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別養(yǎng)殖和野生的芍藥(野生芍藥種植方法和時間)
1. 野生芍藥種植方法和時間
1.土壤選擇
芍藥盆栽配土可用園土+腐葉土(泥炭土)+河沙(珍珠巖)+少許底肥(可以用腐熟的餅肥,過磷酸鈣)按1:1:1配制。
2.盆的選擇
應選比較深的大花盆,盆土深厚更有利于芍藥的生長。
3.水肥管理
盆栽芍藥時,水肥管理比較重要,澆水應遵循“干透澆透”的原則,不能讓花盆積水。在新梢迅速抽出時,到花蕾伸展時,應結合澆水施肥。生長前期可以速效氮肥為主,花蕾伸展時贈送磷鉀肥,可使花色更加艷麗。
4.光照管理
芍藥花喜歡光照,生長季節(jié)應給予充足的光照,如果光照不足會導致開花質量下降,或者不開花。在炎熱的夏季應該注意遮陰,否則容易燒傷葉片,甚至導致地上部分枯死。
5.修剪整修
為了使芍藥花多色艷,應及時剪掉細弱的枝條,出現(xiàn)側蕾時應摘除,使養(yǎng)分集中,芍藥花可開的更多,不準備留種子的話,花謝后,應及時剪去殘花。
6.病蟲害防治
芍藥常見病蟲害有褐斑病、炭疽病、銹病、根部腐爛病及根瘤線蟲病、天牛、紅蜘蛛、金龜子、螻蛄等,其中竭斑病、炭疽病、銹病為真菌病害。病蟲害防治要以早期預防為主,一旦有病蟲害發(fā)生。要根據(jù)發(fā)生程度按上述用藥劑量,適當縮短噴藥間隔期,增加用藥次數(shù)。
2. 芍藥種植方法和時間的介紹
(一)營養(yǎng)土:經(jīng)冷藏處理的芍藥植株需用營養(yǎng)土栽植,并定期噴施或灌施營養(yǎng)液,輔以激素管理,并特別要注意后期噴肥。營養(yǎng)土可用腐熟的腐葉土、園土和砂土,以2:3:1的比例配制,另加適量餅肥和磷鉀肥,氮肥則在上盆后追施。植株從冷庫取出后要先放陰涼處適應一下室溫。上盆時覆土高出芽1厘米,澆水后芽微露。 ?。ǘ囟龋捍呋ㄖ仓赀M入濕室后,逐漸加溫,芍藥最適生長溫度為20~25℃,高于30℃即對生長不利??刹捎靡韵驴販胤椒ǎ呵捌?5~20℃,約10天;中期15~25℃,約15天;后期20~25℃,約20~25天。高溫不要超過28℃,低溫不可低于12℃,并避免劇烈的溫度變化。空氣相對濕度應保持在70%~80%,可通過澆水、噴水、通氣等加以調(diào)節(jié)。 ?。ㄈ┕庹眨撼Ec溫度相伴而對植物生長發(fā)育和花期產(chǎn)生重大影響。花前光照不足,會影響花色,使之不夠濃艷,花期光照強烈,再伴以溫度升高,會使花期縮短或灼傷花朵。因此.在花期搭遮陽棚,會延長芍藥的花期。 (四)澆水:芍藥根系發(fā)達,入土很深,能從土壤深層吸收水分;根肉質不耐水濕,所以不需像露地草花那樣經(jīng)常澆水,但過分干燥,也對生長不利,開花小而稀疏,花色不艷??梢?,適度濕潤是芍藥正常生長所必需的生態(tài)條件,因此在干早時仍需適時澆水,尤以開花前后和越冬封土前,要保證充分的灌水。降大雨時要特別注意及時排水,以免根系受害。 ?。ㄎ澹┦┓剩荷炙幭卜?,少有過肥之害。特別是花蕾透色及孕芽時,對肥分要求更為迫切,除栽植時施用基肥外,根據(jù)芍藥不同發(fā)育時期對肥分的要求,每年可追肥3次。春天幼苗出土展葉后,可施花肥,目的是促使植株茁壯生長,為花蕾發(fā)育和開花補充大量肥分。為及時補肥多用速效肥,注意要適當加大磷鉀肥的成分。開花后,大量消耗體內(nèi)的養(yǎng)分,又要進行花芽分化和芽體發(fā)育,可施芽肥,此時是否有充足的肥分及時補給,直接關系到來年開花和生長的質量,仍施以速效肥,入冬前結合越冬封士,可施冬肥;,以長效肥為主,多用充分腐熟的堆肥、廄肥,或用腐熟的餅肥及復合肥料。 芍藥花追肥施用方法:有穴施、溝施和普施3種。一二年生芍藥幼苗,因根系不發(fā)達,常采用株間穴施或行間溝施的方法,穴與溝的深度約15厘米,將肥料施于其中,用土蓋上,三年生以上的植株,多采用普施法,將肥料撒勻后,結合中耕除草,深鋤松土,使之與土壤混勻。一二年生幼苗,每666.7平方米可追施餅肥或麻醬渣(制取麻醬后的醬液)150~200千克,或糞肥1500千克,三年生以上的植株,每666.7平方米可用餅肥或麻醬渣200~250千克,或用糞肥2000~2500千克。 小提示:10月下旬以后,芍藥花地上莖葉逐漸變黃枯干。此時應剪除枯葉、掃除枯葉,集中深埋,避免病蟲害的再次傳播危害。然后,冬天土壤封凍前澆透水,施肥,堆土保墑、防寒越冬。
3. 芍藥冬季如何種植
1、種植時間:北方種植芍藥種苗可在8、9月進行,南方可在9、10月份進行。2、挑選種苗:種苗要健壯且有較多的分枝,根系也要完整。3、處理小苗:用多菌靈浸泡小苗并蘸取生根粉,不健康的枝葉也要剪掉。4、配土種植:要準備排水透氣的土壤,打濕后栽種上小苗。5、后期養(yǎng)護:種植后放到散光處,若土壤干燥適當噴水。
芍藥種苗怎么種
一、種植時間
芍藥種苗一般是在每年的秋季進行種植,不同地區(qū)的環(huán)境氣候不同,種植的時間也是不同的。北方地區(qū)在8、9月份月份進行栽種,如果是南方溫暖地區(qū)的話,到9、10月份進行種植也是可以的。
芍藥
二、挑選種苗
在挑選種苗的時候,盡量選擇健壯的植株,選擇一些分枝比較多的種苗進行種植,并且根系相對比較完整。如果小苗有損傷的話,在種植之后容易出現(xiàn)死亡的情況。在選擇種苗的時候,可以觀察小苗的葉片,如果葉片比較少或者是葉片處于萎蔫發(fā)軟狀態(tài)的話,盡量不要使用。
三、處理小苗
小苗在種植之前,需要用多菌靈溶液進行浸泡,然后蘸取生根粉。如果小苗上面有狀態(tài)不好的枝葉要及時的剪掉,如果是因為霉菌導致的在種植之后也會出現(xiàn)死亡的情況。
芍藥
四、配土種植
芍藥喜歡生長在排水透氣性好的基質中,用河沙+園土+腐葉土進行配制即可,盡量不要選擇太過粘重的土壤,不適合芍藥小苗的生長。在種植之前需要噴水打濕,保證有一定的濕度,有助于小苗的成活。然后手持小苗進行栽種,最后輕輕的摁壓土壤固定植株就可以了。
五、后期養(yǎng)護
種植完成之后需要暫時把它放在沒有光照直射的位置養(yǎng)護,因為小苗剛栽種之后還比較脆弱,根系還沒有恢復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的能力,如果光照太強的話會影響成活。在服盆期間如果土壤過于干燥的話,需要及時的噴水進行保濕。
4. 芍藥種植條件
、播種
芍藥花播種一般在初秋時分進行,此時溫度冷熱相宜,適合芍藥花種子發(fā)芽。播種前挑選飽滿的種子,在50℃溫水中浸泡約24小時,撈起種子,播到盆土里,輕覆一層土,然后澆透水,蓋上塑膠膜以提高種子發(fā)芽率。一般第二年春天便可萌芽出土。注意,等待的時間里需及時澆水,保持盆土濕潤。
二、土壤
芍藥花屬于肉質根花卉,適合生長在松軟透氣的酸性土壤里,可以選用腐殖質豐富的砂質土壤作為培養(yǎng)土。砂質土壤疏松、透氣、排水性好,適宜植株根部呼吸。如果土壤偏堿性,可以加入適量桔子皮水以達到中和的目的。
三、光照
勺藥屬于溫帶植物,喜溫喜光也略微耐寒,生長期應保持日照時間不少于9小時,過短會導致花蕾發(fā)育遲緩。不過到了觀賞期,需避開烈日灼射。
四、水分
芍藥比較喜歡干燥的環(huán)境,對水分的需求不大,可以間隔較長時間進行澆灌,一般待到土壤干燥再行澆水即可。春秋季可以5-7天澆一次,夏季則2-3天1次,冬天1月1次即可。此外,在陰雨時節(jié)需注意預防積水,積水6-10小時,容易導致爛根,對芍藥生長極其不利。
5. 芍藥秋季種植方法
一、芍藥最佳移栽種植時間
芍藥分株和嫁接法繁殖、移植適期為從8月底直至9月下旬(處暑至秋分)。不可過早或過遲。俗謂:“春分栽芍藥,到老不開花”有一定道理。因為秋天移栽以后,受傷的肉質根可逐漸愈合并長出新根,有利于第二年春季繼續(xù)生長。
二、芍藥花種植方法
1、整地:秋地深耕扶壟。
耕地前用48%毒死蜱500毫升+40%辛硫磷500毫升/畝拌土或炒熟谷子十公斤均勻撒施。
畝施平衡復合肥五十公斤、磷肥40~80公斤、有機肥100~150公斤。
藥材重茬田需使用殺菌劑撒施殺菌,一般用80%多菌靈500克+50%福美雙500克拌土十公斤均勻撒施。
2、選種:選無病害健康莖頭,大塊莖頭要分成小塊,每塊莖頭保持三~四頭株芽。每畝種植芍藥莖頭2500棵左右,種植前用藥劑對莖頭進行殺菌處理,建議用30%惡霉靈或甲霜惡霉靈10克+生根類液肥30毫升兌水三十斤對莖頭進行均勻噴霧,邊噴邊攪動莖頭,確保藥液均勻分布,晾干就可以下地種植。
種植時間為陽歷十月上中旬,講莖頭穴植于壟上,覆土1~2厘米為宜。
3、種植后田間管理:種植后再次扶壟,可二甲戊靈或與乙氧混配100毫升兌水三十斤對地面均勻噴霧。第二年春季在芍藥露芽前用以上藥劑再次進行噴霧,即可大大減輕冬季和來年大部分草害的發(fā)生。注:使用除草劑應在專業(yè)人員的指導下進行,以免產(chǎn)生藥害。
4、第二年春天白芍出芽至20厘米左右高度時,每畝應噴施菊酯類殺蟲劑+生根劑液肥+甲霜惡霉靈或福美惡霉靈來防治苗期土蠶、根腐病和苗期促根。
春季應追肥一次,畝用硫酸鉀平衡復合肥50~75公斤壟旁播施。
芍藥病害以根腐病、莖基腐病、白絹病及枯萎病為主,冬小麥收割前后應各施藥一次,而后間隔15~20天進行第三次施藥,實踐證明此管理可延長芍藥生長期40天左右。
6. 野生芍藥種植方法和時間圖
3-5月撒種7-8日月就可以芍藥花稱為女科之花,并不是因為它的花美,而是因為它的根好。芍藥的根仍稱為“芍藥”,是著名的中藥材。早在一千多年前的醫(yī)藥著作《本經(jīng)》里,已有芍藥的名稱記載。南北朝杰出的醫(yī)學家陶弘景開始把它分為白芍、赤芍兩種。它們不同之處在于:赤芍為野生品,入藥以原藥生用,其功用長于涼血逐瘀;白芍為栽培品,經(jīng)刮皮、水煮、切片、曬干而成,功效長于補血養(yǎng)陰。其中尤以浙江出產(chǎn)的芍藥,品質最佳,稱為“杭白芍”。 古方以白芍為主要藥物的數(shù)以百計,如“桂枝湯”用芍藥和肌表之榮衛(wèi);“黃芩湯”用芍藥和腹中之榮氣;“炙甘草湯”用芍藥補血脈之陰液。在婦產(chǎn)科臨床上,芍藥更是得到廣泛應用。例如: 白芍配熟地——肝腎并補。于血氣虧虛之癥,可少女發(fā)育偏遲,月經(jīng)推遲,經(jīng)量少而淡者,用“四物湯”,取芍、地為主藥。常用熟地30克(脾胃功能不佳者改用炭熟地),炒白芍12克,大補陰血,益腎生精。 白芍配當歸——補血和營,兼以安胎。臨床對于血氣不足,氣血失調(diào),經(jīng)常二藥等量相配,養(yǎng)血補血,和血斂肝,使營血充盈。對氣血不足所引起的胎動不安,我們也常取當歸10克,配白芍10克而用之、每能取得滿意效果。 芍藥花
芍藥配川芎——守中有動,血暢氣化。川芎號為補肝之氣。氣盛者,必須用酸的東西來使它收斂,白芍味酸,號為斂肝之液,白芍與川芎各用9克(二藥均微炒),對氣機不調(diào),月經(jīng)先后不均,來潮不暢者,能鼓舞氣化,調(diào)整月事。如經(jīng)期量多,則用炒的白芍12克、炒川芎4.5克。 芍藥配柴胡——最得力于“逍遙散”這一古方。古人認為婦女以血為本,常不足于血而有余之氣,若情志不遂,木失條達,肝失柔和,則肝氣橫逆,脅痛寒熱等癥最為多見。 “逍遙散”以白芍養(yǎng)血以涵其肝體,配柴胡辛散以順肝之勝。臨床上,我們還常以此二藥配香附、八月扎、郁金、烏拉草、桔葉等用于經(jīng)前乳脹、乳房小葉增生及肝郁乳汁不行等,都甚應手。 此外,臨床婦科還用赤芍配制大黃及清熱破行之品,治療急慢性盆腔炎;用白芍配白術治療肝、脾二臟失職所致的崩漏,月經(jīng)過多;用白芍配杞子,治療婦女更年期綜合征;凡此種種,不勝枚舉。芍藥以其養(yǎng)血斂陰,補而不膩,柔肝緩中,止痛收汗等功用,在中醫(yī)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尤其是在婦產(chǎn)科方面??梢哉f,婦女一生的用藥常見芍藥,芍藥真不愧為女科之花,婦女之良友。 性味歸經(jīng) 苦、酸、微寒。歸肝、脾經(jīng)。 功效主治 平肝止痛,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斂陰止汗。用于頭痛眩暈,肋痛、腹痛,四肢攣痛,血虛萎黃,月經(jīng)不調(diào),自汗、盜汗。
編輯本段花茶喝法
芍藥花的作用及功效:養(yǎng)血柔肝,散郁祛瘀,改善面部黃褐斑,皮膚粗糙衰老,泄熱,養(yǎng)血柔肝,強五臟,散惡血,調(diào)經(jīng)??梢灾委焹?nèi)分泌紊亂引起的雀斑、黃褐斑、暗瘡。促進新陳代謝,提高肌體免疫力,抑制臉上的暗瘡,延緩皮膚衰老。養(yǎng)血柔肝,使氣血充沛,容顏紅潤。具有清熱解暑、去斑、清心潤肺、平肝明目、護膚養(yǎng)顏等功能。常飲可使氣血充沛,容顏紅潤,精神飽滿。能調(diào)節(jié)女性內(nèi)分泌,去除黃氣及色斑,令容顏潤澤。 芍藥花
注意事項: 芍藥花的注意事項:請置于室內(nèi)陰涼干燥處,避免兒童自行拿取。 適宜搭配: 芍藥花適合單泡,適宜搭配綠茶。 泡法喝法: 芍藥花的泡法及喝法:一茶匙干燥的花瓣,用一杯滾燙開水沖泡,燜約十分鐘后即可;可酌加紅糖或蜂蜜飲用。 花言茶語: 芍藥花象征惜別 害羞 忸怩。
請點擊采納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