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沙蠶養(yǎng)殖地區(qū)(紅沙蠶和青沙蠶哪個好)
1. 紅沙蠶和青沙蠶哪個好
1.切小段掛鉤法,將整條沙蠶切成0.5厘米的小段,然后將小段穿過鉤尖推到魚鉤倒刺后方即可。此方法用來垂釣個頭小些的海鱸魚,上鉤速度快,節(jié)省餌料。
2.切長段掛滿鉤法,將整條沙蠶按照魚鉤的長度切成相應(yīng)長度的段,然后從沙蠶段的一端穿入鉤尖并推向鉤柄,直到沙蠶段將整只魚鉤穿滿剛剛露出鉤尖即可,此方法適合各種大小的海鱸魚。
3.長段沙蠶或者整條沙蠶掛鉤法,選擇5厘米左右的小沙蠶或者把整條大沙蠶切成5厘米左右的段,然后在沙蠶段的一端留出1.5厘米左右穿入鉤尖并推向鉤柄處,在距離另外一端1.5厘米處露出鉤尖,這樣沙蠶的兩端各有1.5厘米在魚鉤外擺動,即便沙蠶死掉也可以隨著海流擺動,起到的誘魚的作用。此方法誘釣結(jié)合,適合釣大一些的海鱸魚。
2. 青沙蠶的紅沙蠶哪種好
釣梭魚的時候需要的鉛墜需要根據(jù)水流和水深及魚情來決定,然后適當(dāng)?shù)纳舷绿釀俞灨驼T魚,操作的動作盡量放小,上下的幅度要控制在20cm左右,這樣能更好的感受竿梢是否誘魚,只要手感有魚上鉤就可以提竿遛魚。
一般漁具店沒有專門誘釣梭魚的餌料,可以選擇釣黑鯛的誘餌來代替,例如養(yǎng)殖貝類海紅,使用時將其弄碎,然后帶水一起拋投到釣點,或者混合其他的餌料,能起到很好的誘釣效果。再者就是青沙蠶,掛鉤時不要呈現(xiàn)耷拉狀,最好能包住魚鉤。
3. 紅沙蠶和青沙蠶哪個好吃
九一八野戰(zhàn)腥版。
這款的味型屬于濃腥型,這款餌料中含有大量的螺肉、南極磷蝦、沙蠶等動物蛋白,最適合在湖庫等大型水域釣鯽魚、鯉魚、草魚、羅非魚等魚類,也特別適合在早春等氣溫偏低的季節(jié)使用。
九一八是老鬼旗下最經(jīng)典的餌料之一,論知名度和龍王恨旗下的野戰(zhàn)藍(lán)鯽不相上下,對鯽、鯉、草、青、鳊、羅非等常見淡水魚都有效。
4. 紅沙蠶好還是青沙蠶好
淺海中下層冷溫魚類。每年5月至11月在岸邊淺水區(qū)棲息覓食。5月至7月,親魚產(chǎn)卵后在近岸淺水區(qū)補充體能,釣獲多為“大家伙”。10月至11月,當(dāng)年生“寨花”成群結(jié)隊游弋于淺水區(qū),個體雖然小了些,但中鉤頻率常常令人始料不及。
前些年春季的一天,筆者在市區(qū)海域拖釣鱸魚,獲魚6尾平均重1.85千克。對比而言,某釣友秋季磯釣小黑鯛時遇到了鱸魚群,一天擒獲的80余尾小鱸魚中,超過500克的竟然一條都沒有。鱸魚是肉食性魚類,它的食物范圍很廣,不挑食,以活動、蠕動強烈的小魚、小蝦為主要捕食對象。淡水泥鰍、巖蟲頭部、六線魚皮肉等活、鮮、韌水產(chǎn)品可做為釣餌。
二、許氏平鲉。
溫水性近底層魚類。不做長途洄游,僅做適溫性遷徙,全年可垂釣,岸釣以秋季為最多。早春和降雪后魚群向深水區(qū)轉(zhuǎn)移,非船釣難有建樹。許氏平鲉生性膽小,對強烈光線十分敏感,白天藏匿于暗礁根部縫隙之中,獵食不積極。
夜色昏暗,隨潮水成群結(jié)隊涌向岸邊,攝食強度近乎瘋狂,因此夜釣不失為明智之舉。許氏平鲉食性雜,其兇猛程度與鱸魚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垂釣鱸魚所使用的釣餌,用來釣許氏平鲉一樣行之有效。
三、六線魚。
近海冷溫定棲性近底層魚類。終年生活在多礁石海灣、島嶼周邊地帶,春季釣獲多為一冬齡以上成魚。6月至9月,本地降水偏多,偏南季風(fēng)盛行,海面上波濤洶涌,風(fēng)停浪緩泥沙沉淀,水色呈“二渾水”,有機物沉渣泛起,如天然形成的誘餌區(qū),刺激魚群食欲旺盛,是垂釣六線魚不可多得的時機。
入秋后北風(fēng)吹拂,海水中溶解氧豐富,魚群為儲備越冬體能捕食積極,是海釣又一個“黃金季節(jié)”。六線魚屬雜食性魚類,以底棲生物為食,沙蠶類是它們的最愛。就沙蠶的品質(zhì)和垂釣效果而言,紅沙蠶和紅蜈蚣當(dāng)屬精品,青沙蠶和青蜈蚣略遜一籌,其它產(chǎn)量比較少的沙蠶使用效果頗具爭議,各有各的說法。
四、矛尾復(fù)蝦虎魚。
暖溫性中小型底棲魚類。生命周期一冬齡,早春4月完成繁殖后,親魚大部分死亡。秋風(fēng)涼爽以后,進(jìn)入快速生長階段,特別是深秋季節(jié),體軀滾圓肥碩。嚴(yán)寒來臨,氣溫和水溫急劇下降,蝦虎魚為生存向深水越冬棲息地洄游,近岸分布密大幅減少。池塘、潮溝等封閉水域魚群雖然無法逃離,但因水淺水涼,蝦虎魚鉆入洞穴中冬眠,再釣無異于白費工夫。
矛尾復(fù)蝦虎魚的食性很雜,兇殘貪婪,記吃不記打,只要是葷餌來者不拒,照單全收,生存條件惡劣時“六親不認(rèn)”,同類相殘。沙蠶類、小活魚類﹑肉類﹑軟體類可分割利用,連氧化嚴(yán)重的殘羹剩飯也不嫌棄,垂釣其它魚類所剩余的釣餌,用來垂釣蝦虎魚也很棒。
五、鰈魚。
近海冷水性底棲魚類。秋汛在10月至12月,春汛在4月至5月。寒風(fēng)凜冽,草木枯黃,其它魚類紛紛向深海遷徙,鰈魚卻到近岸淺水區(qū)安家,是冬釣的主要對象魚。鰈魚喜食紅沙蠶﹑青沙蠶﹑紅蜈蚣﹑青蜈蚣﹑小蝦﹑蛤蜊肉等葷餌,本地釣友多以沙蠶類為釣餌。釣捕鰈魚活沙蠶并不是最好的釣餌,因其富含體液不戀鉤,頻繁收線換餌不但會增加勞動量,關(guān)鍵會驚跑窩點內(nèi)準(zhǔn)備享受餌食的魚群,得不償失。
而現(xiàn)場鹽漬的沙蠶則不同,體液鮮腥四溢,氣味濃重,戀鉤性強,能長時間堅守在釣鉤上,集誘魚效果特別顯著,重復(fù)利用可一餌釣多尾魚。有一點需要注意,鰈魚的口裂一般都很小,釣餌粗大不利于其吞咽,紅沙蠶、青沙蠶應(yīng)選用細(xì)小的或尾端,能夠有效地提高釣獲量。
六、黑鯛。
淺海暖溫性近底層魚類。北方海域分布密度有限,早春4月至5月,初冬10月至11月有漁汛,釣獲個體紀(jì)錄4千克。本地海域9月至11月盛產(chǎn)小黑鯛(海鮒),體色銀亮,體形優(yōu)美,深受磯釣愛好者的青睞。黑鯛屬雜食性魚類,攝食機警含蓄,對釣餌比較挑剔,南極蝦、蝦肉是它們的最愛。在一些人為干擾較輕,種群資源豐富的海區(qū),當(dāng)年生小黑鯛對沙蠶也不拒絕,會群起而攻之。
七、鯔魚。
淺海中上層暖溫魚類。本地稱“白眼”為鯔魚,“紅眼”為梭魚。無大群集結(jié)長距離洄游習(xí)性,僅在深淺海域作適溫性遷徙。4月至11月出沒在岸邊淺水區(qū)。鯔魚屬雜食性魚類,幼魚主要以浮游生物為食,成魚后則在海床上濾食硅藻,兼食一些小型水生動物,食性隨棲息環(huán)境而變化。
釣餌可以選取體形完整,色澤白潤,品質(zhì)新鮮,表皮結(jié)實的南極蝦。如果沒有冰鮮南極蝦,使用沙蠶做釣餌亦是上好的選擇。鯔魚有食腐的習(xí)性,釣餌臨時短缺可用腌漬餌替代。腌漬餌以陳年咸干海蜈蚣為首選,紅沙蠶、青沙蠶頭部雖有熒光,但因餌條餌塊過于干硬粗大,誘魚效果反倒不如前者,應(yīng)盡可能少用或者棄之不用。
八、鮐魚。
暖水性中上層魚類。有遠(yuǎn)距離洄游習(xí)性,親魚在深水區(qū)產(chǎn)卵,幼魚在淺水區(qū)育肥,有大群集結(jié)特征。盛夏及初秋容易釣到,尾重在150克以下,超過500克的比較少見。
鮐魚是雜食性魚類,生長期捕食欲望強烈,捕食兇猛,小海蝦、小魚仔、沙蠶類,魚肉、貝類切丁均可為餌。選擇原生餌應(yīng)突出戀鉤,質(zhì)地更要亮白醒目。擬餌串鉤釣組漁具店有售,一般6枚至8枚釣鉤為一組。自制可用小號袖形鉤,在綁鉤的同時,將真空食品袋銀色塑料剪成三角片,綁在鉤柄處。
5. 紅沙蠶和青沙蠶哪個好養(yǎng)
釣梭魚要選擇合適的裝備和方法:
一、釣竿的選擇
長1.5-2米,釣竿的承受力為2千克左右,如筏釣竿,竿稍要求細(xì)如牙簽。因為梭魚咬鉤(覓食)是海魚中最輕的,如果用稍粗的釣竿,就很難能觀察到竿稍微小的動態(tài)變化,自然而然就很難覺察到梭魚是否已經(jīng)開始覓餌咬鉤,就把握不住最佳提竿時機。
二、繞線輪的選擇
用小號輪,繞線輪最好配有3個以上軸承為好,線輪能裝70-100米釣線為易。
三、主線的選擇
拉力在3千克以上的尼龍線或編織線,越細(xì)越好,這樣的線,出線阻力小速度快,隱蔽性好。
四、誘餌料的選擇
因為漁具店沒有誘釣梭魚的專用餌料,可用釣黑鯛誘餌料代替,效果也是比較好的。配備主料有:黑鯛誘餌料、蝦粉、本地產(chǎn)小鮮蝦、適量面粉(起粘合作用,遠(yuǎn)投不易松散)。其它配料有:魚粉、水泡蝦皮、鮮磷蝦、南極蝦、大米飯粒等。
這樣搭配的誘餌料,誘釣梭魚和黑鯛具有雙重功效,另外大連養(yǎng)殖的貝類“海紅”,在垂釣時將它炸碎,把碎殼碎肉帶水一塊投向釣點,也可摻加誘餌料一起混用,是一種全能功效物美價兼的環(huán)保型誘餌料。
五、浮游漂釣方法
系鉤線徑可選定0.45-0.5毫米尼龍線,因為,常有2-3千克的大型梭魚上鉤?!案∮纹灧椒ā便^組可采用兩根子線、兩把鉤。一根長60厘米,一根長40厘米,也可采用單線單鉤施釣,釣鉤可選擇15號或16號。
六、短竿懸釣方法
適用于在碼頭、堤壩、泊船上近距離垂釣,所用釣組,上下兩把16-17號鉤,間距40厘米,系鉤線長20-25厘米,頂鉤也可裝7-10厘米長的短單側(cè)天平,并且釣組頂端要系有轉(zhuǎn)軸。底端應(yīng)系帶有別針的轉(zhuǎn)軸,一則可系底鉤,再則可掛墜子,墜子采用25-50克。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