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番茄種植管理技術(shù)? 露天番茄種植管理技術(shù)?
一、小番茄種植管理技術(shù)?
種植西紅柿前先整地并施足底肥,再選用壯苗進行定植,成活后科學(xué)澆水施肥,結(jié)果期時做好保果措施,并防治好病蟲害。
一.耕地施肥:
在4—5月份定植西紅柿的地塊,需在上年霜降前深翻25—30厘米,經(jīng)冬凍冬曬土壤風化,病蟲害減少。前茬作物是早春蔬芽的:(菠菜.油菜.蔥等)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清除殘體舊膜。定植前7-10天復(fù)耕施肥,復(fù)耕時畝施綠亨豆粕有機肥300斤,過磷酸鈣200斤尿素50斤,硫酸鉀80斤做底肥。以上肥料(綠亨豆粕有機肥150斤,過磷酸鈣50斤,尿素20斤,硫酸鉀30斤)施于定植溝內(nèi),與土混勻,5-7天后定植。西紅柿起壟定植。
二.選種育苗或買苗:
選擇適合當?shù)乜共《镜钠贩N。育苗前曬種3-5天用磷酸三鈉,高錳酸鉀,或氯溴異氰尿酸浸種,清水洗后崔芽播種或直播。苗床土可用10%豆粕有機肥與土混勻(約10厘米厚)澆透水后,待水滲下可播種。抪后(用90%惡霉靈5克兌土30斤)蓋藥土以不露種為宜,而后再蓋育苗土0.8—1厘米厚,蓋地膜架拱棚保溫,出苗前保持5厘米地溫、棚溫28-32度,以利出苗,一般4天去地膜(頂土前)7天左右齊苗。齊苗后拱棚溫度白天25-28度,夜溫15-18度注意揭蓋草苫,注意通風透光。防高腳苗、閃苗加強苗期管理,培育壯苗注意病蟲害防治。7-10天用藥一次,定植前苗床澆一次藥水。待苗長至5葉一心或7葉一心時均可定植。
三.定植后管理:
買來苗或個人育苗,定植時以土坨或育苗基質(zhì)上埋土2-3厘米為宜。定植后澆一次透水,使根系和土壤穩(wěn)和好。待表土不干不濕時劃鋤松土。7-10天劃一次如特殊干旱7-10天后再澆水劃鋤。定植后2-3天噴天寶+硅豐環(huán)葉面肥一次,防莖基腐病和立枯病。定植后15-20天開始長杈,及時去掉根杈和枝杈,植株長至30厘米以上及時扎架或吊蔓
二、露天番茄種植管理技術(shù)?
1、時間:露地番茄適宜在每年春季的4-5月份播種。
2、浸種:將番茄種子放入磷酸三鈉溶液浸泡20分鐘,為其消毒滅菌。
3、種植:往土壤中施加腐熟的有機肥,再將番茄種子撒在土壤上。
4、施肥:番茄生長旺季,要向其噴灑磷酸二氫鉀。
三、小番茄種植方法和管理技術(shù)?
1.
種植小番茄前,要提前準備苗床,在苗床底層施足農(nóng)家肥,上層鋪一層營養(yǎng)土,然后在營養(yǎng)土中拌勻5公斤的過磷酸鈣,并為其噴灑多菌靈以殺菌。
2.
將小番茄種子放在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10分鐘,撈出用清水沖洗干凈后,再用溫水浸泡6小時左右,然后將其置于濕紗布中做催芽處理,保持溫度。
3.
當小番茄種子露出芽白后就可以播種,播種時將種子均勻撒在苗床上,然后為其覆蓋一層1厘米厚的細土,并澆足水分,保持土壤潮濕。
4.
當小番茄長出2-3片真葉時,要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幼苗進行移栽,移栽時間以晴天的傍晚為宜,移栽后要澆足定根水,并堅持每隔7-10天為其噴施1次液肥,連續(xù)噴2-3次。
四、水果番茄種植方法和管理技術(shù)?
1、種植時間
西紅柿種植技術(shù)與管理
種植西紅柿要在每年的春秋季節(jié)進行,而且南北方氣候不同,栽種時間有所差異,北方地區(qū)可以在每年的五月份開始育苗,而南方地區(qū)可以在四月份前后播種,如果是大棚栽種,則可以一年四季種植。
2、種植方法
種植西紅柿?xí)r,要選擇籽粒圓潤的種子,放在陽光下晾曬一天的時間,起到滅菌消毒的作用,然后將種子均勻的播撒在松軟的土壤中,澆灌水分后覆蓋薄土,再利用竹條和塑料膜搭架拱形棚,等待幼苗長出后移栽。
3、田間管理
幼苗期養(yǎng)殖西紅柿?xí)r,可以為其施加磷肥,促使花朵發(fā)育開放,而株苗處于長葉階段時,要向枝葉噴灑磷酸二氫鉀、尿素等葉面肥,促進莖葉的生長,并且養(yǎng)殖期間要定期對西紅柿打杈摘尖,避免植株徒長。
五、盆栽番茄的種植與管理技術(shù)?
1、配制盆土:準備稍微大些、深些的容器,還要配制通透性好、松軟度高的土壤。
2、準備小苗:可自己播種培育西紅柿苗,也可直接購買,要選生長健壯,根系完整的小苗。
3、種植方法:在盆土表面挖穴,然后將西紅柿苗栽種入土,壓實土壤,澆透水就行。
4、管理技術(shù):西紅柿生長期間及時追肥、澆水,并提供光照足的環(huán)境。
六、番茄種植技術(shù)與管理法?
1、種植時間
種植西紅柿要在每年的春秋季節(jié)進行,而且南北方氣候不同,栽種時間有所差異,北方地區(qū)可以在每年的五月份開始育苗,而南方地區(qū)可以在四月份前后播種,如果是大棚栽種,則可以一年四季種植。
2、種植方法
種植西紅柿?xí)r,要選擇籽粒圓潤的種子,放在陽光下晾曬一天的時間,起到滅菌消毒的作用,然后將種子均勻的播撒在松軟的土壤中,澆灌水分后覆蓋薄土,再利用竹條和塑料膜搭架拱形棚,等待幼苗長出后移栽。
3、田間管理
幼苗期養(yǎng)殖西紅柿?xí)r,可以為其施加磷肥,促使花朵發(fā)育開放,而株苗處于長葉階段時,要向枝葉噴灑磷酸二氫鉀、尿素等葉面肥,促進莖葉的生長,并且養(yǎng)殖期間要定期對西紅柿打杈摘尖,避免植株徒長。
七、番茄種植技術(shù)?
番茄種植的整地技術(shù)
種植番茄的田地應(yīng)進行秋翻曬土,耕深30厘米左右。曬土可以改善土壤結(jié)構(gòu),提高保水能力,減少土壤中的病蟲,為根系的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深耕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過狀況,促進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有利于土壤養(yǎng)分的分解。即使在茬口安排頻繁,對曬土有困難的情況下,也應(yīng)在前茬用物收獲后及進深耕,盡可能地爭取較長時間曬土。
2.番茄種植做畦(壟)技術(shù)
番茄定植畦有高畦、平畦、溝畦和壟畦4種。本地多采用深溝高畦種植。一般畦寬(連溝)1.3-1.7米,其中溝寬為0.3-0.5米。畦(壟)向,以南并向為好,植株接受光照較為均勻。
八、番茄的種植技術(shù)及管理方法?
1、土壤要求
西紅柿對土壤沒有特別高的要求,有一定的肥沃性,可以是保持濕潤性,疏松點既可以。西紅柿是喜濕的蔬果,不耐澇,雨水較多的季節(jié)要注意排水,因此種植田要修建排水渠。
2、種子處理
西紅柿種子用清水浸泡1-2個小時,然后在把種子放在20-60攝氏度的溫水中,不斷的攪拌。保持種子在溫水中15分鐘左右。然后再繼續(xù)浸泡5個小時左右就可以播種了,大部分的種子露白后即可進行播種育苗。。另外為了預(yù)防西紅柿種苗期的病蟲害,可以將種子用10倍的磷酸三鈉浸種或1000倍的高錳酸鉀浸種15-20分鐘左右。
3、播種管理
種子處理好以后就可以播種,播種后3-4天左右就可以出芽,幼苗長出2-3片真葉就可以定植,定植施足基肥,以農(nóng)家肥為主,可以每畝施3000-4000公斤腐熟農(nóng)家肥+30-40公斤過磷酸鈣,或者是鈣鎂磷肥+15-20公斤硫酸鉀肥用量使用。在西紅柿移栽定植時澆足定植水、緩苗水的基礎(chǔ)上,只要苗勢正常、土壤不旱,到苗株顯蕾開花前就應(yīng)當盡量少澆水、少施肥,以防幼苗旺長影響開花坐果
九、黑鵝肝番茄種植技術(shù)及管理?
黑西紅柿種子是從國外引進的無限型的雜交一代優(yōu)良種子,具有口感佳,著色優(yōu)良,糖度高,收獲整齊度好,抗病性強等優(yōu)點。單果重20克左右,球型、紫黑色。生產(chǎn)果實的適宜平均溫度在19~30℃之間,對于土壤的適應(yīng)性很廣泛,一般耕地都可以栽培,但在低濕排水不良的粘重土壤中栽種有生育不良的現(xiàn)象發(fā)生,而且易發(fā)生土壤傳染性的病害,尤其在雨季更應(yīng)避用,最好采用保護地栽培。
黑西紅柿種植技術(shù)要點:
(1)育苗:當定植期確定后,提前60~70天播種育苗。播種前要求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黑番茄種皮較薄,熱力消毒易燙傷種子,應(yīng)以藥劑消毒為主。播種時不宜過密,以每平方米播種25~35g種子為宜,每公頃需種量300~450g。
黑番茄耐移植,但由于花芽分化的連續(xù)性,在育苗過程中不宜多次分苗,提倡一次分苗和早分苗,最晚在2~3片真葉花芽開始分化前分完,以塑料營養(yǎng)缽或紙筒等容器分苗為好。黑番茄分苗后要適當?shù)靥岣邭鉁睾偷販?~3℃,促進緩苗。緩苗后秧苗生長逐漸加快,為防止徒長,苗床溫度應(yīng)比緩苗期降低2~3℃,但夜間氣溫不能低于10℃。水分以保持床土表干下濕為宜,秧苗心葉淡綠色標志水分正常。
定植前應(yīng)進行秧苗鍛煉,逐漸降低苗床溫度,特別是夜溫。在秧苗鍛煉過程中,不要過分控制水分,以保持晴天中午秧苗不明顯萎焉為宜,否則,秧苗易老化。
(2)整地與施基肥:選擇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栽培黑番茄。為促進黑番茄根系向縱深發(fā)展,必須深耕,冬季休閑的地塊,可在上凍前深耕25~30cm,翻后不耙,以利土壤風化。深耕應(yīng)結(jié)合增施基肥,一般667平方米施有機肥5000~7500kg。在施基肥的同時,最好將過磷酸鈣與有機肥混合施用,每667m施過磷酸鈣30~40kg。黑番茄可采用平畦或高畦栽培。北方比較干旱的地區(qū)或高度密植的早熟栽培以平畦為宜,一般畦寬1.2~1.5m、畦長8~10m。南方及水源充足的水澆地或低洼易澇地應(yīng)采用高畦栽培。
(3)定植及密度:春黑番茄露地定植時期,應(yīng)根據(jù)當?shù)貧夂驐l件而定。一般應(yīng)在晚霜過后,日平均氣溫達15℃以上,地溫穩(wěn)定在10℃以上時定植。春黑番茄的栽植密度取決于品種、整枝方式、生長期長短等多方面因素,早熟品種密植栽培的適宜密度為每667平方米栽植2800~3000株,中、晚熟品種栽培的適宜密度為每667平方米栽植2000~2500株。
1、黑番茄晚疫?。簢婌F施藥,可選用40%疫霉靈可濕性粉劑250倍液、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霜脲錳鋅(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2、黑番茄灰霉?。簢婌F可選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60%防霉寶超微粉劑600倍液;45%噻菌靈懸浮劑4000倍液;2%武夷霉素水劑150倍液;50%農(nóng)利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
3、黑番茄病毒?。涸诜逊置?、定植、綁蔓、打杈前先噴1%肥皂水加0.2%~0.4%的磷酸二氫鉀或1:20~40的豆?jié){或豆奶粉,預(yù)防接觸傳染。在定植前后各噴1次NS-83增抗劑100倍液,能增強番茄耐病性,又可提高產(chǎn)量。同時還可用20%的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
4、番茄生理性病害:幼苗定植不要過密和生長不要過于繁茂,冬春茬栽培苗齡不小于60天。適量施用化肥,氮、磷、鉀肥配合適當,避免偏施氮肥,尤其注意不要過量施用氨態(tài)氮肥。增施鉀肥,多施用腐熟有機肥,改善土壤物理性狀,增強土壤保水、排水能力和通透性。適當灌水,一次不要灌水過多,保持土壤適宜濕度。雨后注意排水。果實坐果后,15~20天噴施磷酸二氫鉀等復(fù)合微肥,連施2~3次。
十、茶葉的種植管理技術(shù)有哪些?
茶葉是現(xiàn)在每家每戶的必備飲品,是招待客人的必須品,并且中國的茶道文化歷史悠久。尤其是喜歡喝茶的人們,圍著茶桌談經(jīng)論道。茶水是很好的調(diào)理身體疾病的飲品,可以清楚腸道的垃圾,在養(yǎng)生的方面,有著很好的效果,現(xiàn)在就來學(xué)習(xí)茶葉的種植技術(shù)。
一、茶樹種植
1.茶園選擇
若是荒山、荒坡,只要成片地生長有鐵芒箕、映山紅、油茶、松樹、楊梅等植物的一般呈酸性,可以種茶;
茶樹是深根作物,其根系發(fā)達,根系的垂直深度可達1米以上,其中吸收根主要分布在0-50厘米土層;因此深厚的土層是創(chuàng)造茶樹根深葉茂的先決條件。一般要求茶園土壤土層深度至少在60㎝以上,并且底土無硬盤層。
一般選擇海拔高度1200米以下,最高不能超過1600米。坡度最好選在25℃以下的坡地及丘陵地區(qū),高山陡坡也不要超過30℃。
2.移栽定植規(guī)格
(1)定植規(guī)格:雙行雙株,大行距150cm,小行距0.33cm,窩距35cm,即150㎝×33㎝×35㎝。每畝植苗4000株左右 。
(2)移栽要領(lǐng): 移栽時,茶苗根部先打新鮮黃泥漿,放入茶苗并讓根系鋪開,回填深層土壤覆蓋,用腳踩緊土壤。
分層填土踩緊2至3次,蓋土深度一定要達到13~17厘米,確保栽深栽緊。移栽后進行第一次定型修剪,中小葉品種留5~7片葉,大葉品種留3~5片葉,保證修剪后茶苗露土部分最高超過15厘米。注意四不栽“地不平不栽,土不碎不栽,土不潮濕不栽,病弱苗不栽,晴天烈日不栽”。
二、幼苗期管理
(1)抗旱、防凍保苗:茶苗移栽后,要保持茶園土壤濕潤。一周內(nèi)無雨,要及時澆水抗旱保苗。此外,培土壅根、茶園灌水等對預(yù)防凍害,也有很好效果。
(2)茶園行間鋪草覆蓋:防止水土流失、 抑制雜草生長、穩(wěn)定土壤的水熱變化、增加有機質(zhì),提高土壤肥力。
(3)補苗: 新建茶園,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缺窩斷行現(xiàn)象,必須抓緊時間在建園1-2年內(nèi)將缺苗補齊,否則難以補上。最好采用同齡茶苗補,補植后要澆透水。
(4)勤除雜草: 茶苗移栽后要及時除草,用手拔除茶苗附近雜草。
三、定型修剪
第一次定型修剪:
當移栽茶苗高達30cm以上,莖粗3mm以上時,在離地面15-20cm處留1-2個較強分枝,剪去頂端新梢。
第二次定型修剪:
在上次修剪后一年進行。用整枝剪在第一次定型修剪的剪口上提高15-20cm,剪后茶樹高度為30-40cm。修剪時注意剪去內(nèi)側(cè)芽,保留外側(cè)芽,以促使茶樹向外分枝伸展。
第三次定型修剪
在第二次定型修剪一年后進行,若茶苗生長勢旺盛也可提前。用籬剪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0-15cm,即離地面40-55cm處水平剪除上部枝梢,促進骨干枝正常生長。
四、投產(chǎn)茶樹修剪
(1)輕修剪
輕修剪目的:刺激茶芽萌發(fā),解除頂芽對側(cè)芽的抑制,使樹冠整齊、平整,調(diào)節(jié)生產(chǎn)枝數(shù)量和粗壯度,便于采摘、管理。
修剪時間:秋茶停采后的11月上旬-11中旬進行
修剪方法:茶季結(jié)束后剪去3-5cm樹冠,修剪宜輕不宜重,否則會推遲春茶開采期,造成春茶減產(chǎn)。
(2)深修剪
每隔4-5年一次,剪去樹冠10-15cm枝葉,留高80-90cm,可在春末夏初成或年底(3月、11月)
修剪的枝葉有機質(zhì)含量很高,養(yǎng)分含量豐富,是茶園很好的有機肥源;每年修剪的枝葉應(yīng)設(shè)法歸還土壤,可直接作肥料深翻入土壤,也可直接鋪于土壤表面。
(3)重修剪:對象是未老先衰的茶樹和一些樹冠雖然衰老,但骨干枝及有效分枝仍有較強的生育能力、樹冠上有一定綠葉層的茶樹 。
常用的深度是剪去樹高的1/2或略多一些,留下離地面高度30~45cm的主要骨干枝 。
(4)臺刈:茶樹必須是樹勢十分衰老,采用重修剪方法已不能恢復(fù)樹勢,即使增強肥培管理產(chǎn)量仍然不高,茶樹內(nèi)部都是粗老枝干,枯枝率高,起骨架作用的莖稈上地衣苔蘚多,芽葉稀少,枝干灰褐色,不臺刈不足以改變樹勢的茶樹。一般采取離地面5~10cm處剪去全部地上部分枝干。
臺刈要求切口平滑、傾斜、不撕裂莖稈,必須選用鋒利的彎刀斜劈或手鋸鋸割,也可選用圓盤式割灌機切割。盡量避免樹樁被撕裂,以防止切口感染病蟲,而且破裂部分會有較多雨水滯留,影響潛伏芽的萌發(fā)。
五、施肥
追肥:
1.定植當年9月,畝施茶葉專用肥5kg。
2.第二年畝施茶葉專用肥15kg,即3月、6月、9月分3次施。
3.第三年畝施茶葉專用肥25kg,即3月、6月、9月分3次施。
4.第四年畝施茶葉專用肥30kg,即3月、6月、9月分3次施。
5.投產(chǎn)后,每年每畝施不少于40kg茶葉專用肥。
追肥施肥要結(jié)合中耕除草進行,開溝離樹體20公分,溝深不低于5-10cm,施后蓋土。
基肥:每年11月中旬結(jié)合冬季深耕把雜草、枯枝、表土等雜物與有機肥1000kg,同時配施茶葉專用肥,開溝深施,溝深寬不低于25cm,施后蓋嚴。
六、采摘
幼齡樹:當三次定型剪后,樹高70cm以上時,新梢長
一芽五、六葉以上時,實行采高養(yǎng)低、采中養(yǎng)邊,摘去頂端一芽一二葉,留3-4葉,著重養(yǎng)蓬。
成齡樹:采高留低,采主枝留側(cè)枝,采中間留兩邊,以采為主,采養(yǎng)結(jié)合。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