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類薯類及蔬菜中含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谷類薯類及蔬菜中含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是)
一、谷類和薯類的區(qū)別?
谷類包括米、面、雜糧,薯類包括馬鈴薯、紅薯等,它們主要提供碳水化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及B族維生素。
谷類所含蛋白質的必需氨基酸中,賴氨酸的含量較低,尤其是小米和小麥中賴氨酸含量最少。馬鈴薯的蛋白質中賴氨酸很豐富。玉米蛋白質中缺乏賴氨酸和色氨酸,而小米和馬鈴薯中色氨酸較多。為提高膳食中谷類的營養(yǎng)價值,可以采取多種糧食混合食用。
二、玉米屬于谷類還是薯類?
玉米屬于禾谷類,不屬于薯類。
玉米屬于禾谷類糧食作物。玉米亦稱包谷、苞米、珍珠米,是單子葉植物綱禾本目禾本科玉米屬玉米種屬于糧食作物類。
玉米是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苞谷、苞米棒子、玉蜀黍、珍珠米等,原產(chǎn)于中美洲和南美洲,是世界重要的糧食作物,廣泛分布于美國、中國、巴西和其他國家。玉米具有很強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貧瘠性以及極好的環(huán)境適應性,營養(yǎng)價值較高。
三、哪些蔬菜中含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來源有:蔗糖、谷物(如水稻、小麥、玉米、大麥、燕麥、高粱等)、水果(如甘蔗、甜瓜、西瓜、香蕉、葡萄等)、堅果、蔬菜(如胡蘿卜、番薯等)
蔬菜類:馬鈴薯、蕃薯、豆類。
水果:葡萄、桃。
谷類:過量之白米。
甜食類:可可、巧克力、餅干。
飲料:酒、麥酒、淡茶、咖啡、不加糖者可食。 碳水化合物食品:軟的米飯、稀飯、面條、、面包、小麥粉、通心面等。
四、谷類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如何?
谷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一般占45%-78%不等。例如小麥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為75.2%,稻米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為77.9%,米飯的碳水化合物含量25.9%,小麥胚粉碳水化合物含量為44.5%。
五、與谷類相比,大豆中含什么較多?
1、蛋白質的含量較高,且質量比糧食中的蛋白質好,與肉類的蛋白質接近。黃豆豆蛋白質含量約占40%左右。(瘦豬肉含量16.4%,雞蛋含量14.7%,牛奶含量3.3%)。其他豆類如蠶豆、豌豆、綠豆和赤豆的蛋白質含量也較谷類高,達20%~30%(谷類10%左右)。豆類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接近人體的需要,其組成比例類似動物蛋白質,其中谷類食物中較為缺乏的賴氨酸在豆類中含量較高,所以宜與谷類搭配食用,從而提高膳食中蛋白質的生理價值。
2、大豆脂肪含量比較高,達15%~20%,其中以黃豆和黑豆的含量最高,常作為食用油脂的原料。豆油是最常用的烹調(diào)油之一。豆類的脂肪組成,以不飽和脂肪酸居多。以大豆為例,其脂肪組成是:棕櫚酸含量2.4%-6.8%,硬脂酸4.4%~7.3%,花生酸0.4%~1.0%,油酸32%~35.6%,亞油酸51.7%~57%,亞麻酸2%~10%;其中不飽和脂肪酸達86.1%以上。此外,豆類中還含有約1.64%的磷脂。故大豆和豆油常被推薦為防治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的理想食品。
3、零膽固醇大豆是植物,所以不含膽固醇。蛋白質含量高價值好而膽固醇極少(甚至沒有)的食物只有大豆一種。這也是大豆蛋白比肉類蛋白更有利于健康的原因之一。
4、大豆含有豐富的鈣,再加上加工過程中加入的凝固劑,大豆制品的鈣含量非常突出,250克豆腐的鈣含量和250毫升奶的鈣含量相當。如果說奶和奶制品是食物補鈣的第一選擇的話,那么豆制品無疑就是第二。
5、大豆類還含B族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B2含量比較多。
6、大豆還富含磷、鈉及鉀等元素,是礦物質的良好來源。
7、當然,大豆中也含有一些不利于消化、吸收或有豆腥味的成分,包括引起腸脹氣的低聚糖、干擾蛋白質消化利用的抗胰蛋白酶因子、影響微量元素吸收的大豆皂甙和植酸、可能對甲狀腺不利的致甲狀腺腫大因子等。
六、土豆算蔬菜還是薯類?
土豆,俗稱洋芋,學名,馬鈴薯,規(guī)范性論文報告中標題類條目出現(xiàn)。我是一個鄉(xiāng)鎮(zhèn)統(tǒng)計員,之前一直在農(nóng)技站工作,現(xiàn)在也經(jīng)常與農(nóng)技站統(tǒng)一核對數(shù)據(jù)上報,從中得知,不論是按照統(tǒng)計項目分類,還是按照農(nóng)業(yè)報表分類,土豆均被列入薯類作物統(tǒng)計當中。都只是屬于糧豆類,而糧豆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糧食,糧豆又包括稻谷(水稻、地谷的合稱)、包谷(即玉米)、雜糧、高粱、大豆、薯類;其中,薯類又包括洋芋和紅薯等塊根類作物。
七、蔬菜含碳水化合物多嗎?
答:蔬菜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不多。
蔬菜中富含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礦物質等,也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且不同種類的蔬菜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差別較大。需注意的是,蔬菜中的脂肪和蛋白質含量較低。
蔬菜中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單糖、雙糖、淀粉、膳食纖維等,其中胡蘿卜、西紅柿、南瓜等蔬菜中的單糖和雙糖含量較高,葉菜類和莖類蔬菜中的膳食纖維含量較高。
八、瓜果蔬菜含碳水化合物嗎?
糖(=碳水化合物)
來源:米、面、蔬菜、水果等等。
米、面中的為復合糖,不易增加膽固醇和甘油三酸脂,消化慢而且平穩(wěn)。
蔬菜中的糖份不多,維生素等營養(yǎng)素較多。
水果:含有較多的糖類!這種糖的特點是單糖(或二糖),極易被人體吸收,能起到快迅升血糖的作用,而且容易增加膽固醇和甘油三酸脂(這兩種是引起高血脂的原因)。
所以水果每天決不能吃得太多!
溫馨提示:若想通過減少主食(米、面),而吃較多的水果來減肥,是不合理的。
九、谷類、土豆、蕃薯含什么?
含淀粉高的食物,經(jīng)胃腸消化后可變成葡萄糖,是人體的主要能源。含豐富的糖分、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粗淀粉、維生素A、維生素c、鈣、磷、鋅、鐵、鎂、鉀等元素。
谷類碳水化合物含量一般在70%左右,主要為淀粉,集中在胚乳的淀粉細胞內(nèi),是人類最理想、最經(jīng)濟的能量來源,中國人民膳食生活中50%-70%的能量來自谷類的碳水化物。
其淀粉的特點是能被人體以緩慢、穩(wěn)定的速率消化吸收與分解,最終產(chǎn)生供人體利用的葡萄糖,而且其能量的釋放緩慢,不會使血糖突然升高,這無疑對人體健康是有益的。
十、哪些水果中含大量的氮肥?
多數(shù)水果皮都可以制成氮肥,如香蕉皮、蘋果皮、橘子皮、柚子皮等。一般制作氮肥可以將果皮先切碎,然后放入容器中,再倒入水并蓋緊容器蓋,放在有太陽光的地方15-60天左右即可發(fā)酵完成。需注意容器要留有20%的空隙,防止發(fā)酵時產(chǎn)生氣體而膨脹爆炸。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