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養(yǎng)殖場(非洲種植園)
1. 非洲種植園
坦桑尼亞。
“從前1英畝地只能收獲4麻袋玉米,如今1英畝地能收獲16麻袋玉米?!币粋€坦桑尼亞農民說。他2019年采用中國技術后,收入倍增,如今已住上了有十間屋的大瓦房。早已經舊貌換新顏了。
2011年啟動的“小技術 大豐收”項目是中國農業(yè)大學在坦桑尼亞實施的農業(yè)合作項目,以玉米密植增產為主,曾多次入選聯(lián)合國南南合作與三方合作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優(yōu)秀案例集。一株株看似普通的玉米,書寫了中非農業(yè)合作的精彩篇章。
2. 非洲種植園種植橡膠
第一,塞拉利昂
位于非洲西部,瀕臨大西洋,面積7.2萬平方公里,人口780萬。歷史上曾經是英國殖民地,英語是官方語言。塞拉利昂屬于熱帶氣候,農業(yè)是該國最主要的經濟支柱,水稻是主要農作物,目前約六成的居民從事農業(yè)生產,但是糧食不能自給。此外該國的林業(yè),漁業(yè)資源比較豐富。塞拉利昂地下?lián)碛胸S富的鉆石資源,出產極為珍貴的血鉆,因此很多人以淘鉆石為生。數據顯示,該國人均GDP大約為500多美元,屬于最不發(fā)達國家之一。
第二,乍得
位于非洲中部的內陸國家,面積128萬平方公里,人口1600萬,處于撒哈拉沙漠的邊緣,大部分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惡劣,境內多沙漠。農業(yè)人口超過70%,農業(yè)和畜牧業(yè)是該國主要產業(yè),主要農作物包括棉花和玉米等。屬于世界最不發(fā)達國家之一。
第三,利比里亞
西非國家,與塞拉利昂接壤,西臨大西洋。面積11萬平方公里,人口490萬。農業(yè)人口占總人口的72%,與塞拉利昂類似,雖然以農業(yè)為主,但是該國糧食不能自給。熱帶雨林覆蓋超過一半的國土,盛產紫檀木,紅木以及橡膠,水稻是主要農作物。利比里亞鐵礦資源比較豐富。利比里亞是世界第二大船舶注冊國,僅次于巴拿馬,船舶注冊收入是該國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首都蒙羅維亞是非洲西部最重要的國際港口之一。
第四,尼日爾
非洲內陸國家之一,地處撒哈拉沙漠地區(qū),東部與乍得接壤,自然條件惡劣。尼日爾面積126萬平方公里,人口2300萬。農牧業(yè)是該國最主要的經濟部門,農業(yè)人口占80%,主要作物包括小米,木薯等。由于糧食產量不穩(wěn)定,該國長期面臨糧食短缺問題,屬于最不發(fā)達國家之一。
第五,馬里
西非內陸國,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面積124萬平方公里,人口1970萬。最不發(fā)達國家之一。農業(yè)人口占全國人口的40%,大米,玉米,棉花是主要經濟作物,主要出口產品包括黃金,棉花和畜產品。
第六,埃塞俄比亞
東非國家,面積110萬平方公里,人口1.12億,境內以高原地形為主,被稱為“非洲屋脊”。作為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埃塞俄比亞擁有一定的工業(yè)體系,包括皮革,食品加工,紡織等工業(yè),不過農業(yè)人口依然占到八成以上。農牧業(yè)是該國主要經濟支柱,小麥是主要農作物,主要出口產品包括咖啡,皮革等。
第七,肯尼亞
東非國家,面積58萬平方公里,人口4750萬。首都內羅畢,是非洲主要的國際都市之一,工業(yè)以煉油,鋼鐵,水泥,發(fā)電等為主。農業(yè)依然是主要經濟支柱,農業(yè)人口高達80%,境內以高原地形為主,主要農產品包括玉米,小麥等,糧食基本可以滿足需求,鮮花是主要出口產品。
第八,中非
位于非洲中部,面積62萬平方公里,人口480萬,屬于最不發(fā)達國家之一。農業(yè),林業(yè),采礦業(yè)是該國主要經濟支柱,主要農作物包括棉花,咖啡,木薯等。主要出口產品包括木材,鉆石等。
第九,科摩羅
位于非洲東側印度洋上,上一個群島國家,面積2200平方公里,人口85萬,有”香料之國“之稱。農業(yè)人口占到70%,主要農作物包括玉米,水稻等。丁香,香草是主要出口產品,屬于最不發(fā)達國家之一。
第十,幾內亞比紹
位于非洲西部,面積3.6萬平方公里,是最不發(fā)達國之一。人口192萬,其中農業(yè)人口占到80%,經濟以農業(yè),畜牧業(yè)為主,主要農作物包括水稻,薯類等,腰果是其主要出口產品之一。
3. 非洲種植園柚木
非洲紫檀更好。
因為非洲紫檀是國標紅木之一,柚木不是。
刺猬紫檀材身顏色從黃褐色至深黃褐色帶紅色、紫色或黑色條紋,密度0.85克/立方厘米,花紋獨特,顏色深沉,材質細致硬重,耐腐抗蟲,材質較柚木更為出色,制成家具顏色、花紋也比柚木美觀。
4. 非洲種植園種植香蕉
1、旱稻栽培
目前,非洲栽培的水稻基本上本土選育水稻品種,是一些產量高旱稻品種,要依賴充分降雨與良好農藝管理,如除草與施肥。非洲有雨季與旱季之分,非洲主要是雨養(yǎng)農業(yè)。栽培水稻要依據當地的降雨情況,土地宜選擇低洼地,能夠積水,來維持水稻生長到收獲。像我國一樣,在水稻田周圍修田埂,以防止雨水徑流。
2、雨水收集
斜坡田要建成梯田形式。非洲旱稻也能植在水田中。在水田中,非洲新稻長勢更好,說明旱稻也是更適合水田的。
3、栽培方法
非洲水稻栽培一般采用直播法,種子條播與點播,采取直行條播與點播(可以拉線方法使條播與點插成直行),確保最佳種植密度,方便以后用鋤除草。
4、旱稻與其他作物間作
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們借鑒,在我國水稻一般是單作的,在非洲水稻與其他作物間作(也就是套種)。旱稻與玉米間作,與大豆間作,與香蕉間作,與咖啡間作。水稻旱作易缺苗,缺苗導致產量低,要及時補苗。建立苗床,育秧來補苗,播種15~20天后應注意補苗,移植后及時澆水。
5、水稻再生栽培
在非洲也栽培再生稻。水稻收獲后,水稻殘茬萌發(fā)新莖,在新莖上再長出新稻穗,再生稻生產應保留殘茬高度為15~25公分,生長60天后,每畝再生稻可收獲260斤稻谷。
6、水田栽培
水田栽培同我們相同,采用育秧移栽。水田栽培主要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那兒有濕地。育秧移栽,減少雜草,減少倒伏。此方法成本高,費勞動力。
5. 非洲種植園農業(yè)發(fā)達嗎
水稻是糧食作物,但它首先是一種植物,要讓一種植物茁壯成長,那就要給它適宜的生長條件。
在非洲東部地區(qū),雨水充足溫度高,土壤肥沃,日照時間長。非常適宜水稻的生長,而且非洲當地的人工成本低廉,雇傭人工種植水稻非常劃算。所以,我國的農業(yè)技術團隊,帶著我國最優(yōu)質的水稻品種和最先進的種植技術來到非洲,雇傭當地的人工,用最先進的水稻種植技術在這里種植水稻。
結果這里的水稻呈現了非常驚人的長勢,畝產量最高的達1300多公斤,平均下來也有800公斤以上每畝。中國人在非洲種植的水稻年年都能喜獲豐收,可見非洲東部地區(qū)是非常適宜水稻種植的,但是非洲本地人不懂得利用天然資源,同時也不懂種植技術,所以過去一直沒能在水稻種植方面取得好的成績。
6. 非洲種植園小說
《夢游之地》寫于1992年,是米亞?科托的長篇處女作。他有力控訴了戰(zhàn)爭遺留的深重苦難,并用高度詩意、生動的語言,創(chuàng)造了一種與現實緊密連結的魔幻氛圍。
《走出非洲》凱倫是一個愛慕虛榮的富家女,為了得到一個男爵夫人的稱號她離開故土丹麥遠嫁東非肯尼亞,然而男爵夫人的稱號并沒有給凱倫帶來美滿的婚姻生活。
《非洲三萬里》
《撒哈拉的故事》
《第一道曙光下的真實》歐內斯特·海明威遺作一部融合自傳與虛構的東非游獵回憶錄。
《非洲國》是一本全面介紹非洲大陸政治、歷史的扛鼎之作,雖然內容厚重,但閱讀起來頗為輕松。
《非洲史》為美國學者埃里克·吉爾伯特和喬納森·T·雷諾茲撰寫的有關非洲的歷史讀物。
《最底層的10億人》
《非洲政治制度》
《非洲史研究入門》
7. 非洲種植園多嗎
非洲適合種地:
理由如下:
1、氣候上看:非洲有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式氣候。除了熱帶沙漠氣候比較干旱外,其它幾種氣侯雨熱比較充足。
2、地形上看,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高原上平坦的地方很多,適合耕種。
3、土壤上看,非洲有很多地方土壤肥沃。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