜的家,蔬菜的后天環(huán)境都靠它。所以說:健康的土壤,健康的蔬菜。但 什麼是良好的土壤呢?請看我們徒步漫游區(qū)的土壤專區(qū)會有很詳盡的介紹。很簡單的方式,可以測試土壤的ph值,普通作物適合的土壤ph值約在5.5~6.8 之間?! h值測試:將土和水以1:2的比例放在容器中充份調(diào)混,約30分鐘以后,用ph試紙來測試,ph試紙普通化學(xué)材料行 都有賣?! ?填土 把土壤放在你的容器之前,你的容器先須要加工一下,如果你不是用買來的栽培盆,而是用家里如大保麗盒、桶子、大木箱,記得底下要鉆幾個小洞作排水用,然后在小洞上鋪上紗網(wǎng),土才不會掉出去。填土的時候讓它保持松松的狀態(tài),千萬不要去壓它,這樣土壤才會有空氣。 容器下最好準(zhǔn)備一個水盤?! ?種子催芽 將你買回來的種子,放進水里做催芽,水可以裝在像水瓢的容器里?! ∷梢攒浕N子皮,并活化胚根?! 囟纫彩且粋€很重要的因素,但每個菜種子的個性都不同,最好問一下種子店老板,普通是要放在比較涼快的地方,譬如冰箱的蔬果冷藏室。在種子包裝的后面,會有寫菜的發(fā)芽適溫,是很好的參考標(biāo)準(zhǔn)?! ?育種 育種依蔬菜種類又可分為三種:直接播種、育苗和枝插法?! ≈苯硬シN:就是把發(fā)芽的種子移到土里,如果你用的是普通耕作土,撒種子之后,記得再加上有機堆肥或介質(zhì)土, 然后再覆上約一公分的土,至于種子的間隔,原則就是作物愈大,留的間隔就愈大,你也可以想像在農(nóng)田的情形, 將種芽排成一條一條,這種叫條播,像空心菜大小就適合這樣,比空心菜小的如青江、筒萵、小白菜,不須這麼 麻煩,只要撒開就行了?! ∮?把種芽先移到穴盤,等生成幼苗再移到土里,像瓜類如小黃瓜,還有茄子、蕃茄、甘藍最好都先育苗。 穴盤在花市等地方都買得到,在一個個洞先做填土(介質(zhì)土最好),然后移上種芽,再覆土。 枝插法:又稱扦插法,像臺灣的市場很多的地瓜葉、紅鳳菜、就適合這種方法,取地瓜新梢直接枝插在土里,它就可以繁殖了。 8菜苗 育種完成,記得馬上澆水,讓整個土壤都濕潤為止,然后可以蓋上濕報紙,可以保住濕氣和保?}種苗。等到看到 苗冒出土外,就可以取掉報紙了。 9整苗 看到了苗,真是可以說往前邁進了一大步了??吹讲嗣纾绻X得太密,可以調(diào)整一下它們的空間, 讓每的菜都有它自已的空間,同時把不好的苗拔起,或者可以把它們覆蓋在土間?! ?0水份管理 原則上每天早晨澆水一次,如果陰雨天,甚至兩天一次都可以,最好時間固定,作物長得更好?! ?1肥料管理 大約7到10天要施一次肥,可以去市場買有機堆肥,或跟市場豆腐店或豆?jié){ 店的老板要一些豆粕,把它們埋入土里,不傷害根為原則,愈近根愈好?! ?2病蟲害管理 一種菜,你一定會很驚訝這些蟲真得就知道要來,你可以自制自然農(nóng)藥,辣椒水和大蒜水,噴 灑在葉面。 13收成 切忌在連續(xù)陰雨天收成,因為菜如果行光合作用不夠,會殘馀大殘的硝酸鹽,另外在采收前幾天不要 施肥,采收時,根可以留著,有些菜會在長出新苗,不然,把土攪一攪,幾回以后,你的 土就會變得很肥沃了?! ≡诩曳N植有機蔬菜的方法介紹完了,家庭陽臺、庭院的用途有很多功能,種點家庭安全放心有機蔬菜小菜,讓自己娛樂一下吧,還可以和家人一起享受種菜的樂趣!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