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的種植與管理(水果的種植與管理綜合實踐)
一、水果黃瓜的種植技術與管理?
培育壯苗育苗時宜采取精量播種,一次成苗。苗床可采用馬糞釀熱床或電熱溫床。苗期對溫度要求較嚴,發(fā)芽適溫控制在24一26攝氏度,出苗后,白天保持23一25攝氏度,夜l5一l8攝氏度。
苗床營養(yǎng)土用腐熟馬糞、爐灰等配制,達到既疏松又肥沃的要求。
二、水果南瓜種植管理技術?
1、催芽育苗:種植南瓜時,需要將種子埋入營養(yǎng)土,并將室溫控制在30℃。
2、種植方法:把長有3-5片真葉的南瓜苗移栽至土壤里。
3、施肥管理:南瓜定植10天后追施一次稀薄有機肥。
4、人工授粉:把南瓜雄花花粉涂抹到雌花上,使其快速結果。
三、玉米的種植與管理?
1、選種催芽:選抗病能力強、飽滿健康的玉米種子進行播前浸水催芽;
2、選地整地:地塊選擇四周無蔭蔽、向陽、地勢平坦的,先耕地一次,并施加基肥提高肥力;
3、播種入土:采用穴播法在春季播種;
4、及時追肥:苗期、抽穗期消耗的養(yǎng)分多要追肥;
5、及時排澇:玉米種子耐旱不耐澇,雨季要及時控水。
定苗、間苗
掌握“去弱留強,間密存稀,定向、留勻、留壯苗”的原則。玉米定苗一般在出5片真葉時進行,每穴留一株壯苗,同時進行查苗補苗,帶土移苗,并澆足定根水,保證幼苗成活。如缺苗過多,可用補播種子的辦法解決。
中耕除草
玉米苗期中耕可進行1~2次,并結合施肥,適當培土。
中耕的深度要求做到苗旁淺、行中深,定苗前淺,定苗后深,同時注意對病蟲害的防治。
四、艾草的種植與管理?
一、艾草栽培條件
1、在荒坡、田邊、地頭等地均可種植,丘陵地區(qū)最適宜。
2、空氣應潔凈無揚塵,附近無居民生活水和工業(yè)水污染,空氣質量應符合GB3059的規(guī)定。
3、灌溉用水各項水質指標應符合GB5084的規(guī)定。
4、七尖艾草生長的土壤類型以微酸性黃壤或黃棕壤為主,耕層厚度≥25cm,pH值5.7~6.3,土壤有機質含量≥1.6%,排灌條件良好。土壤應符合GB15618土壤環(huán)境質量二級標準。
二、艾草栽培技術
1、 土壤管理
(1) 土壤耕作 2、4月下旬,中耕除草各一次,要求中耕均勻,深度15cm。
(2) 翻曬園地
七尖艾草采收后翻曬園地,清除殘枝敗葉,疏除過密的莖基和宿根,深度15cm。
2、 肥料管理
(1)肥料 使用須符合NY/T496標準的規(guī)定。
(2)培肥 七尖艾草采收后,結合翻曬園地,施入農家肥、廄肥、餅肥等作為基肥。
(3)施苗肥 七尖艾草栽植成活后,苗高30cm(具體時間依長勢而定),施用尿素每畝6公斤作提苗肥,陰雨天撒施,晴天葉面噴施?;蚀呙鐑H適合第一年栽種,以后各生長期(即二季、三季等)不得使用化肥,否則影響揮發(fā)油的積累。
3、 灌溉排水
(1)灌溉 干旱季節(jié),廂面漫灌,有灌溉條件的山地可以噴灌。
(2)排水 廂面整成龜背形,排水溝通暢。
4、病蟲害防治
(1) 每次收獲后及時清場,去除殘枝敗葉集中深埋或焚燒。
(2)在采收后的空地上,蘄艾未出芽前,地表噴灑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
(3) 每年冬季結合中耕除草,深翻土壤,殺滅蟲卵,阻止蟲卵在土中越冬。
5、育種技術
(1)繁殖方法
七尖艾草一般不采用種子繁殖;根狀莖繁殖成活率高,但苗期較長(1個月);分株繁殖最好,不僅成活率高且無幼苗生長期,繁殖速度快,為普遍采用。
(2) 選種方法
選育良種要求葉片肥厚而大,莖桿粗壯直立,分枝少、葉色濃綠、氣味濃郁、密被絨毛,幼苗須根發(fā)達。
(3)栽種方法 2-3月,苗高5—10cm,選地面潮濕(最好是雨后或陰天)時,從母株莖基分離出帶根幼苗或鮮活的裸根,按壟距25—30cm起壟,壟底根根相連,連起壟邊覆土壓實。栽后2-3天內,如沒有下雨,要滴水保墑,栽種蘄艾每3—5年翻兜一次。去掉老根,防止品種老化。
五、花瓜的種植與管理?
生長期科學追肥,合理澆水肥料不僅能供給植株充足的營養(yǎng),還可有效地提高地溫,促進植株健壯生長,做好生長期的管理可使黃瓜達到高產,以下幾點不可少:
①定植后用新高脂膜噴施在植株表面,能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強度,保護禾苗茁壯成長。
②苗體開始爬蔓時,水肥供給植株充足的營養(yǎng)后,適時噴施促花王3號,能把植物營養(yǎng)生長轉化成生殖營養(yǎng)、抑制主梢瘋長,促進花芽分化,多開花。③根瓜坐住后,每澆兩次水、施一次肥。此外,自初花期開始,每隔5-7天應噴施壯瓜蒂靈,能使瓜蒂增粗,強化營養(yǎng)定向輸送量,促進瓜體快速發(fā)育,瓜型漂亮,汁多味美。
④黃瓜循環(huán)坐果植物,在采摘第一批后,為促進后期黃瓜也豐收,在根瓜坐住前一般不澆水,以促進根系發(fā)育。當根瓜長至10厘米時開始澆水,結瓜初期10-15天澆一次水,結瓜中后期6-8天澆一次水。澆水應選在晴天進行,適時噴施壯瓜蒂靈提高瓜的質量。
六、蓮菜的種植與管理?
選田施肥:要選擇泥層深厚、排灌方便且富含有機質的水田,并施加基肥。
選擇藕種:藕種要粗壯豐滿、藕頭飽滿且有4-6節(jié)以上,種植前用多菌靈浸泡15分鐘。
進行栽種:把蓮藕種植到水田里,尾部適當抬高,種植后加水,水位在6cm。
種植管理:不要出現(xiàn)缺水的情況,隨著蓮藕逐漸生長,水位也要逐漸加深。
七、蘑菇的種植與管理?
建菇房:在地勢高、較平坦、周圍空闊、通透性好的地方搭大大棚;用散射光材質的大棚,地面用水泥鋪設;在菇房中不僅要有菇床,還要有窗戶。
養(yǎng)料堆制:在7月份左右時堆制養(yǎng)料;用家畜糞便、麥草、麩皮等材料制作養(yǎng)料;準備好之后將糞便曬干,切斷其他材料;混入適量的石膏,用水浸透;按照一層草料一層糞便的方法堆養(yǎng)料。
八、西紅柿的種植與管理?
1、土壤要求
西紅柿對土壤沒有特別高的要求,有一定的肥沃性,可以是保持濕潤性,疏松點既可以。西紅柿是喜濕的蔬果,不耐澇,雨水較多的季節(jié)要注意排水,因此種植田要修建排水渠。
2、種子處理
西紅柿種子用清水浸泡1-2個小時,然后在把種子放在20-60攝氏度的溫水中,不斷的攪拌。保持種子在溫水中15分鐘左右。然后再繼續(xù)浸泡5個小時左右就可以播種了,大部分的種子露白后即可進行播種育苗。。另外為了預防西紅柿種苗期的病蟲害,可以將種子用10倍的磷酸三鈉浸種或1000倍的高錳酸鉀浸種15-20分鐘左右。
3、播種管理
種子處理好以后就可以播種,正文播種后3-4天左右就可以出芽,幼苗長出2-3片真葉就可以定植,定植施足基肥,以農家肥為主,可以每畝施3000-4000公斤腐熟農家肥+30-40公斤過磷酸鈣,或者是鈣鎂磷肥+15-20公斤硫酸鉀肥用量使用。在西紅柿移栽定植時澆足定植水、緩苗水的基礎上,只要苗勢正常、土壤不旱,到苗株顯蕾開花前就應當盡量少澆水、少施肥,以防幼苗旺長影響開花坐果。
4、水肥管理
在西紅柿進入到開花結果期后,此時植株對水肥營養(yǎng)的需求量比較大,可以結合澆水追肥2-3次,第一次追肥在第1穗果長到雞蛋大小且第2、第3穗果坐住果后進行,此后每隔10-15天追肥1次或每采收果樹1次追肥1次,追肥時應當以鉀肥和鉀肥為主、氮肥為輔,每次追施高鉀型復合肥15-20公斤左右或用高鉀型水溶肥6-8公斤進行沖施。
除此之外,從西紅柿開花結果的生長中后期時,用0.3%磷酸二氫鉀、0.2-0.3%硼砂或硼酸溶液、1000-1500倍螯合鈣以及氨基酸等葉面肥進行噴施,可以促使西紅柿更高的開花結果,一般每隔7-10天噴施1次,連噴2-3次即可。
5、修剪枝葉
西紅柿的生長過程中會出現(xiàn)很多的側枝,這些側枝會消耗過多的養(yǎng)分,導致整株的優(yōu)質西紅柿很少,需要進行枝葉修剪,一部分多余的枝葉修剪掉,只保留主干部分和一部分側枝,在結果處的比較茂密的葉子也需要摘除,有利于植株光合作用,果實更加優(yōu)質。
6、疏花疏果
一般西紅柿疏花疏果,主要是疏除植株上的畸形、無效、密生、發(fā)育不良、個頭弱小的花果。對于肥力足、長勢壯的西紅柿植株,每一棵可以留5-6個果,肥力不足的植株可以每棵留3-4個果,但是注意第一穗果要盡量留好。
7、病蟲害防治
西紅柿常見的病害有早疫病,也叫斑點病,另外還有晚疫病,治療方法是通風,發(fā)病的話是及時用相對應的藥物噴灑。此外西紅柿還容易出現(xiàn)病毒病,這類病一般是有害蟲傳播的,防治辦法是從源頭上消滅害蟲,然后在用相應的藥物來治療已經患病的植株??傊畬τ诓∠x害防治,要做好田間管理,發(fā)現(xiàn)及時用藥。
以上就是關于西紅柿種植管理介紹了,西紅柿果實成熟后要做好及時的采收工作,然后根據(jù)品質分別打包,最后進行統(tǒng)一的銷售工作??傊?,西紅柿管理得好,品質和產量都是很有保證的,因此務必要注意。
九、黃瓜的種植與管理?
溫度
黃瓜喜溫暖,不耐寒冷。生育適溫為10~32℃。一般白天25~32℃,夜間15~18℃生長最好;最適宜地溫為20~25℃,最低為15℃左右。最適宜的晝夜溫差10~15℃。黃瓜高溫35℃光合作用不良,45℃出現(xiàn)高溫障礙,低溫-2~0℃凍死,如果低溫煉苗可承受3℃的低溫?! ?/p>
光照
華南型品種對短日照較為敏感,而華北型品種對日照的長短要求不嚴格,已成為日照中性植物,其光飽和點為5.5萬 勒克斯,光補償點為1500勒克斯,多數(shù)品種在 8~11小時的短日照條件下,生長良好?! ?/p>
水分
黃瓜產量高,需水量大。適宜土壤濕度為60~90%,幼苗期水分不宜過多,土壤濕度60~70%,結果期必須供給充足的水分,土壤濕度80~90%。黃瓜適宜的空氣相對濕度為60~90%,空氣相對濕度過大很容易發(fā)病,造成減產。
土壤
黃瓜喜濕而不耐澇、喜肥而不耐肥,宜選擇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土壤。一般喜歡pH 5.5~7.2之間的土壤,但以pH值為6.5最好?! ?/p>
黃瓜的栽培技術
露地黃瓜
1、品種選擇 應選擇產量高、抗病能力強、商品性好,適宜春露地栽培的品種?! ?、育苗 苗齡大約35天左右,壯苗標準:子葉完好,有3-5片真葉,節(jié)間較短,葉柄與主蔓的夾角45度,葉色深綠,葉片肥厚,莖粗壯,根系發(fā)達,無病蟲害?! ?/p>
3、施肥做畦 整地、施順時針海藻肥2-4袋配施硫酸鉀復合肥1-2袋。定植前翻耕作畦,畦寬1.2米,高15厘米以上,并地膜覆蓋?! ?/p>
4、定植 (1)定植期的確定 在確保定植后不受凍的前提下盡早定植,承德地區(qū)一般在4月末五月初定植。溫度指標要求:最低夜溫高于5℃,0-10厘米處土壤溫度高于12 ℃。秋露地黃瓜采用直播的方法?! ?/p>
5、定植密度 4000-4500株/畝,大小行定植,小行距40厘米,大行距80厘米,株距25-30厘米,用暗水法定植。
6、田間管理 、(1)插架。定植后及早插架,防風抽苗,插架可采用花架或人字形架,距離根部8-10厘米左右?! 。?)綁蔓。采用“8”字方法綁蔓,防治磨傷莖蔓和莖蔓下垂。每2~3節(jié)綁一次,應在下午進行,上午莖蔓易折斷,綁蔓的松緊度應抑強扶弱,對于生長勢強的植株適當綁得緊一點,并使生長點高矮一致 ?! 。?)、整枝與掐尖。主蔓結瓜的應去掉所有的側枝,側蔓結瓜的在結瓜后留一至兩片葉掐尖,并打掉所有的卷須。當莖超過架頭時要及時掐尖,促進下部瓜的生長,也可以采取扭尖的方法抑制上部生長。 ?。?)、肥水管理。及時澆水與中耕,水量多少及次數(shù)依天氣、生育期而定。緩苗水在植后5~7天澆;坐瓜前控水、中耕、蹲苗;根瓜長10~12厘米時澆催瓜水;結果期澆水每5~7天澆一次。追肥的原則是前輕后重、少量多次,催瓜肥在根瓜坐住后追施,盛瓜肥在根瓜采收后進行。提倡使用順時針海藻肥追肥。
十、山藥的種植與管理?
1、選種 要求種薯色澤鮮艷,頂芽飽滿,塊莖粗壯,瘤稀,根少,無病害,不腐爛,未受凍,重150克左右。用山藥段子播種要求其直徑在3厘米以上,長度為15~20厘米。2、催芽 播種前15~20天,取出層積存放的山藥段子,放在25~28℃的環(huán)境中培沙3~5厘米催芽。催芽時可使用陽畦或小拱棚,陽畦或小拱棚要始終密閉保溫。當山藥幼芽從沙中露出時即可播種。3、播期 播種時期要以終霜后為宜,山東地區(qū)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種。4、播種 先用鋤頭沿標記行開溝,溝深8~10厘米,找到塑料套管再將種薯水平擺放在塑料套管切口的上方,然后澆水,水滲完后,先把濕土覆蓋在種薯上,再覆蓋一層干土,等水浸潤透干土后,再用干土把種植溝覆平。選地整畦 山藥是以地下肉質塊莖器官為產品的一種蔬菜,須根細,因些對土壤理化性能的要求比較嚴格。一般要求土層深厚、透氣性好、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的沙土或沙壤土種植,畦高要求60厘米以上,畦面80厘米。如何種植山藥答案之二:精品山藥種植打洞施足基肥 這是關鍵技術措施之一。畦整好后,選一根長1.5米、直徑2厘米的規(guī)格在畦布邊打洞邊搖鋼盤,打成深1米、直徑10厘米的深洞(使山藥塊有一個寬松的生長環(huán)境,長得又長又直,)結合施入腐熟的有機肥,如優(yōu)質廄肥、人烘尿、雞烘肥及土雜肥等,畝施2000 公斤。適時播種 3月中下旬,選擇晴天或阻天(雨天不宜),將山藥種切成每段5厘米,噴淋新高脂膜500倍液防止病害,保護傷口。每個洞豎放一段,不可倒放(注意肥種隔離,以防爛種),然后覆土5-8厘米。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