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菜有蛆用什么藥?
包菜和白菜都屬于十字花科蔬菜,發(fā)生病蟲害大同小異,主要有蚜蟲、甜菜夜蛾、小菜蛾、跳甲、根蛆、黑斑病、霜霉病、炭疽病和軟腐病,可選擇噻蟲嗪、甲維鹽、虱螨脲、啶蟲脒、噠螨靈、蟲螨腈、噻蟲胺以及苯醚甲環(huán)唑、中生菌素,烯酰嗎啉、吡唑醚菌酯、噻霉酮等,同時注意補充鈣鎂。至于提前上市主要和品種相關,建議選擇適合當?shù)氐膬?yōu)質(zhì)早熟品種,另外肥料方面控制氮肥,噴施蕓苔素、抗壞血酸、噻苯隆等也有一定作用,避免使用乙烯利,副作用比較大
蔬菜連葉帶莖都吃了的害蟲是什么蟲?
有一種大青蟲,昨天也在趕快吃這種重和對。
十字花科蔬菜包括的種類有白菜類:小白菜、菜心、大白菜、紫菜薹、紅菜薹等;甘藍類:椰菜、椰菜花、芥藍、青花菜、球莖甘藍等;芥菜類:葉芥菜、莖芥菜(頭菜)、根芥菜(大頭菜)、榨菜等;蘿卜類;水生蔬菜類。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蟲及防治方法:
1、菜蚜
菜蚜體小質(zhì)柔軟,體形多呈近橢圓形,體色變化較大。以成蟲和幼蟲在菜葉上刺吸汁液,造成葉片卷縮變形,植株生長不良,影響包心,以致減產(chǎn);為害留種株的嫩莖、花梗和嫩莢,致使花梗畸形扭曲,不能正常抽薹、開花、結莢,莢果籽粒也不飽滿。此外,蚜蟲又是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的傳播媒介,其傳播病毒所造成的為害,有時比蚜害本身更大。
防治要點:
(1)農(nóng)業(yè)防治:夏季可不種或少種十字花科蔬菜,切斷或減少秋菜的蚜源和毒源。
(2)物理防治:
①采用銀灰色薄膜避蚜。苗床四周鋪17厘米寬銀灰色薄膜,苗床上方每隔60--100厘米掛3--6厘米寬銀灰色薄膜,可避蚜防毒;
②設黃板誘蚜。黃板上涂機油插于田間,春秋季可誘殺有翅蚜,降低田間蚜蟲密度;
③化學防治
注意交替噴施2--3次或3--4次,視蟲情、苗情、天氣等隔7--10天噴1次,采收前10--15天應停止用藥。
2、黃曲條跳甲
俗稱狗虱蟲,成、幼蟲對寄主植物均可為害。成蟲咬食葉面成許多小孔,尤以幼苗受害最重,剛出土的幼苗,子葉被吃后或咬壞生長點可致整株死亡,造成缺苗,甚至毀種。幼蟲在土中將菜株根皮蛀成許多環(huán)狀彎曲蟲道,或咬斷須根。此蟲的為害性愈往南方愈嚴重。
防治要點:
(1)農(nóng)業(yè)防治:
①抓好田園清潔,清除菜園殘株落葉,鏟除雜草,以消滅其越冬場所和食料基地;
②收獲后或播前及時翻耕曬土,創(chuàng)造不利于幼蟲生活的環(huán)境并消滅部分蟲蛹;
③提倡十字花科蔬菜與其他菜類輪作,可減輕受害;
④加強苗期水肥管理;
⑤移栽時選用無蟲苗,如發(fā)現(xiàn)根部有蟲,可用藥液浸根
(2)物理防治:設黑光燈誘殺成蟲。
(3)化學防治:
①淋施以藥劑灌根為主要措施,可選用50%辛硫磷乳油,或18%殺蟲雙水劑,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或90%敵百蟲晶體1000倍液分別淋施;
②播前土壤處理,可用5%辛硫磷顆粒劑(3公斤/畝),或用米樂爾(1.5公斤/畝),或上述淋施植穴的藥劑處理土壤,對毒殺幼蟲和蛹效果好,殘效期達20天以上,使用一次即可;
③噴施,在成蟲活動盛期,從田邊向田內(nèi)圍噴,以苗期為防治重點。藥劑除上述各藥外
3、小菜蛾
小菜蛾也稱吊絲蟲,以幼蟲為害寄主植物。初齡幼蟲僅食葉肉,老齡幼蟲咬食葉片,造成缺刻與孔洞。春、秋季為害盛。
防治要點:
(1)農(nóng)業(yè)防治:
①合理布局,在十字花科蔬菜大面積連片種植的蔬菜基地或菜場,有意識地間種瓜豆等非寄主作物,使其能相隔一定距離;
②收獲后及時徹底清除田間殘株、雜草,盡可能隨即翻耕曬土以壓低蟲源;
③對生長期短的白菜、菜心等蔬菜,在管理上力求使其生長各一,使收獲期較一致,能在短時間內(nèi)統(tǒng)一收獲、統(tǒng)一翻耕菜地,才能有效壓低蟲源。
(2)物理防治:利用蛾子趨光、趨黃特性,在成蟲發(fā)生期設粘性黃板誘殺成蟲。對甘藍類蔬菜育苗,可考慮采用紗網(wǎng)小拱棚育苗法以避蟲害。(4)化學防治:
①應提倡藥劑混用、輪用,或加入增效劑和更換與常用藥殺蟲機制不同的新型殺蟲劑;
②要掌握防治適期;
③要講究用藥技巧;
4、菜螟
菜螟俗稱“鉆心蟲”、“吃心蟲”等,是十字花科蔬菜苗期的重要害蟲。其為害特點是:以幼蟲鉆蛀、取食幼苗心葉,并吐絲結網(wǎng),受害苗因生長點被破壞而停止生長,甚至萎蔫死亡,不僅造成缺苗,而且其老齡蟲還能鉆蛀莖髓和根部,傳播軟腐病,導致菜株腐爛、減產(chǎn)。各地菜螟為害時期大多在8--10月。
防治要點:
(1)農(nóng)業(yè)防治:
①收獲后及時翻耕土地,清潔田園,以減少蟲源;
②因地制宜適當調(diào)整播期,盡可能使菜苗3--5片真葉期與蟲子盛發(fā)期錯開,可減輕受害程度;
③適當澆灌水增加土壤濕度,可以抑制害蟲。
(2)噴藥防治:應掌握成蟲盛發(fā)期和幼蟲孵化期及時施藥,或根據(jù)菜苗初見心葉被害時安排施藥。藥劑可選21%滅殺斃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20%滅掃利乳油各6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4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各3000倍液,或5%農(nóng)蘿特乳油,或5%卡死克乳油、5%抑太保乳油各5000倍液,或庫龍1500--2000倍和功夫3000倍混用。注意交替噴施,確保藥噴到菜苗心葉上,視苗情、蟲情、天氣連噴2--3次,隔7--15天噴1次,前密后疏。
5、菜白蝶
又稱白粉蝶,其幼蟲俗稱菜青蟲。菜白蝶以幼蟲為害十字花科蔬菜,幼蟲咬食葉片,嚴重影響植株生長發(fā)育,導致減產(chǎn)。此外,幼蟲排出的蟲糞會污染花菜球莖,使商品價值降低;在白菜上被害的傷口又易感染軟腐病而造成全株腐爛死亡。菜粉蝶適宜于月均溫20--25℃,月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下的月份生長發(fā)育。低溫或高溫多雨的季節(jié),均影響其生育,特別是雨季影響更大。
防治要點:
(1)農(nóng)業(yè)防治:參照小菜蛾的防治。
(2)生物防治:
①噴施細菌性殺蟲劑如Bt乳劑或青蟲菌液劑500--1000倍液,在氣溫20℃以上3齡前噴施,連噴3次,隔7--15天噴1次;
②噴施菜青蟲顆粒體病毒制劑,若無現(xiàn)成制劑,可用5齡病死蟲體10--13頭/畝,搗爛兌水37--150公斤/畝均勻噴霧,菜心、白菜從定植至收獲噴1--2次,椰菜、芥藍則全期噴施3--4次,隔10--15天1次;
③化學防治:凡適用小菜蛾的化學農(nóng)藥均可用于防治菜青蟲。此外,各地視菜青蟲的抗藥性發(fā)展情況,還可選用下列藥劑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