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蜂養(yǎng)殖場(中華蜂養(yǎng)殖場圖片)
1. 中華蜂養(yǎng)殖場圖片
有意蜂的地方不能養(yǎng)殖中華蜂,更不能把意蜂養(yǎng)殖在中蜂養(yǎng)殖場里。因為意蜂個體比中蜂大得多,一旦竟蜂缺蜜,它的盜牲就會增強。
意蜂對中蜂的危害主要是鉆進中蜂群里面去殺死中蜂王,然后盜走全部的中蜂蜜。從而導致受害中蜂全軍覆沒。
2. 中華蜂養(yǎng)殖技術資料
中華蜜蜂曉梁框養(yǎng)殖,是造很多的小木箱和框讓蜜蜂在框上產蜜產花粉產蜂蛟
3. 中華蜂養(yǎng)殖場圖片大全
一、收捕蜂群
中華蜜蜂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都有分布,尤其在南方山區(qū)有著極為豐富的野生資源,若能將其收捕并人工養(yǎng)殖無疑是最好的蜂種來源,目前收捕野生中華蜜蜂的方式主要有誘蜂和收蜂兩種,其中誘蜂是利用誘蜂箱引誘分蜂群或遷飛蜂群,而收蜂則是找到野生中華蜜蜂的蜂巢后將其收捕回來。
二、蜂群過箱
中華蜜蜂在我國的養(yǎng)殖方式主要傳統土養(yǎng)和活框蜂箱養(yǎng)殖兩種,為了便于今后管理蜂群建議大家盡量選用活框蜂箱養(yǎng)殖,但不管是新收蜂群還是土養(yǎng)改活框都需要用到過箱技術,在過箱時是主要利用中華蜜蜂有戀脾的習性來進行的,簡而言之是要先在蜂箱中安放些巢脾后再進行過箱操作。
三、人工飼喂
中華蜜蜂一般情況下不需要人工進行飼喂,但在春繁和秋繁時需要“獎勵飼喂”來刺激蜂王產卵和激勵工蜂育蟲,另外在冬季或早春也需要“補助飼喂”來為蜂群提供必需的食物,飼料方面可以是蜂蜜水也可以是糖漿或花粉,其中養(yǎng)蜂人用得最普遍的是白糖加適量開水融化后制成的糖漿。
四、分蜂處理
中華蜜蜂最大的缺點是分蜂性較強,在分蜂處理上主要有自然分蜂和人工分蜂這兩種方式,其中自然分蜂是等蜂群分蜂后再將分蜂群收捕回來,而人工分蜂則是在王臺發(fā)育成熟時人為將蜂群拆分成兩群,一群中有老蜂王和老工蜂,另一群中則有王臺和新工蜂(未進行過認巢和試飛的工蜂)。
五、介入蜂王
中華蜜蜂相對而言較容易失王,因此養(yǎng)蜂人必須掌握一定的介王技術,在介王時根據操作不同有直接介王和間接介王兩種,其中直接介王是將蜂王噴上蜂蜜水后放入蜂群中,而間接介王則是用介王器介王,值得注意的是發(fā)生圍王時不要用手去撥蜂團,要采用噴煙或灑水等方法來解救蜂王。
六、春繁管理
春繁是中華蜜蜂養(yǎng)殖的重點工作,做好春繁能顯著提高全年的養(yǎng)蜂效益,但中華蜜蜂在春繁時注意下面四個點,其一是要根據當地氣候來確定春繁時間,其二是春繁期一定要做到“蜂多于脾”,其三是春繁期要連續(xù)“獎勵飼喂”以促進蜂群快速繁蜂,其四是春繁期要做好蜂群的保溫工作。
七、秋繁管理
秋繁的目的是讓蜂群培育出大量的適齡越冬蜂,簡單來說越冬前蜂群中適齡越冬蜂越多越冬就越安全,在具體管理上和春繁差不多,其一是要根據當地的氣候來確定秋繁時間,其二是秋繁期要連續(xù)“獎勵飼喂”以促進蜂群快速繁蜂,其三是秋繁后期要及時“關王”以保存蜂群的越冬實力。
八、蜂群越冬
越冬期是中華蜜蜂養(yǎng)殖成敗的關鍵點,此時管理重點有兩個方面,其一是越冬前要為蜂群補充足夠的食物,因為越冬期工蜂結團并靠吃蜜產熱,食物不足蜂群會被餓死或冷死,其二是蜂箱要做好的保溫工作,但保溫的原則是“寧寒勿暖”,原因是保溫過度會促使蜂群散團而導致越冬失敗。
九、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是中華蜜蜂養(yǎng)殖的重頭戲,事實上也是大多數人養(yǎng)蜂失敗的罪魁禍首,因此在病害上一定要“早預防,早發(fā)現,早治療”,尤其是對中蜂威脅最大的中蜂囊狀幼蟲病和巢蟲,一但爆發(fā)起來對整個養(yǎng)蜂場可說是毀滅性的,另外在敵害(主要是胡蜂)危害嚴重時還要協助蜂群對抗天敵。
4. 中華蜂養(yǎng)殖發(fā)展前景
中蜂個兒小,行動敏捷,采花授粉的速度就比意蜂要快。中蜂的嗅覺靈敏,對于那些流蜜量不大的蜜粉源花也能夠發(fā)現并愿意采集。意蜂嗅覺沒有中蜂強,如果花開流蜜量不大不容易發(fā)現,也會放棄采集。而且,中蜂飛行輕巧,可以采集某些特殊的花朵。在自然界中,中蜂采花授粉的能力比意蜂強,某些特殊的花必須依賴中蜂授粉,中蜂的存在可以避免很多植物滅絕。在農業(yè)上中蜂的授粉能力也意蜂強,對于那些流蜜量不大的農作物,中蜂也能夠順利完成授粉,使農作物增產增收。
在農業(yè),在自然環(huán)境上,授粉的貢獻比產蜜量要大得多,這也是中蜂被保護的原因。
5. 中華蜂養(yǎng)殖場圖片高清
1、養(yǎng)蜂準備
先準備好蜂箱(強烈建議用活框蜂箱養(yǎng)殖),養(yǎng)蜂場地要規(guī)劃好,若只是小規(guī)模養(yǎng)殖房前屋后都可以,另外要仔細了解一下蜜蜂的生活習性,這對之后的收蜂和管理都有很大的好處。
2、收捕蜂群
農村養(yǎng)蜂,蜂種一般是野外獲取,因此要尋找野生蜂群,可以通過觀察蜜蜂的采蜜、采水、排泄等等,找到蜂群后將其一股腦的裝回家即可,要注意看有沒有蜂王,若能弄到巢脾的也盡量將巢脾取回來,另外也可在蜜蜂出沒頻繁的地方用誘蜂箱來誘捕蜜蜂。
3、蜂群過箱
蜂群到手后要及時轉移到蜂箱中(過箱),強烈建議采用活框蜂箱養(yǎng)殖,先將取回來的巢脾固定在巢框(活框蜂箱的配套蜂具)上,然后再將巢框放到蜂箱中,巢框放好后便可將收捕回來的蜂群轉移到蜂箱中,最后蓋上蜂箱蓋子并在巢門口安裝上防逃片即可,注意此時不要去找蜂王,在過箱時操作盡量要快一些。
4、穩(wěn)定蜂群
蜂群過箱后要立即飼喂一次,飼料可用蜂蜜水也可用白糖制成的糖漿,等蜂群基本穩(wěn)定后再檢查一下蜂王的情況,若有蜂王且蜂王無異常時一般問題不大,沒有蜂王時則要及時介入新蜂王或王臺,但如果蜂群中有卵蟲脾也可讓蜂群自行急造王臺,在過箱后的幾天都要在傍晚時獎勵飼喂一次,另外也不要過于緊張而頻繁開箱檢查,其實工蜂的出勤情況也能說明蜂群的情況。
5、日常管理
蜂群穩(wěn)定后便可進入日常管理階段了,雖然蜂群的日常管理工作非常繁瑣,但病蟲害防治非常重要,發(fā)現病蟲害要及時處理,同時注意蜂王的狀態(tài),有老弱病殘情況時要及時替換掉,另外若外界蜜源匱乏而蜂群中儲蜜又不足時要及時進行補助飼喂,這一點在越冬期之前尤為重要。
6、獲取蜂蜜
養(yǎng)蜂的主要目的是獲取蜂蜜,但中蜂的產量相對較低,因此一般一年只取1~2次蜜,第一次在春末夏初,第二次大多在秋季,取蜜時先將巢脾提出來(中蜂有在同一張巢脾上育蟲和儲蜜的習性,簡單來說一張巢脾上既有蜂蜜也有幼蟲),用刀將有蜜的地方割下來后再將巢脾放回蜂群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取蜜時不要一掃而空,一定要給蜂群留足口糧,否則可能出現逃群的情況。
蜜蜂養(yǎng)殖技術不是簡單的文字就能說得非常清楚的,但是新手養(yǎng)殖的話,對這些基本的操作還是要了解清楚的。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