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園林景觀設計的植物該如何分配?
選擇的植物種類要與種植地點的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相適應,否則植物不能存活或生長不良,也就不能達到造景的要求。例如北方地區(qū)想要營造熱帶風情的景觀,露天栽培棕櫚,還沒等景觀完成,樹就凍死了。
設計的栽培植物群落要符合自然植物群落的發(fā)展規(guī)律,否則就難以成長發(fā)育達到預期的藝術效果。例如想要營造福祿考花海,但是播種或幼苗種植太稀疏,看起來泥土裸露太多就達不到效果。
合理配置植物景觀是實現(xiàn)園林生態(tài)功能的重要基礎,因此,在設計時應掌握如下原則:
1、發(fā)揮園林植物綜合作用在進行園林植物配置時,根據(jù)城市性質或綠地類型明確樹木要發(fā)揮的主要功能。
例如污染嚴重的城市的綠地種植的花木除了美觀之外,還要具有較強的抗污染,吸附有毒氣體的能力。
又例如打造“櫻花谷”的目的就是為了吸引游客,為了延長觀賞期就要選擇不同品種的櫻花分區(qū)種植。
2、處理好種間關系掌握各種樹木的生態(tài)習性,選擇不同類型的植物品種。
園林植物生長的好壞與后期管理固然重要,栽植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預測,樹種之間的搭配卻直接關系到樹木的成活與否。
例如,在公園大樹下,可選擇適應半蔭環(huán)境的蔓長春等作地面覆蓋。
3、植物造景的藝術性原則園林綠化不同于植樹造林,保持各自的園林特色的同時,更要兼顧到每個植物材料的形態(tài)、色彩、風韻、芳香等要素,考慮到內容與形式的統(tǒng)一。
例如日式園林中經(jīng)常采用苔蘚、紅楓等材料,松樹修剪成球形
4、處理整體與局部,近期與遠期的關系在園林綠化中,整體與局部的協(xié)調統(tǒng)一尤為重要。不同植物材料,或觀花,觀果,觀干,要根據(jù)項目設計主題進行挑選,搭配,同時還要與周邊其他設施、小品、建筑形成良好的組合關系。
此外,植物生長發(fā)育需要一段時間,欲充分發(fā)揮樹木配置后所形成的藝術效果,除應考慮整體美學構圖的原則外,必須充分了解植物材料生長規(guī)律,速生樹種與慢生樹種相互配置,喬灌草相結合,增強景觀的快速形成和植物群落的演替更新。
例如歐式園林中十分常見的綠籬雕塑,往往采用的都是一些生長緩慢、耐修剪的樹種,例如黃楊、紫杉等。所以一個成型的雕塑往往會耗費幾年甚至十幾年、幾十年,這個維護的成本也很高,所以很多綠化造景都直接購買成品雕塑了。
庭院園林景觀設計的植物該如何分配?接下來由美極園林設計師告訴你:
庭院景觀設計技巧一:葉型對比 色彩互補
花園的顏色直接影響人們對它的第一印象。每一種顏色自有它特別的語言。色彩的選擇完全取決于主人的偏愛。
如果主人希望花園是柔和的效果,那么選擇色彩相鄰的花草會達到這一效果。如果希望是熱烈的,那么選擇明亮有朝氣的黃色或橙色就好。主人應該先決定自己期望擁有的庭院形象,然后再根據(jù)喜好和色輪來選擇適合的花色。
在設計此種植物組合時,少量出現(xiàn)的黃色和紫色的觀花植物可以使整個組合在達到較好協(xié)調性的同時,也能突出組合中其他植物元素的特色。不論紫色和黃色的深淺度,或是選擇其他顏色進行搭配。
庭院景觀設計技巧二:顏色相同 外形不同
將兩種或者更多種顏色相同的觀花植物栽種在一起時,要通過株型和葉形上的差異來確保組合的景觀效果。將淺粉色的金花菊與福祿考栽種一起,營造較強烈的粉色浪漫氛圍。
當然,金花菊與福祿考花朵的形狀還是有較大的差別——金花菊一個花梗上盛開一朵成串的粉色小花——這一差別成為該組合的一個亮點。
由多種不同質感植物組成重復的點與線產(chǎn)生的表面特質——形成了植物配置的綜合質感。
細質地的植栽在營造自然風格中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們帶有調合和柔化的效果:比如窈窕的虞美人、稀疏的觀賞草等。粗質感的植物可以強烈突出主題,比如北京街頭常見的劍麻、碩大的灌木狀繡球等。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過多細質感植物容易喪失主題,過多粗質感植物則容易顯得粗。細碎的花朵看起來浪漫柔軟,它們是花園的蕾絲。
庭院景觀設計技巧三:葉型差別較大的綠植
觀葉植物經(jīng)過巧妙搭配組合能給予觀者寧靜舒適的感覺。在處理這種組合時綠色深淺程度的細微差別,可作為安排植物位置的一個標準。
深綠色的大戟屬植物成為淺綠且發(fā)白色的蕨類植物的陪襯,同時也將顏色介于兩者之間或深或淺的八仙花屬植物的葉片突出出來。
此外,葉形、葉片大小、紋落圖案的差別也是安排此類組合的重要依據(jù)。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