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部農(nóng)業(yè)百科書是什么書 我國第一部農(nóng)業(yè)百科書是什么書名
一、我國第一部大百科書?
中國的第一部百科全書是《永樂大典》。《永樂大典》是解縉、姚廣孝等人的作品,編撰于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先后命內閣首輔解縉和太子少師姚廣孝主持修纂的一部集中國古代典籍于大成的曠世大典,初名《文獻大成》,永樂帝親自撰寫序言并賜名《永樂大典》,這是中國第一部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22,877卷(目錄占60卷),11095冊,約3.7億字,匯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顯示了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光輝成就。
二、我國第一部農(nóng)業(yè)百科全書是什么?
? ? ?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農(nóng)業(yè)百科全書是《齊民要術》。 《齊民要術》北魏時期的中國杰出農(nóng)學家賈思勰所著的一部綜合性農(nóng)書,也是世界農(nóng)學史上最早的專著之一。
? ? ? ?《齊民要術》全書20余萬字,共十卷,“起自耕農(nóng),終于醯醢,資生之事,靡不畢書”。其中,飲食部分主要集中在七、八、九、十四卷中。卷七、卷八專記食譜,包括各種菜肴和食品的烹調方法。書內所記烹調基本技術近30種,如[魚乍](腌魚、腌肉),醬(肉醬、梅醬),菹(泡菜),羹,湯,[月霍](燉肉),蒸,煮,炒,炙,奧(走油肉),糟,煎,蜜,拌,炸,燒,醇,凍等。對烹調的記述,大致包括選料要求,刀工處理,調味用料,火力水候,烹調要領及成品菜肴的色香味形等,這一體例對后世烹飪論著有很大影響。《齊民要術》也是研究古代飲食文化的重要歷史文獻。
三、我國第一部印刷的書是什么?
百川學海
中國古代的圖書發(fā)展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從早期的竹簡布帛記錄,到后來的紙張記錄,再到印刷術的流行。 我們現(xiàn)在都知道,中國乃至世界圖書大發(fā)展是從印刷術普及以后開始的,但是恐怕很多人不知道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刻印的叢書。 這部書就是宋明時代的《百川學?!?/p>
四、我國第一部醫(yī)藥書是?
第一部藥典書籍是李時珍著《本草綱目》第一部醫(yī)藥書籍是《黃帝內經(jīng)素問》我國古書之第一 第一部字典是《說文解字》; 第一部詞典是《爾雅》; 第一部韻書是《切韻》; 第一部方言詞典是《方言》; 第一部字書是《字通》; 第一部詩集是《詩經(jīng)》; 第一部文選是《昭明文選》; 第一部神話集是《山海經(jīng)》; 第一部神話小說是《搜神記》; 第一部筆記小說是集是《世說新語》; 第一部論語體著作是《論語》; 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書是《史記》; 第一部斷代史史書是《漢書》; 第一部歷史評論著作是《通史》; 第一部兵書是《孫子》; 第一部古代制度史是《通典》; 第一部農(nóng)業(yè)百科全書是《齊民要術》;第一部地理書是《禹貢》; 第一部茶葉制作書是《茶經(jīng)》; 第一部建筑學專著是《營造法式》; 第一部珠算介紹書是《盤珠算法》; 第一部最大的斷代詩選是《全唐詩》; 第一部繪畫理論著作是《古畫品錄》; 第一部系統(tǒng)的戲曲理論著作是《閑情偶寄》; 第一部戲曲史是《宋元戲曲韻史》 第一部圖書分類總目錄是《七略》。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五、中國第一部大百科書?
中國第一部大百科全書是明成祖朱棣命令大臣編寫的永樂大典
六、我國的第一部,茶葉制作書?
《茶經(jīng)》是中國乃至世界現(xiàn)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唐代陸羽所著。
《茶經(jīng)》反映出當時茶葉的采摘、制作、鑒定、分級及烹煮、飲用等都積累了豐富經(jīng)驗。表明唐代茶葉生產(chǎn)已比較發(fā)達,飲茶之風盛行。
《茶經(jīng)》在當時就已競相傳抄,《新唐書隱逸傳》說陸羽著《茶經(jīng)》后“天下益知飲茶矣”。當時賣茶的人甚至將陸羽塑成陶像置于灶上,奉為茶神。
七、羅馬第一部農(nóng)業(yè)書是誰?
《農(nóng)業(yè)志》,又譯《論農(nóng)業(yè)》。作者加圖,是古代羅馬共和時代的一位聲名赫的人物。他不僅是一位以保守派著稱的剛強有力的政治家,還是一位極富辯才、談吐幽默的演說家,博學多聞的歷史家,拉丁文學的奠基人,而尤其是一位親身從事農(nóng)業(yè)管理的農(nóng)學家。他所著的《農(nóng)業(yè)志》,是羅馬歷史上第一部農(nóng)書,也是幸存于世的加圖著作中最完整的一部。
八、我國最早統(tǒng)一的書是什么書?
中國最早的正式書籍,是約在公元前 8世紀前后出現(xiàn)的簡策。西晉杜預在《春秋經(jīng)傳集解序》中說:“大事書之于策,小事簡牘而已?!边@種用竹木做書寫材料的“簡策”(或“簡牘),在紙發(fā)明以前,是中國書籍的主要形式。
中國最早的書籍,出現(xiàn)于商代,是用竹子和木頭做的。竹子和木頭是常見并容易得到的東西,在造紙和印刷術發(fā)明之前,缺少合適的書寫材料,人們就把竹子和木頭削成狹長的小片,用毛筆在上面寫字。用竹子削成的狹長小片叫“竹簡”,用木頭削成的叫“木簡”,它們統(tǒng)稱為“簡”。
將竹木削制成狹長的竹片或木片,統(tǒng)稱為簡,稍寬長方形木片叫“ 方”。若干簡編綴在一起叫“策”(冊)又稱為“簡策”,編綴用的皮條或繩子叫“編”。
簡策指在竹片和木板上書寫文章,編連成冊的書籍。盛行于春秋到東漢末年,在紙張發(fā)明并推廣普及以后,大約在公元 4世紀的東晉時期,簡策才基本絕跡。
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最早的書是在5000年前古埃及人用紙莎草紙所制的書。到公元1世紀時希臘和羅馬用動物的皮來記錄國家的法律、歷史等重要內容,和中國商朝時期的甲骨文一樣都是古代書籍的重要形式。在印刷術發(fā)明之前書的拷貝都是由手工完成,其成本與人工都相當高。
書籍的功能和作用
從書籍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過程我們了解,書籍逐漸的發(fā)展到輕便、歷久,易于記載、復制文字和圖畫的材料上,通過不斷完善的技術方法,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流傳和保存信息,具有宣告、闡述、貯存與傳播思想文化的功能。
書籍是人類進步和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缛?0世紀,書籍已成為傳播知識、科學技術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之一。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地發(fā)展,傳播知識信息手段,除了書籍、報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漸產(chǎn)生和發(fā)展起來。
但書籍的作用,是其他傳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當代,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書籍仍然是促進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傳播工具。
九、我國第一部由國家頒布的藥典是什么書?我國第?
《新修本草》。
《新修本草》它是中國第一部由政府頒布的藥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藥典。原書已佚,主要內容保存于后世諸家本草著作中。
十、柳書,百科?
《柳書》,歌手馬英超的音樂作品,2017年10月10日于QQ音樂和酷狗音樂同步首發(fā)。該歌曲由落花寒作詞,張耀陽編曲,馬英超作曲、演唱及制作。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