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類薯類是我國膳食能量的主要來源但其缺乏(谷類薯類是我國膳食能量的主要來源但其缺乏什么)
一、谷類和薯類的區(qū)別?
谷類包括米、面、雜糧,薯類包括馬鈴薯、紅薯等,它們主要提供碳水化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及B族維生素。
谷類所含蛋白質的必需氨基酸中,賴氨酸的含量較低,尤其是小米和小麥中賴氨酸含量最少。馬鈴薯的蛋白質中賴氨酸很豐富。玉米蛋白質中缺乏賴氨酸和色氨酸,而小米和馬鈴薯中色氨酸較多。為提高膳食中谷類的營養(yǎng)價值,可以采取多種糧食混合食用。
二、玉米屬于谷類還是薯類?
玉米屬于禾谷類,不屬于薯類。
玉米屬于禾谷類糧食作物。玉米亦稱包谷、苞米、珍珠米,是單子葉植物綱禾本目禾本科玉米屬玉米種屬于糧食作物類。
玉米是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苞谷、苞米棒子、玉蜀黍、珍珠米等,原產于中美洲和南美洲,是世界重要的糧食作物,廣泛分布于美國、中國、巴西和其他國家。玉米具有很強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貧瘠性以及極好的環(huán)境適應性,營養(yǎng)價值較高。
三、我國居民膳食中,熱能的主要食物來源是什么?
碳水化合物即“谷類” 我國傳統(tǒng)的飲食習慣是比較合理的,具有三大優(yōu)點,即以谷類為主,蔬菜相輔。低糖、高纖維。隨著經濟發(fā)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居民膳食結構發(fā)生了迅速的變化,人們傾向于食用更多的動物性食物。部分居民膳食中肉類、油脂的消費大幅度增加,導致膳食向高脂肪、高熱能、低谷類的不正確方向發(fā)展。 1992年全國營養(yǎng)調查結果,在一些富裕家庭中動物性食物的消費量已經超過了谷類的消費量。這種“西方化”或“富裕型”的膳食提供的脂肪和能量過高,與之相關的一些慢性病如心腦血管病、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癥、惡性腫瘤的發(fā)生率也隨之增高。另一方面在廣大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qū)人群中因食物單調或不足造成的營養(yǎng)缺乏病如兒童生長發(fā)育遲緩、缺鐵性貧血及僂佝病等發(fā)病率仍然存在。針對這些存在的問題向廣大群眾進行合理膳食指導,使之認識整體合理營養(yǎng)膳食的重要性。
四、簡述谷類食物的膳食地位?
中國人將谷類稱為主食,在膳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日常飲食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如大米、小米、玉米、面粉、高粱和蕎麥等,都是提供人體熱量的主要來源。
雖然谷類是含糖量較多的食物,但谷類也有許多利于控制血糖的成分,如纖維素,它能顯著改善高血糖,減少胰島素和口服藥劑量。
另外,谷類還含有較多的硒,可使視網膜上的氧化損傷降低,對預防并發(fā)眼部疾病有一定益處。
五、我國薯類主要雜糧品種有哪些?
土豆(馬鈴薯)、紅薯(地瓜)、紫薯、山藥、芋頭、豆薯、大薯、葛薯等薯類,以及蓮藕、荸薺、菱角等“準薯類”(它們不是薯類,但成分與薯類很接近)在營養(yǎng)方面是“雙棲明星”。一方面,它們富含淀粉,具有糧食的特點,可以替代主食,甚至粗糧;另一方面,它們富含維生素C、β-胡蘿卜素、鉀(降血壓)和膳食纖維(通便)等,具有蔬菜的營養(yǎng)價值。薯類和準薯類食材遍布大江南北,多種多樣,下面是一些常見的種類和營養(yǎng)價值。
馬鈴薯/土豆
1.土豆/馬鈴薯
每100克土豆/馬鈴薯含碳水化合物(淀粉)17.2克,蛋白質2.0克,不溶性膳食纖維0.7克,胡蘿卜素27微克,維生素C27毫克,鉀342毫克。
紅薯/地瓜
2.地瓜/紅薯
每100克紅薯/地瓜(以紅心的為例)含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24.7克,蛋白質1.1克,不溶性膳食纖維1.6克,胡蘿卜素750微克,維生素C26毫克,鉀130毫克。
紫薯
3.紫薯
每100克紫薯含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15.9克,蛋白質1.9克,不溶性膳食纖維1.7克,胡蘿卜素12微克,維生素C8.6毫克,鉀455毫克。紫薯含有大量花青素,營養(yǎng)更勝一籌。
山藥/薯蕷
4.山藥/薯蕷
每100克山藥/薯蕷含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12.4克,蛋白質1.9克,不溶性膳食纖維0.8克,胡蘿卜素20微克,維生素C5毫克,鉀213毫克。
紫山藥
5.紫山藥
營養(yǎng)成分暫時查不到,但相信比普通山藥營養(yǎng)價值更高,其紫色也是花青素。
木薯
6.木薯
每100克木薯含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27.8克,蛋白質2.1克,不溶性膳食纖維1.6克,胡蘿卜素未測定,維生素35毫克,鉀764毫克。維生素C和鉀含量是薯類中的佼佼者。
豆薯/涼薯/沙葛
7.豆薯/涼薯/沙葛
每100克豆薯含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13.4克,蛋白質0.9克,不溶性膳食纖維0.8克,胡蘿卜素未測定,維生素13毫克,鉀111毫克。
粉葛
8.粉葛/葛薯
每100克粉葛含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36.1克,蛋白質2.2克,不溶性膳食纖維2.4克,胡蘿卜素未測定,維生素24毫克,鉀未檢出(微量)。
大薯/參薯/腳板薯
9.大薯/參薯/腳板薯
每100克大薯含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24.9克,蛋白質2.1克,不溶性膳食纖維1.1克,胡蘿卜素未測定,維生素未測定,鉀未檢出(微量)。
芋頭/芋艿
10.芋頭/芋艿
每100克芋頭/芋艿含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18.1克,蛋白質2.2克,不溶性膳食纖維1.0克,胡蘿卜素160,維生素6毫克,鉀378毫克。
荸薺/馬蹄
11.荸薺/馬蹄
每100克荸薺/馬蹄含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14.2克,蛋白質1.2克,不溶性膳食纖維1.1克,胡蘿卜素20毫克,維生素7毫克,鉀306毫克。
菱角
12.菱角
每100克菱角含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21.4克,蛋白質4.5克,不溶性膳食纖維1.7克,胡蘿卜素10毫克,維生素13毫克,鉀437毫克。
蓮藕
13.蓮藕/藕
每100克蓮藕含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16.4克,蛋白質1.9克,不溶性膳食纖維1.2克,胡蘿卜素20毫克,維生素44毫克,鉀243毫克。
六、膳食中的鈉主要來源是哪里呢?
鈉是一種身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它的主要生理作用是維持身體的滲透壓。食物中鈉主要來源于食鹽,但除此之外還包括食品添加劑中的鈉(比如味精=谷氨酸鈉,小蘇打=碳酸氫鈉,保鮮劑=抗壞血酸鈉、亞硝酸鈉等等)和食物中本身的鈉。
咸肉、大紅腸、含麩谷物制品、黃油、人造黃油、加拿大臘肉、咸牛肉、玉米片粥、酸黃瓜、熏火腿、鱈魚片、烏賊干、牛肉香腸、青橄欖、午餐肉、燕麥片、消毒干酪、薯片、椒鹽卷餅、香腸、海藻、蝦、熏鯡魚、蘇打餅干、醬油、番茄醬,麥片粥。面包、小甜餅、罐頭蔬菜、干酪、濃縮湯料、多種方便食品、花生醬、酸泡菜、色拉調料和海產品。
七、居民膳食鈉最主要來源?
鈉是一種身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它的主要生理作用是維持身體的滲透壓。食物中鈉主要來源于食鹽,但除此之外還包括食品添加劑中的鈉(比如味精=谷氨酸鈉,小蘇打=碳酸氫鈉,保鮮劑=抗壞血酸鈉、亞硝酸鈉等等)和食物中本身的鈉。
咸肉、大紅腸、含麩谷物制品、黃油、人造黃油、加拿大臘肉、咸牛肉、玉米片粥、酸黃瓜、熏火腿、鱈魚片、烏賊干、牛肉香腸、青橄欖、午餐肉、燕麥片、消毒干酪、薯片、椒鹽卷餅、香腸、海藻、蝦、熏鯡魚、蘇打餅干、醬油、番茄醬,麥片粥。面包、小甜餅、罐頭蔬菜、干酪、濃縮湯料、多種方便食品、花生醬、酸泡菜、色拉調料和海產品。
八、谷類每克的能量多少?
每克谷類可提供4 kcal的能量
九、體積能量主要來源?
人的是從食物中獲取營養(yǎng)也就是能量
這些營養(yǎng)會分為蛋白質、脂肪、葡萄糖
蛋白質一般用于細胞的生成等等
脂肪會被存儲起來,一般存儲在腹腔大網膜
葡萄糖則負責身體的能量消耗
多余的葡萄糖會被轉化成糖原或是脂肪唄存儲起來
當如人體沒有食物攝入的時候
即沒有了能量的攝入的時候
則人體將首先消耗血液里的葡萄糖來維持身體所需能量
血糖消耗殆盡時胰島素會分解糖原,將糖原轉化成葡萄糖來維持能量供給
當糖原轉化殆盡以后
人體將自動開始脂肪轉化成葡萄糖,以維持生命能量
脂肪轉化完畢之后,則將開始轉化蛋白質為葡萄糖,以維持生命
十、糖類的主要食物來源是谷類和根莖類食品,蔬菜類是什么主要來源?
因為谷類等食物以及蔬菜能夠促進腸胃蠕動,從而預防便秘,而葡萄糖是有碳水化合物分解而成,過多(淀粉)碳水化合物會使人變胖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