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熟女高潮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天堂成人com.|XXXX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洲色图视频网址|亚洲香港婷婷暖一区二区|手机在线黄色电影|成人网站免费在线不卡|激情丁香久久久久久|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无码一区|国产美女精品福利

當前位置:首頁 > 蔬菜種植 > 正文內容

鯰魚養(yǎng)殖條件和要求(鯰魚養(yǎng)殖水質要求)

2023-01-13 01:20:07蔬菜種植4

1. 鯰魚養(yǎng)殖條件和要求

鯰魚養(yǎng)殖技術:

1.兩級放苗。剛運來的魚苗,抵抗力弱,且規(guī)格不一;若直接放入大塘飼養(yǎng),則因魚苗活動范圍大,體力消耗多,而且所投入的餌料一時很難吃到,造成白白浪費,還會污染水質。但如實行兩級放苗,即先集中在小塘內精養(yǎng),然后放入大塘飼養(yǎng)。這樣既便于管理,又可使魚苗更好地適應新的環(huán)境,并在小塘內容易得到充足的食物,促使其快速生長。當小塘內培育的魚苗達到10~15厘米左右,便可從塘內篩選個頭大的魚種放入大塘飼養(yǎng),個頭小的魚種仍留在小塘內進行強化培育,使魚種生長平衡,規(guī)格一致。這就避免在養(yǎng)殖過程中大魚吃小魚的現象,從而有效地提高魚苗的成活率和單位產量。

2.合理投喂餌料。鯰魚屬雜食性魚類,性貪食,因此要正確掌握投飼量,做到塘內有多少魚投多少料,防止盲目投餌。同時,要實行分點投喂,撒餌均勻,少量多餐,投足喂飽,防止饑飽不均,而出現兩極分化現象。同時,在魚苗培育初期,應以動物性飼料為主,進行強化培育,隨著魚體生長,逐步轉投一些植物性飼料,做到動植物飼料相結合。日投餌量應控制在魚體總重量的5~8%左右,每隔1周或半個月須調整1次投喂量,使投餌量更趨合理。

3.實行輪捕分養(yǎng)。因鯰魚兇猛貪食,在投餌時往往大魚先搶食,而小魚吃不到食物,造成魚體大小差距越來越大,為此在捕撈鯰魚前應進行一次輪捕分養(yǎng),將大小魚分塘飼養(yǎng),使生長達到平衡。這是提高產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4.提倡鯰魚越冬。秋季捕魚時,除大魚出售外,可將部分成魚移入深水池越冬(塘上搭尼龍大棚),賣早春魚;這樣既可解決旺季鯰魚銷售難的問題,又可延長鮮魚供應時間,且魚價可成倍提高,真是一舉兩得。

2. 鯰魚養(yǎng)殖水質要求

混濁比較肥的水里都可以,鯰魚很好活的不挑水質

3. 鯰魚養(yǎng)殖條件和要求圖片

1、養(yǎng)殖環(huán)境

在當地養(yǎng)鯰魚時,選擇在哪里建魚塘是非常重要的。選擇魚塘,要保證水源充足,水質好,排水方便。最好在屋前屋后,有利于平時魚塘的管理。同時,我們應該盡量選擇靠近果園的地方或種植的作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誘捕燈。

2、魚塘建立

根據地形的具體情況,選擇在地面挖坑或建水池。挖下去建一個池塘可以使水溫保持恒定,使魚的體溫保持在冬季,有助于促進魚的生長。但是,只有在排水條件足夠好的情況下,才能進行建池挖掘。

魚塘的最佳面積為15平方米,矩形是魚塘的常見形狀。至于魚塘的結構,最好用磚。用水泥砂漿壓平魚墻,使魚塘不漏水。至于魚塘的注水,0.9米深就足夠了。在魚池的底部放置一定數量的瓷磚圓柱和祭壇,并將它們用作魚可以休息的地方。

3、魚苗入塘

魚塘消毒后,魚苗放入魚塘前水質應為一周。將0.9米的水放入魚塘后,選擇的基本肥料可以是沼氣殘渣,其含量為每平方米250克。經1周魚苗貯藏后,應無病、無害、健康活潑。就魚類選擇的大小而言,應至少控制3厘米。這種魚類選擇的基礎是防止魚類相互傷害。

4. 鯰魚的養(yǎng)殖密度

鯰魚冬天不會凍死。當秋后氣溫開始下降時,鯰魚會在深水區(qū)或鉆進淤泥中過冬,過冬時不會出去覓食,如果沒有收到侵擾,一般不會游動。

越冬池塘水體出現低溫是造成越冬期大批死鯰魚的一個主要原因。因為養(yǎng)殖鯰魚類長期在低于0.5℃的水溫下難以存活,

而引自溫暖地區(qū)和高密度飼養(yǎng)的鯰魚類更不耐低溫,因此,在鯰魚類的越冬管理中要盡可能控制并減少低溫的出現,特別要防止機械攪水造成水溫劇降,不要使底層水溫降至2℃以下

5. 鯰魚養(yǎng)殖方法

埃及鯰魚密集養(yǎng)殖技術:

1.放養(yǎng)條件 選擇土質粘性較強、水源充足、池深1.5米~2米左右的池塘放養(yǎng)。埃及胡子鯰屬底層魚類,常集群棲息于池底部。3厘米~5厘米的種苗每平方米可放養(yǎng)60尾~100尾,7厘米~10厘米的種苗每平方米放50尾左右。如水源充足,有微流水注入的池塘,每平方米可放養(yǎng)200尾~500尾。埃及胡子鯰與家魚混養(yǎng),3厘米~5厘米規(guī)格的魚種每畝可放養(yǎng)200尾~500尾。

2.投飼及管理 埃及胡子鯰多在夜間覓食及活動,在傍晚更為頻繁。其食性以動物性餌料為主,主要攝食小魚蝦、水生昆蟲、水蚯蚓、底棲生物等,也攝食蠶蛹、蠅蛆、蚌肉、屠宰場下腳料以及麥麩、面粉、豆餅等,更喜食膨化顆粒飼料。埃及胡子鯰貪食,每次的食量可達自身體重的10%~15%。在魚種塘和成魚塘經常出現弱肉強食、互相殘食的現象,因此,飼養(yǎng)埃及胡子鯰一定要使其吃飽吃好。

6. 鯰魚養(yǎng)殖注意事項

塘鲺魚幼苗的適應能力相較于成魚較差,對于水質的要求較高。一般要求水體氧氣溶解量在3mg/L以上,以5-8mg/L為宜,ph應當保持在7-8.5左右。

長大之后,塘鲺魚對于水質的要求較低,因為塘鲺魚本身就屬于一種食腐性的魚類,有一定的耐臟水能力,平時注意ph,氨鹽和亞鹽的含量即可。

塘鲺魚具有樹枝狀的鰓上呼吸輔助器官和皮膚呼吸功能,可以直接利用空氣中的氧氣,因此耐低氧能力極強,可以長時間生存在一般魚類不能生存的污水中。

7. 鯰魚養(yǎng)殖技術要點

  鯰魚(Silurus asotus)隸屬鯰形目,鯰科,鯰屬。黑龍江鯰魚不但個體大,生長快,而且耐低溫,耐低氧,肉味鮮美,深受北方高寒地區(qū)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喜愛。筆者在多年實踐的基礎上,將鯰魚池塘養(yǎng)殖技術總結如下。

  一、池養(yǎng)鯰魚的人工繁殖

  親魚的選擇:選擇尾重0.5kg以上,雌魚腹部膨大,生殖孔紅腫,輕壓腹部能擠出卵粒。雄魚腹部狹小,輕壓腹部能擠出白色精液。雌雄比例為1∶1~1.5,個體大小適宜。

  催情:鯰魚繁殖實踐證明,鯰親魚經過產前培育生殖腺達到Ⅳ期末,催產藥物最好使用馬來酸地歐酮(DOM)與促黃體素釋放激素A2(LHRH— A2)合劑,劑量為每公斤鯰魚注射2mg~5mgDOM+2μg~4μgLHRH—A2,兩種藥物的混合液背部肌肉一次性注射,催產率可達80%以上。

  人工布巢:在產卵池中布置鯰魚產卵附著物,方法與鯉魚相似,但鯰魚卵的粘性不如鯉魚卵的粘性大,一部分卵粒易從魚巢上脫落,落到池底易死亡。為提高鯰魚卵的利用率,應在產卵巢底部布置底巢,其方法用直徑0.8~1cm的鐵桿焊成3m×1m的長方形框架,中間用篩絹連接,篩絹上面縫有著卵的棕櫚皮,底巢著卵率占總產卵數的20~40%。

  人工孵化:鯰魚產卵后應及時把卵巢取出放入孵化池,防止親魚自殘其卵。孵化池最好為水泥池,土池池底要平坦,無淤泥,水深0.5~1m以內,面積不宜太大,卵的密度為3萬粒/m2水面。水質需嚴格過濾,以防水生動物對魚卵的危害,其他孵化過程均與鯉魚相似。水溫在20℃左右3~4天破膜出苗,剛出膜的鯰苗吸附在魚巢上,在靜水或微流水條件下發(fā)育,形如蝌蚪狀,孵出3天后應及時取出魚巢,適時下塘。

  二、池塘養(yǎng)殖技術

  鯰苗發(fā)塘:鯰魚出膜3~4天即可主動吞食大型輪蟲及小型的枝角類,此時應及時下塘。鯰苗下塘后枝角類的豐欠是鯰苗成活率的關鍵,采用施有機肥的方法大量培育枝角類。當后期天然餌料不足時,用50目的篩網從其他池塘中撈取枝角類或新鮮的動物性餌料切碎投喂。池中動物性餌料充足,鯰苗生長速度較快,一般667m2放9萬尾左右,經10~15天育成夏花,成活率可達50%,發(fā)塘水面最好在667m2以內。

  魚種培育:

  生態(tài)養(yǎng)殖培育鯰魚種:大量施有機肥培育浮游動物、底棲生物、水生昆蟲及小型雜魚,為鯰魚提供營養(yǎng)較豐富的動物性活餌。該方法成活率高,規(guī)格大。1997年在4000m2池塘中放養(yǎng)鯰魚夏花2500尾,占總放養(yǎng)量的54.3%,白鰱夏花700尾,占總放養(yǎng)量的15.3%,花鰱夏花1400尾,占總放養(yǎng)量的30.4%。鯰魚苗放養(yǎng)前17天放養(yǎng)鯽親魚200尾,使其自然繁殖,每667m2施基肥和追肥各500kg,并投喂粉末飼料150kg喂養(yǎng)鯽魚苗,經90天的飼養(yǎng),鯰魚平均每667m2產50.5kg,成活率達94.8%,規(guī)格達128g/尾。白鰱成活率78%,花鰱成活率85%,這種培育方法技術簡單,易掌握,鯽魚苗做為餌料魚易獲得。鯰魚苗放養(yǎng)密度應以餌料魚的多少而定,放養(yǎng)時間必須在花白鰱放養(yǎng)10天后才能放養(yǎng)鯰魚夏花。

  魚種池搭配鯰魚夏花:在魚種池塘中搭配10%以下的鯰魚夏花,不僅能清除池中野雜魚、水生昆蟲、蝌蚪等,還可增加主養(yǎng)魚種的產量,提高池塘效益。1995年在馴化主養(yǎng)鯉魚種池中放養(yǎng)12.2%(500尾/667m2)。1996年放養(yǎng)6.67%(300尾667m2)的鯰魚夏花,在不影響主體魚成活率及產量的情況下,每667m2增加鯰魚產量43.75kg(投喂部分雞腸子)和16.2kg。

  成魚池塘套養(yǎng)鯰魚種:這種方法投資少,效益高,不需增加其他管理措施,特別在小型雜魚較多的成魚池中每667m2放養(yǎng)100~200尾的鯰魚夏花,可育成每尾100~150g的鯰魚種10~20kg,每667m2增加效益200~200元。

  顆粒餌料馴化培育鯰魚種:鯰魚食天然動物性餌料或陸生動物性餌料生長速度較快,成活率也較高。在饑餓狀態(tài)下也食人工顆粒餌料,在池塘中用顆粒餌料可進行馴化養(yǎng)殖。但對餌料的營養(yǎng)要求比較高,馴化養(yǎng)殖中顆料餌料的蛋白質含量要比鯉魚含量高,鯰魚種餌料蛋白質應為40%左右,動物性蛋白質(進口魚粉)應占餌料蛋白質的30%以上。顆粒餌料的加工及馴化方法基本與鯉魚相似,這種方法育成的鯰魚尾重可達50~100g。1997年用667m2的池塘放養(yǎng)鯰魚夏花6000尾,用顆粒餌料馴化,667m2產93.5kg,餌料系數3,平均尾重84.5g,成活率為18.44%。作者認為鯰魚種成活率低的原因主要是餌料不適口,營養(yǎng)不全而導致規(guī)格大小不齊,大個體吞食小個體,當鯰魚體重達10g左右,相互殘殺嚴重,是影響鯰魚規(guī)?;a主要因素。為提高鯰魚種成活率應從夏花開始補充投喂部分適口的動物性餌料。

  成魚養(yǎng)殖:

  夏花當年養(yǎng)成商品魚:鯰魚夏花放養(yǎng)在小型雜魚較豐富的成魚池塘中,667m2套養(yǎng)30尾左右。當年可達0.35kg以上,最大個體達0.75kg。667m2增加鯰魚產量5~10kg。套養(yǎng)時以水源條件、池塘雜魚多少靈活掌握密度。

  成魚池塘搭配鯰魚春片魚種:鯰魚游動遲緩,對同一規(guī)格游泳速度快的養(yǎng)殖魚類一般捕食不到,池塘中放養(yǎng)一定規(guī)格的鯰魚只能清除池中的小型野雜魚及有病的養(yǎng)殖魚類。商品魚池667m2放養(yǎng)尾重50~100 。為解決池塘和稻田養(yǎng)殖鯰魚的苗種供應問題,人工繁殖鯰魚、培育苗種技術已廣泛展開。

親魚的培育人工繁殖前的1~2個月左右,水溫達到10℃時,即收集個體在500克以上的種魚進行雌雄分池培育,飼養(yǎng)密度為每666.7平方米水面600尾。投喂富含營養(yǎng)的動物性餌料,如雞腸子、豬肺子、小雜魚等。每日投喂2~3次,投喂量占魚體重的7%~8%,以保證性腺發(fā)育營養(yǎng)要求。此外,還要注意保持水質清新,每周沖水1~2次。

親魚的選擇親魚選擇要求體質健壯,無病無傷,成熟度好。雌親魚體重一般要求在1~1.5千克以上,腹部膨大柔軟,富彈性,用手輕壓有卵粒流出。雄性體重要求在0.5千克以上,輕壓腹部,生殖孔有少量白色精液流出。

鯰魚的雌雄鑒別可從以下三點區(qū)分:一是外觀生殖孔,紅腫,呈不規(guī)則圓形音為雌性;較規(guī)整為雄性;二是看腹部,松軟膨脹,輪廓明顯為雌性,反之為雄性;三是看尾叉,尾叉深且叉口開到尾鰭基部為雄性,叉口淺,沒開到尾鰭基部或無叉口為雌性。但要注意分清受傷分叉和生理分叉。雌雄性比為1:2~3。

人工催產及孵化當水溫上升到18℃且較穩(wěn)定時,就可以進行人工催產。催產方法采用兩次注射法,時間間隔為10小時,注射部位在背鰭基部肌肉。催產藥物為DOM(馬來酸地歐酮)和LHRH-A2(促排卵2號),劑量為雌魚5毫克DOM/千克體重+5微克LHRH-A2/千克體重,雄魚劑量減半。兩射注射藥物及劑量相同。效應時間大約16小時左右。

將注射藥物后的親魚放入產卵池待產,產卵池面積為5~10平方米為好,水深0.5米左右。每平方米放親魚1組。產卵池中鋪設用棕櫚皮作成的魚巢。魚巢鋪設的密度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大些,以免產生過多的落地卵影響孵化率。親魚產卵后,迅速捕走親魚,讓受精卵在原池孵化。也可將魚巢輕輕撈起,用5毫克/升(每立方水5克)孔雀石綠消毒后,放在網箱中孵化。孵化網箱網目為40目,幅寬1米,長2~3米,放卵密度為2萬~3萬粒/平方米。靜水孵化,定期刷網箱,保持溶氧充足,保證胚胎發(fā)育正常。水溫20℃,36小時破膜出苗。魚苗孵出后3天內,須及時投喂輪蟲、蛋黃。孵出6~7天后可投喂枝角類。

(一)魚苗魚種培育

鯰魚苗種培育,可選用水泥池培育、上池培育或網箱培育。土池面積不宜太大,一般以100~500平方米為宜。放養(yǎng)密度為每平方米500尾。同一池放同批苗,以防個體差異互相吞食殘殺。

魚苗培育階段的關鍵問題是開口餌料。因此,魚苗下塘前,首先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徹底清塘消毒,然后施有機肥(牛、馬糞等)培肥水質,使浮游動物大量繁生、保證魚苗下塘后就有豐富適口的餌料(如輪蟲、枝角類等)。后期可投喂魚粉和面粉調成的糊狀飼料或微顆粒餌料。培育15~20天,體長3~5厘米,即可出塘入稻田養(yǎng)殖。

(二)鯰魚的稻田養(yǎng)殖

實踐證明,鯰魚食性廣泛,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飼養(yǎng)周期短,當年夏花即可養(yǎng)成商品魚,對實施稻田雙千工程(每畝千斤稻,收入千元錢)意義重大。

田間工程稻田養(yǎng)殖鯰魚、主要采用溝池式。即在進水口一端,挖一個占稻田總面積5%~10%的小池,坡比1:0.5~1:1.水深1~1.5米。小池于稻田交界處筑一高20厘米、寬30厘米的小埂。稻田內根據稻田面積大小設置環(huán)溝及中央溝,溝寬、溝深各60厘米。溝與小池相通。同時加高、加固田埂。整個田間工程占稻田面積的10%左右。

防逃設施鯰魚除能攀越坡形池埂和從進、排水口逃逸外,還能跳離水面逃跑,所以,田埂一定要加高。有條件的,還可用網或簾子作防逃設備。高度0.5米,網目0.5厘米以下,也可用塑料薄膜,設置方法同稻田養(yǎng)蟹。

還有一種較簡單的方法,就是把四周田埂挖成二級坡降式,鯰魚跳到第一級臺階上,由于沒有水,不能繼續(xù)上跳,只能下到水里。這種防逃方法效果好,操作簡單,且費用低。

苗種放養(yǎng)

苗種選擇在外購夏花鯰魚時,千萬要注意質量。凡魚苗體色黑、細長的為劣質魚苗,其成活率很低,即使能成活也不愛增重;而體色黃、半透明、體寬的為優(yōu)質魚苗,放養(yǎng)后成活率高,吃食活躍,生長增重快。二齡鯰魚種,規(guī)格控制在50克以下,避免性成熟影響生長。

放養(yǎng)時間插秧完畢后即可放魚種。先將魚種投入魚凼或小池中,秧苗返青及底肥藥效消失后即可入稻田養(yǎng)殖。

放養(yǎng)數量及規(guī)格放養(yǎng)數量應根據設計產量、魚苗魚種規(guī)格質量及管理水平等方面綜合確定。放養(yǎng)當年夏花魚種,一般每公頃放600~900尾,每公頃可收獲750~1500千克。放養(yǎng)50克以上的鯰魚種,一般每公頃放3000~6000尾,每公頃可收獲1200~2250千克。

放養(yǎng)時的注意事項同一田塊放養(yǎng)的魚種一定要規(guī)格整齊,體質健壯,無病無傷。魚種入池時用5萬之一濃度的孔雀石綠溶液浸洗3~5分鐘。

投飼技術鯰魚主要以動物性飼料為主。早期可喂水蚤、水蚯蚓、煮熟的豬血等,也可用魚粉、蠶蛹、菜籽餅等制成配合飼料。魚種入池后,首先要進行馴化,給固定音響,在池中、溝邊設幾個投餌點,以后逐漸減少為1~2個投餌點。隨著鯰魚口徑的增大,可用煮熟切碎的動物內臟(雞腸子、豬肺子等)、小雜魚、蝦、泥鰍魚等投喂。投喂量占魚體重的8%~15%。日投喂2~3次。由于鯰魚性兇猛,一旦出現饑餓狀態(tài),將互相殘殺。因此,必須保證充足的餌料供應。一般投喂4千克動物性餌料可使魚增重1千克,若設汁每666.7平方米稻田產60千克鯰魚,則要備好240千克的餌料。

隨著高密度、規(guī)?;B(yǎng)殖鯰魚技術的提高,一些地區(qū)開始試驗投喂全價顆粒飼料養(yǎng)鯰魚,這一技術的推廣普及為養(yǎng)殖鯰魚解決了飼料源問題。

(三)日常管理

水的管理由于喂養(yǎng)鯰魚大都需要投喂動物性飼料,因此易引起水質變壞。雖然本地鯰魚耐缺氧,在污水中仍能存活,但其生長速度顯著減慢,嚴重時停止生長。所以,應盡量保持水質清新,每周換水1~2次,每次換掉池水的1/4~1/2,如能保持長期微流水效果會更好。

防治魚病飼養(yǎng)期間每半月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潑灑消毒一次,以預防魚病。治療水霉病可用孔雀石綠(每立方米水體用10克)浸洗3分鐘。由于鯰魚屬無鱗魚類,對各種藥物較有鱗魚更為敏感,持別是含敵百蟲成分的滅蟲藥,生產實踐中應慎用。

(四)捕撈收獲

水溫降至10℃以下時,鯰魚基本不攝食,即可捕撈上市。捕撈方法可采用鉤釣、拉網、網刺等,但這些方法均不易捕干凈,所以一般采用放干水后捕捉。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

本文鏈接:http://www.yingjianfanghuoqiang.cn/sczz/98726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