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蝦海水養(yǎng)殖(羅氏蝦養(yǎng)殖水質要求)
1. 羅氏蝦養(yǎng)殖水質要求
方法一
步驟/方式一
養(yǎng)殖羅氏蝦時,需要修建五畝大小且水深約為2米的池塘,因為羅氏蝦有附著塘地生存的習性,其適宜生活的水深為1.5-1.8米左右,并且池塘中要安裝排水設備,因為羅氏蝦喜歡干凈的水質,便于更換清水。
步驟/方式二
羅氏蝦主要吃黃豆、豆餅、麥麩等飼料,和池塘中的水草、水藻、浮游生物等食物,飼養(yǎng)羅氏蝦時,需要每天早晚喂食一次,可以給其投喂菜籽、蛋黃、魚肉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飼料,使羅氏蝦的生長速度加快。
2. 羅氏蝦養(yǎng)殖ph范圍
吃料慢客觀因素有蝦苗成數(shù)低、蝦苗種質差、飼料的適口性及霉變等。除此外,還有以下原因:
1.細菌病與病毒病
有病的蝦吃料肯定慢,這不用多說,這些可以通過病程分析,病理變化等得出結論,或者實驗室檢測,如細菌分離培養(yǎng),病毒檢測,然后根據(jù)輕重緩急給出適宜的用藥方案,建議養(yǎng)殖朋友多詢問業(yè)務員等有經驗的人多分析,避免盲目用藥。腸炎、白便都屬于細菌病,當然白便不一定是細菌病,也可能是肝臟受損,如得過氣泡病、肝臟中毒等都可以引起白便。
2.寄生蟲病
蝦的寄生蟲主要有三種:纖毛蟲、孢子蟲、甲殼類原蟲。纖毛蟲與甲殼類原蟲都是寄生在蝦的體表、附肢及鰓上。
孢子蟲主要是寄生在蝦的肌肉里,肉眼看,蝦的后半身肌肉一直都是發(fā)白的(短暫發(fā)白是不能診斷),這寄生蟲很少見,也很難根治。
3.缺氧
缺氧一般在中后期較容易出現(xiàn),早期剛放苗時,養(yǎng)殖戶沒注意開增氧機也會出現(xiàn)缺氧浮頭的現(xiàn)象。一般缺氧后蝦軟殼,殼脫后硬不了。輕度缺氧是步足關節(jié)處及眼睛發(fā)紅。
4.水變
水變包括物理指標(溫度、光照),化學指標(pH、亞硝酸鹽、氨氮、藻毒素、溶解氧等),生物指標(浮游動物變化、浮游植物變化),這些因素的突然變化都會造成蝦應激從而影響蝦吃料。
5.肝臟問題
肝臟是蝦的最主要的器官,集解毒、消化、儲存營養(yǎng)、代謝于一體的器官,只要稍微有病變損傷,蝦的吃料情況就會慢下來,建議養(yǎng)殖朋友在養(yǎng)殖過程中,從上料臺到60天之間都要間隔的進行護肝,有助消化護肝,助發(fā)育護肝、助解毒護肝,所以選擇護肝藥時要多種都用上。
3. 羅氏蝦養(yǎng)殖水質要求標準
1、池塘處理:水深1.5-1.8m左右,放養(yǎng)前使用生石灰進行消毒,并用牛糞培養(yǎng)肥水。
2、放養(yǎng):在水溫高于22℃以上時進行放養(yǎng),放養(yǎng)密度為2-3萬尾/畝。
3、飼養(yǎng):一天的投餌量為總體重的5-8%,期間隨著蝦體型的增大,逐漸增加投餌量
1、羅氏蝦養(yǎng)殖條件
(1)地理位置:選擇在地勢平坦,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水質干凈的地塊進行養(yǎng)殖。
(2)土質:池塘的土壤以壤土、黏土為宜,這樣可以保證池塘的保水性能優(yōu)越,并且水體中的營養(yǎng)鹽類不易流失。
(3)水源:一般以沒有受到污染的河水或者湖水為宜。
(4)水體環(huán)境:水體氧氣溶解量在3-5mg/L以上,ph控制在7-8.5之間,總硬度不得超過100mg/L,鹽度不得超過12%,水溫以25-30℃為宜。
(5)池塘規(guī)格:池塘建成長方形為宜(長寬比為4-6:1),養(yǎng)殖面積控制在3-5畝之間,水深1.5-1.8m左右。
(6)食臺:在水面下40-80cm處修建一個進食臺(寬2m以上)。
(7)其他設施:配備好增氧機、水泵等器具,同時在附近修建一個倉庫,用于存放飼料,網具。
4. 羅氏蝦淡水養(yǎng)殖水質標準
羅氏蝦是一種生長速度快、食譜廣、營養(yǎng)豐富的經濟蝦類,適合在水源充足、水質良好的地方建立池塘進行養(yǎng)殖。 養(yǎng)殖過程中可飼喂植物性飼料和動物飼料,投喂量以羅氏蝦能在1個小時吃完為宜。 池塘要求平坦、保水性好、周圍坡度大,并應修建好防逃逸設施。 在投放蝦苗前需要對池塘進行消毒處理,可以向池塘底部鋪上生石灰水或漂白粉等藥物進行清潔消毒。
羅氏蝦喜歡干凈的水質,水體氧氣溶解量在3-5mg/l以上,ph控制在7-8.5之間,總硬度不得超過300mg/l。
5. 羅氏蝦養(yǎng)殖水質要求多少
池塘準備
首先我們要根據(jù)養(yǎng)殖數(shù)量控制好池塘的養(yǎng)殖面積,水位保持在1米5左右,水源要保持干凈衛(wèi)生,有著良好的排出水系統(tǒng)。在養(yǎng)殖周期結束之后,將池水排干,然后將底層的淤泥清除干凈。在蝦種放養(yǎng)前半個月的時候,對池塘進行消毒,然后在放養(yǎng)前一星期的時候,做好過濾工作注水進池。最后在池塘周圍要配備好增氧機、抽水機等各種養(yǎng)殖設備,再在蝦池分出一小塊的暫養(yǎng)池。
羅氏沼蝦 養(yǎng)殖條件 管理要點
2、溫度控制
羅氏沼蝦原本是屬于一種熱帶的蝦類,所以在養(yǎng)殖的時候對溫度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在養(yǎng)殖時,水溫要控制好25度左右,是羅氏沼蝦的最適生長溫度。水溫絕不可低于16度,低于16度的話,羅氏沼蝦行動明顯受阻,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死亡。因此在我國北方地區(qū)是無法養(yǎng)殖羅氏沼蝦的,而且因為我國的溫度變化。所以在我國的適宜養(yǎng)殖時間也只有大約5個月左右。
羅氏沼蝦 養(yǎng)殖條件 管理要點
3、池塘環(huán)境
羅氏沼蝦是一種底層活動的蝦類,在白天的時候喜歡在水草從里休息棲息,晚上出來覓食。羅氏沼蝦的捕食方法主要以一對鉗足捕捉。羅氏沼蝦的游泳能力不是很強,并且它的生長習性會隨著它的生長階段進行改變。例如在幼蝦期間的時候,適宜生活在稍咸的鹽水中,如果沒有一點咸度的話,很快就會導致死亡。最后就是要在池塘內種植適量的水草與浮游植物,為沼蝦提供良好的棲息場所,防止太陽直射。
羅氏沼蝦 養(yǎng)殖條件 管理要點
4、水質
水質對羅氏沼蝦的生長是非常重要的,在養(yǎng)殖羅氏沼蝦過程中,我們每天都要觀察的就是水質。水質差的話,對羅氏沼蝦會造成致命的打擊。因此我們一定控制好水質,當發(fā)現(xiàn)水體透明度過少過多的時候,都要及時作出對應的措施。池水的透明度應控制在25-40厘米左右,超出這個范圍的話都不太適宜。水體中的肥力、溶氧量等都是需要我們著重注意的。
6. 羅氏蝦養(yǎng)殖的溫度和鹽度
是淡水,但是前提是要慢慢的轉化成淡水飼養(yǎng)。
羅氏沼蝦是淡水蝦,在前期苗種繁殖時,鹽度是10~12,然后是淡化過程,一般3~4天淡化到鹽度為3(有些淡化廠是淡化到0),苗種進池前可以把水體鹽度調到0~3。在整個養(yǎng)殖過程中是不需要鹽度的,直接加淡水就可以。
7. 羅氏蝦養(yǎng)殖水溫多少
羅氏蝦在低于5度的環(huán)境中會凍死,其生長適溫在10-30度之間,也能夠生活在5-35度之間的極限溫度下,此外冬季養(yǎng)護羅氏蝦時,需要做好控溫工作,可以把水溫維持在10-20度之間,并定期換水,保證水質潔凈,注意每天喂一次營養(yǎng)均衡的餌料。
8. 羅氏蝦適宜生存水溫
1.
掌握釣蝦時機。羅氏蝦在25—30度的時候最為活躍,水溫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羅氏蝦的進食。傍晚和清晨水溫最為適宜。
2.
選擇適合的魚鉤。羅氏蝦皮厚且光滑,要用比較大、比較犀利的釣鉤。
3.
選擇適合的魚餌。最好選擇蚯蚓或有腥味的餌料,要經得起浸泡。餌料一定要小。
4.
用普通釣竿即可。
釣羅氏蝦時要掌握好釣蝦的時機,即水溫要溫和,要選擇正確的魚鉤,最好是大而鋒利的蝦鉤,餌料要用腥味的,不容易掉的,掛餌料時,餌料要綠豆般大小比較合適。
9. 羅氏蝦養(yǎng)殖水深
1、選擇品種
羅氏蝦原產地是泰國和緬甸,兩地所產的蝦不一樣,緬甸產地的頭胸較小,足節(jié)長,但是雌性個頭比泰國產的大,產卵多,就是活動捕食能力也強一些。所以生產養(yǎng)殖可以選擇緬甸出產的種蝦。
2、養(yǎng)殖水池
建設養(yǎng)殖的池塘,修建在水源充足、的地方,修建面積在5畝以內,容易管理,可以根據(jù)自己能力決定。修建長方形的池塘,修筑的池壁池底不能滲透。一般新的池塘要用石灰消毒,消毒主要是為了殺菌,殺蟲、殺死一些原來生出長多羅氏蝦有危害的水生動物。一些比較兇殘的魚類之類的都要消滅。要潑灑全池,浸泡幾天,再清洗干凈養(yǎng)殖。
3、放養(yǎng)
前一周要施肥,培肥水質,水深40厘米左右,施牛糞最好,大概一畝池塘施800斤左右。放養(yǎng)前試應水溫,放幾只下去,一天以后沒問題就可以都放養(yǎng)。蝦苗必須在放養(yǎng)前用漂白粉浸泡消毒10分鐘左右再放養(yǎng)。放養(yǎng)健康,大小一致蝦苗,有利于蝦的均衡生長。一畝大約放苗3厘米大小的蝦8000尾。不要太擁擠。
4、喂食
羅氏蝦主要食物是植物飼料飼料麥麩、黃豆、豆餅、之類的,還有水底下的水草、水藻、浮萍。動物飼料是蛋黃、昆蟲、水生動物。常見喂食人工配方制作的顆粒飼料,營養(yǎng)成分比較全面。要想生長的好,要多喂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早晚各位一次,主要喂食時間是午夜,這時候符合蝦的取食時間,可以多投喂一些。投喂量就是一個小時能吃完的樣子。
5、管理
水質要保持,定時更換水,水的顏色太深可能有問題需要改善,注意水的酸堿性調節(jié)。水位根據(jù)蝦的生長逐漸增加,夏末秋初要加最深。進出水口都要有網覆蓋過濾。增氧機必備,時常水中增氧。夏季增氧換水都比較勤才行。
10. 羅氏蝦養(yǎng)殖的水質要求
羅氏蝦,
羅氏蝦對水質的要求較高,因而要加強水質的調節(jié)、控制。蝦苗入池后1個月保持水位在40~60厘米,以后逐漸加深水位,8~9月加至最深。注水時要用尼龍篩絹網袋嚴格過濾,嚴防敵害生物入池。
在夏季,可每周換水2次,每次換去15~20厘米,并要安增氧機調節(jié)水質,一般池水呈淡綠、油綠為佳,發(fā)現(xiàn)水質不適,及時大量換水。生長季節(jié)水的透明度在25~35厘米即可。并要注意及時清除污物,嚴防污水、農藥水入池。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