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盆景為什么要故意“露跟”“提根”
一、樹木盆景為什么要故意“露跟”“提根”
在大自然當中的那些樹木,因為常年的雨水沖刷,所以就讓靠近地表的根部顯露出來,獨具一種蒼涼、古樸的韻味,而在盆景制作的過程當中,大家也會通過一些手法,來讓盆景的根部顯露出來,這些手法就統(tǒng)稱為“提根”。
露跟即盆景的臉面,一件盆景可以有一個觀賞面,也可以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觀賞面。一般情況下,觀賞面應該作為向陽面,這樣可利用植物的趨光性,使其更符合人們的審美習慣。
盆土中的有機質被吸收干凈后,盆土會呈堿性化,也非常容易出現(xiàn)結板的現(xiàn)象,翻盆換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營養(yǎng)成分,使土壤更加疏松、透氣,有利于樹木生長。
擴展資料
盆景種植的注意事項
1、很多樹種的根系生長過快,樹的根系盤結在盆底,已經(jīng)不能與土壤接觸,有些根系開始逐漸出現(xiàn)老化現(xiàn)象,影響正常的吸收,此時若不進行換盆換土,植株就會出現(xiàn)衰退,影響樹樁長勢。
2、翻盆換土時,還可以結合蟠根進行,將樹樁生長較長的根進行蟠曲整形,使其逐步將根部露出,這個技藝處理在翻盆換土時,也顯得比較重要,也是翻盆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如何讓盆景樹露出根部
如果是已經(jīng)栽種成型并且上盆的盆景,那么只有重新栽種,把盆底墊土,植株栽種的更往上些,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去掉根部附近的土。
如果是沒有上盆的,那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深盆高栽壅土提根法
先將樹樁栽于深盆中,使其主根和側根高出盆面,然后在根部周圍壅土成饅頭形,不使根外露。一年后,用小耙自上而下一層層掏去表土,每掏一層后間隔半年至一年再掏一層,使樹根逐漸露出土面,不致因突然露出土壤而損傷根的柔嫩組織。經(jīng)2-3年后,再結合翻盆,逐年將根向上提,使樹根裸露即成。
2.圓筒沙培提根法
選深40-50厘米的圓筒,在筒的下部填培養(yǎng)土10-20厘米,然后把易發(fā)側根和不定根的樹種樁胚栽人圓筒,再用河沙填滿圓筒,并加強肥水管理,待樁根在筒中生長伸入培養(yǎng)土層后,分3-5次逐漸掏出上面的河沙。每次掏沙間隔半年或一年。待根長好后,即可把樹樁從圓筒中脫出,栽于淺盆,栽時予以適當整修造型,使根裸露于盆面。
3深盆平栽沖水提根法
樹樁深度栽植以根不露出盆面為好,栽后植株根系不斷向深處伸長。養(yǎng)護一段時間后,在每次澆水時,提高水壺,使水沖于根部,逐漸將根部泥土沖掉而使根部露出。再結合翻盆提高根部的栽培位置,使根部裸露部分逐漸增多,使其造型逐步完美,以供觀賞。
三、金枝玉葉制作盆景怎么提根?就下圖如何造型?請行家給點指導和建議,請盡量纖細點不勝感激?。?!
1、美 無處不在,枝長葉疏可以造型成文人樹,不一定枝繁葉茂才是好景!
2、提根方法有一個很簡單實用的,交流一下:將小盤底挖穿,種在大盤上,根據(jù)落根的要求,計算小盤落出的高度,讓其放根,一定時間后,沖去上層土或人工弄掉,梳理根系,OK.
四、怎么修剪,提根?
你好!我舅父就是搞盆景的,三年的高中生活也看了一些他處理盆景的細節(jié),我個人認為這盆景的土不夠松,還有肥料跟不上,所以葉子、莖都沒長多少,還有在施肥后要把現(xiàn)在的葉子拔光,這樣就長出更嫩更壯的葉子了,只有樹枝上了,才可以用鐵絲來固定展枝,方便做造型。希望對你有幫助。
五、怎樣給黃楊提根
首先栽植到較淺的盆子里,注意不要弄散土坨,然后每次澆水故意較多一些,慢慢沖出表面土壤,結合表面松土,這樣,在逐步減少土壤厚度,就可以懸根露爪。此過程一般在兩年以上為好。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