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種植達到高產(chǎn)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密植1、根據(jù)氣候條件,氣溫穩(wěn)定在15℃左右時,做好插秧前的準備工作,5月初插秧工作可全面展開,6月底前完成水稻插秧任務。
2、適時早播,生育期較長的中、晚熟品種,安排在5月15日以前插秧,中熟品種在中后期插秧,確保不同品種按時成熟。
3、前期插秧采用30×13.3厘米,后期插秧或鹽堿較重的貧瘠稻田采用30×10厘米。即前期插秧3~5株/穴,后期插秧5~6株/穴。合理密植,可大大減輕育秧的壓力,使每667m2用秧量降為10m2苗床。
灌溉1、水稻分蘗期淺水(3~3.5厘米)管理,分蘗盛期排水晾田1~2次,促進分蘗。6月下旬分蘗末期,當田間總莖數(shù)達到預期穗數(shù)的1.2~1.3倍(550~600莖/m2)時,烤田6~7天。以控制無效分蘗和營養(yǎng)生長,改善株型,促進根系發(fā)育向生殖生長轉(zhuǎn)化。
2、拔節(jié)孕穗期(7月中下旬),采取中水護胎,水層4~5厘米。既滿足了水稻需水臨界期對水的要求,又可預防低溫對幼穗發(fā)育的不良刺激。
3、8月中下旬抽穗開花期,水層3厘米,淺濕灌溉,杜絕擱田,保證水稻正常揚花授粉。
4、灌漿至黃熟期實行間歇灌溉,適當落干,提高根系活力,實現(xiàn)活稈成熟,收割前10天斷水。
施肥 1、底肥:施耕前每667m2施磷酸二銨10千克、尿素5千克。
2、返青肥:插后7~10天,667m2施碳酸氫銨15千克、硫酸鋅1.5千克,促秧苗返青,殺滅青苔。
3、分蘗肥:插后15~30天,667m2施尿素15千克,分2~3次施入。
4、調(diào)整肥:6月15日~20日,對田間分蘗不足地塊667m2追施磷酸二銨2.5千克、碳酸氫銨3千克,促進發(fā)根與分蘗。
5、穗肥:7月15日~12日,幼穗原基形成至4~8毫米,667m2施尿素7千克、碳銨5千克,提高成穗率和促進幼穗分化大穗。
6、粒肥:水稻破口期和灌漿期,根據(jù)葉色葉面噴肥,667m2噴施磷酸二銨100克+尿素50克+水20千克,補充此期氮、磷的需要,促進灌漿與成熟,提高籽粒飽滿程度。
滅草 1、結(jié)合水耙地,機械滅草。在水平地前7~8天泡田,中間適當落干,誘發(fā)雜草萌發(fā),通過機械耙地,消滅已萌發(fā)的雜草,同時起到洗鹽排堿的作用。
2、實行插前、插后兩次封閉。插前5~7天667m2用60%丁草胺乳油150克+水星15克拌成毒土,均勻撒施,可有效防除水稻分蘗前的莎草科雜草和稗草。插后15~20天,667m2用60%丁草胺乳油150克+26%新星60克拌入分蘗肥中施入田間,可消滅青苔、苦草、稗草等一年生雜草。
以上是稻米多產(chǎn)的方法,下面說一說稻米入倉之后,變身成大米的神器作用。大米蛻變以后可以做成很多美食,比如煲仔飯,蛋炒飯,菠蘿飯,等。大米一個華麗的轉(zhuǎn)身就是我們大家最愛的美食!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