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栽培要點(蔬菜栽培要點是什么)
一、蔬菜栽培學中溫湯浸種的技術要點是什么?
種子在播前,利用一定溫度的熱水進行浸種叫做溫湯(熱水)浸種。它是種子消毒處理的常用方法之一。在種子消毒方法中,以溫湯浸種方法較為簡易、經(jīng)濟、有效。溫湯浸種是一種物理的消毒方法,即借助一定溫度在恒溫或變溫的條件下,殺死潛伏或沾附在種子內外的病菌。
方法:先將種子放入瓦盆內,再緩緩倒入50-60℃(2份開水、1份涼水),邊倒邊攪拌,持續(xù)浸種。此種方法有一定的消毒作用,茄果類、瓜類、甘藍類種子都可應用。
二、蔬菜栽培定義?
蔬菜栽培是指根據(jù)蔬菜作物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和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確定合理的栽培制度和管理措施,創(chuàng)造適宜蔬菜作物生長發(fā)育的環(huán)境,以獲得高產(chǎn)優(yōu)質、品種多樣并能均衡供應市場蔬菜產(chǎn)品的過程。
三、2020年湖南蔬菜栽培面積?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和罕見訊情,在這樣的情況下,2020年湖南蔬菜栽培面積是多少呢?2020年蔬菜包含食用菌播種面積為2032.54萬畝,產(chǎn)量4110.08萬噸,同比分別增長了3.2%或3.5%。能有這樣的成績,的確難能可貴。
四、蔬菜栽培技術全套教程?
首先種菜要從難到易,不同蔬菜種植的難度系數(shù)是不同的。
一般來說葉菜類蔬菜種植最簡單,尤其生長周期只有二三十天的速生葉菜類,比如小白菜、小油菜、菜薹。這些十字花科的葉菜最好種,干籽播種2-3天就能出苗,出苗后十多天就能陸續(xù)采收,在施足底肥(主要是糞肥)的情況下幾乎不用追肥。
其次為油麥、生菜、菠菜、香菜、韭菜等,這些蔬菜雖然也為葉菜,但是它們種子發(fā)芽困難,生長周期比較長,所以播種時要下些功夫,最好進行浸種處理,才能很好的出苗。由于這些葉菜生長緩慢,生長期長,田間管理中需要追肥1-2次,并進行中耕松土和除草。
最難種的就是果菜類和豆類蔬菜了,主要包括茄果類蔬菜(番茄、茄子、辣椒)、瓜類蔬菜(黃瓜、西甜瓜、絲瓜、苦瓜等)、豆類蔬菜(豇豆、扁豆、荷蘭豆等),這些以采收果實為主的蔬菜需要根據(jù)不同的生長階段進行不同管理。注意協(xié)調植株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相互關系,在保證植株足夠的營養(yǎng)生長的情況下多開花多結果。對于這些蔬菜需要不斷嘗試,總結經(jīng)驗進行種植,大家可以看我寫過的一些技術貼,都是我的親身體會,應該對您有所幫助。
所以對于剛接觸種菜的人來說,我們可以先種一些簡單的葉菜,慢慢的提高難度。
葉菜的播種過程
不同蔬菜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想要蔬菜長得好一定要種對季節(jié)。
蔬菜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有很大差別,要在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是蔬菜長得好的先提條件,所以不同蔬菜要求不同的種植時間,于是才會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清明催芽、立夏種姜”,“七月蔥、八月蒜、中秋里頭種白菜”等等,千百年來我們依靠著這些農(nóng)諺,進行著各種蔬菜的種植。
現(xiàn)在蔬菜種類繁多,我們有了更科學的種植方法,可以根據(jù)蔬菜生長所需的溫度條件結合當?shù)氐臍夂驕囟葲Q定播種時間。
耐寒蔬菜:大部分的葉菜都是耐寒蔬菜,十字花科的葉菜、生菜、油麥、大蔥、大蒜等生長適宜的溫度為15-20℃,能耐0-5℃的低溫。
喜溫蔬菜:茄果類蔬菜和豆科蔬菜都是喜溫蔬菜,生長適宜的溫度為20-30℃,溫度為10-15℃生長不良。
喜熱蔬菜:幾乎所有的瓜類蔬菜都是喜熱蔬菜,生長適宜的溫度為25-35℃,生長過程中需要較高的溫度條件。
選擇好了要種的蔬菜,確定好了播種時間,選擇適宜的地塊就可以播種了。
蔬菜相對于大田作物對肥料的需求量還是挺多的,大部分蔬菜喜肥也耐肥,所以我們種植蔬菜要首先選擇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的壤土或者沙壤土種植,沙土地或者黏土地種植蔬菜也長不好。
如果地塊很瘠薄應該怎么改良呢,種植之前多施有機肥能夠很好的增加地力,不僅多施腐熟的糞肥,尤其要多施入農(nóng)家肥。農(nóng)家肥是由人糞尿、秸稈、落葉、雜草、菜葉子等堆制腐熟而成的,能夠很好的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和腐殖質,從而提高土壤肥力。農(nóng)家肥一般不會造成燒苗,可以多施點,施5-6cm厚厚的一層,然后深翻土壤,曬垡?guī)滋?,使土壤熟化?/p>
果菜的移栽過程
選擇好地塊之后,我們就可以開始播種了,很多人播種不出苗,主要是這一步?jīng)]做好?,F(xiàn)在我詳細的介紹一下播種步驟,照著做就可以。
1.整地。
選擇好適宜大小的地塊,均勻的撒上腐熟的糞肥,然后大水漫灌,澆透水,三五天后地里能進人了,翻地,晾曬兩天。如果腐熟的糞肥已經(jīng)粉粹,可以在澆地后翻地前再撒糞肥。播種前把地耙平,葉菜類做1.2米寬的平畦待播種。果菜類需要耙地后撒上化肥(復合肥、鈣肥、磷肥)再起高壟,待移栽。
2.播種。
葉菜類幾乎都是條播,按照適宜的株行距劃播種溝,溝深1-2cm,每劃一條溝,用水壺順著溝淋上點水,水滲下后均勻的播上種子,然后覆土,可以用鐵耙子耬平完成覆土。
如果播種時的溫度達不到種子發(fā)芽的溫度,可以在播種完成后覆蓋地膜,保溫保濕。如果是炎熱季節(jié)播種,氣溫較高,那么直接劃溝播種,全部播完后澆透水,然后覆蓋稻草防止水分蒸發(fā)過快。出苗期間一定要保持土壤濕潤,才能出苗。
菜苗移栽和播種差不多,氣溫低時栽苗,澆坐棵水,待緩苗后再澆水。炎熱季節(jié)可以在全部定植后澆透水。
3.間苗及蹲苗。
直接播種的葉菜需要間苗2-3次,一般長出2片真葉時開始間苗,首先去除一些過密的、長殘的苗;長出3片真葉時第二次間苗,植株之間稍微保留些距離就好;長出4片真時保持最好的株距最后一次間苗,留下健壯的、大小差不多的苗。
很漂亮的生菜
4.種植蔬菜要科學追肥和澆水。
種植蔬菜要適當追肥,如果只是小面積種植,家庭食用,不進行販賣,那么為了提高蔬菜口感,可以不追施化肥,地塊肥沃的情況下也可以不追施任何肥料。但是土壤肥力不足,則需要追施生物有機肥、餅肥、或者蔬菜專用沖施肥。
追肥:生產(chǎn)上種植蔬菜都是需要追肥的,根據(jù)不同蔬菜的需肥特性進行施入,葉菜類偏施氮肥,果菜類需要氮磷鉀配合均衡施入。
澆水:千萬不能過多,尤其不能造成土壤積水,損傷根系,肯定會黃葉。也不能太少,土壤特別旱還是不澆水也不行。我們可以根據(jù)植株長勢來進行澆水,如果葉子中午萎蔫則要澆水。
噴施葉面肥很重要:噴施葉面肥能夠很好的防治蔬菜葉子發(fā)黃,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或者其他含有多種微量元素的葉面肥。
5.病蟲害的防治。
如果是小面積種植蔬菜,以自己食用為主不進行販賣,那么最好少噴藥。葉菜易生蟲害,以自己捉蟲為主,保持田間透風良好時葉菜的病害很少。
生產(chǎn)上種植露地蔬菜的病蟲害還是挺多的,需要定時噴藥進行防治,一旦發(fā)現(xiàn)病蟲,就要有真多性的噴藥。
五、河北省蔬菜栽培面積品種?
河北省在田蔬菜面積約435萬畝,生產(chǎn)種類主要為設施越夏黃瓜、番茄、茄子、辣椒等果菜,甘藍、芹菜、生菜等葉菜。
六、蔬菜栽培設施間距有何要求?
圓拱形的蔬菜大棚:標準的寬度6米,長30米可以加長到60-70米
間距要求1.5-2.0米左右最經(jīng)濟、實惠
蔬菜大棚兩棚間距沒有特別固定的距離,如果地方很大,離多遠都可以。
但是大棚在使用的過程中可能要涉及遮陽網(wǎng)、草簾的覆蓋或卷收,還要考慮棚下部薄膜的卷收利于棚內外空氣流通,都需要操作空間的
七、中國設施蔬菜栽培區(qū)劃分為?
我國蔬菜的栽培分區(qū):
1.華南區(qū) : 包括廣東、廣西、福建、海南、臺灣。該地區(qū)雨量充沛,氣溫高,冬季基本無霜雪。喜溫和耐熱的蔬菜,如西瓜、番茄等可以在冬季生長;而在夏季,由于高溫、多雨、臺風影響,蔬菜生長受到嚴重影響。
2.華中區(qū):包括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及江蘇南部、四川盆地。該區(qū)年平均雨量1000 mm以上。夏季溫度高,但冬季有霜雪,無霜期在240~340天。一年可栽培三茬露地蔬菜。耐寒蔬菜可露地越冬。是水生蔬菜較集中的地區(qū)。
3.華北區(qū):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陜西長城以南、江蘇、安徽淮河以北及遼東半島。該地區(qū)雨量較小,年雨量平均在750mm以下,冬季寒冷,全年無霜期在200~240天。一年內主要栽培兩大季,即春夏季(茄果類、瓜類及豆類)及秋冬季(大白菜及根菜)。
4.東北寒冷區(qū):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北部及內蒙古東部。本區(qū)土壤肥沃,但氣候寒冷,無霜期只有90~165天,年雨量500mm左右,每年種一茬蔬菜,僅生長期短的綠葉蔬菜,可栽培2茬。喜溫蔬菜和喜涼蔬菜可同時生長。甘藍、白菜、馬鈴薯、洋蔥、胡蘿卜等,大都在4~5月播種,9~10月收獲。即使是耐寒的蔬菜亦不能在露地越冬。
5.西北干燥區(qū):包括甘肅、內蒙古、新疆等地。本區(qū)空氣干燥,陽光充足,雨量極少,冬冷而夏熱,晝夜溫差很大,特別適于西瓜、甜瓜的生長。甘藍、洋蔥、茄果類及根菜類也生長很好。每年栽培蔬菜一茬。喜溫及耐寒蔬菜均在同一季節(jié)生長。
6.西南高原區(qū):包括四川西南部及貴州、云南等高原地帶。地勢較高(1000~1500m),氣候溫和、涼爽(1月、7月份的月平均溫度分別為16℃~22℃。冬暖夏涼,四季如春。一般根菜及葉菜,周年均可生長。
7.青藏高原區(qū):主要包括青海、西藏及四川西北部。該地區(qū)地勢在3000m以上,空氣稀薄,夏季溫度低,雨量很少,幾乎不能露地栽培喜溫蔬菜。蔬菜栽培不多
八、漢朝蔬菜栽培方面的書籍有哪些?
《氾勝之書》是西漢晚期的一部重要農(nóng)學著作,一般認為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農(nóng)書。
該書是他對西漢黃河流域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經(jīng)驗和操作技術的總結,主要內容包括耕作的基本原則、播種日期的選擇、種子處理、個別作物的栽培、收獲、留種和貯藏技術、區(qū)種法等。就現(xiàn)存文字來看,以對個別作物的栽培技術的記載較為詳細。這些作物有禾、黍、麥、稻、稗、大豆、小豆、枲、麻、瓜、瓠、芋、桑等十三種。區(qū)種法(即區(qū)田法)在該書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書中提到的溲種法、耕田法、種麥法、種瓜法、種瓠法、穗選法、調節(jié)稻田水溫法、桑苗截乾法等,都不同程度地體現(xiàn)了科學的精神。
九、蔬菜栽培對光照強度有什么要求?
光照強度對蔬菜生長的影響如下:在栽培上,尤其是保護地栽培,光照強弱必須與溫度高低相互配合,才有利于蔬菜的生長發(fā)育及產(chǎn)品器官的形成。如果光照減弱,溫度也應相對降低,光照增加,溫度也要相應提高,這樣才有利于光合產(chǎn)物的積累。如果在弱光環(huán)境下,溫度過高,引起呼吸作用增強,會消耗過多的營養(yǎng)物質,不利于蔬菜產(chǎn)量及品質的提高?! 〈蠖鄶?shù)蔬菜的光飽和點(光強增加到光合作用不再增加時的光照強度)為5萬Lux(勒克斯)左右,但西瓜可達7~8萬Lux,白菜、包菜和豌豆為4萬Lux。超過光飽合點,光合作用不再增加并且伴隨高溫,往往造成蔬菜生長不良。因此,可以根據(jù)蔬菜對光照強度的不同要求,在夏季、早秋選擇不同規(guī)格的遮陽網(wǎng)覆蓋措施降低光照強度,降低環(huán)境溫度,以促進蔬菜生長。大多數(shù)蔬菜的光補償點(光照下降到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為呼吸消耗所抵消時的光照強度)為1500~2000Lux。1、要求強光照的:西瓜、甜瓜、南瓜、番茄、茄子等?! ? 2、要求光照適中的:白菜類、根菜類、蔥蒜類等?! ?3、要求光照較弱的:一些綠葉類蔬菜,如:菠菜、茼蒿、芹菜等。
十、蔬菜栽培畢業(yè)論文可以選擇哪些方向?
可以選擇有機,因為現(xiàn)代人都比較重視健康和口感,應該會大受歡迎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