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冬青的栽培技術
鐵冬青的栽培技術
鐵冬青一般采用種子繁殖,12月從樹上采下果實,取出種子,用濕沙低溫貯藏一年,播種量約為2~3千克/畝。由于鐵冬青種子很小,播種時必須將種子與草木灰或細土混合均勻,才能將種子均勻播到苗圃中。鐵冬青出苗比較整齊,發(fā)芽率也比較高。
待發(fā)芽的芽苗長至1.5厘米,并出現(xiàn)真葉時進行芽苗移植。容器袋規(guī)格為口徑10厘米,高10厘米,大地移栽株行距一般為12厘米×12厘米,秋季移植成活率則比較低。幼苗移植后怕高溫日灼和干旱,要及時搭設蔭棚遮陰,用遮光度75%的遮陽網(wǎng)覆蓋保濕。根據(jù)鐵冬青幼苗生長特性,分別在峰值期、速生期、生長后期進行根外追肥。
據(jù)觀測,在-5℃到-6℃情況下,1年生苗頂梢受凍害基本沒有。但還是要注意冬季防寒。首先秋后增施鉀肥,保證苗木木質化,其次,適當減少遮陰時間,9月上旬開始逐步揭除遮陽網(wǎng),增加光照,增強苗木抗性。采用上述技術,1年生播種苗均能安全越冬。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于感冒,扁桃體炎,咽喉腫痛,急性胃腸炎,風濕骨痛;外用治跌打損傷,癰癤瘡瘍,外傷出血,燒燙傷。
①《嶺南采藥錄》:清熱毒。
②《南寧市藥物志》:清涼解毒。治痧癥,內熱。熬膏可涂熱瘡。
③江西《草藥手冊》:清熱利濕,消腫止痛。治感冒發(fā)熱,扁桃體炎,咽喉腫痛,急性腸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跌打損傷,風濕病。
附方
①治癍痧、絞腸痧:救必應二兩,山豆根一兩,龍牙草二兩,路邊菊三兩。水煎服。(廣西)
②治外感風熱頭痛:救必應一兩,水煎,日服三次。
③治喉痛:干救必應三錢,水煎作茶飲。
④治跌打腫痛:救必應樹皮二錢研粉,白糖一兩,開水沖服。
⑤治湯火傷:干救必應研粉,用冷開水調成糊狀,日涂五至六次。(②方以下出《廣西中草藥》)
⑥治一般胃癌:鐵冬青三錢,雞蛋殼五錢,緋紅南五味子三錢,白及三錢,石菖蒲一錢。共研細粉,每次服五錢,每日二次,飯后服。(江西《草藥手冊》)
⑦治胃、十二指腸潰瘍:鐵冬青二兩,海螵蛸四兩,緋紅南五味子二兩,竹葉椒一兩。共研為細粉,作成小顆粒,每服五分,每日三次。(江西《草藥手冊》)
⑧治急慢性肝炎:救必應一兩半,八角王五錢。二藥均用樹皮。刮去粗皮,切片。加水二碗,煎至半碗,每日一劑,分二次服。(廣西《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處方集》)
⑨治神經(jīng)性皮炎:熊膽木皮三兩,煎水外洗局部。(廣西《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處方集》)
臨床應用
用于抗感染:制成注射劑、片劑和溶液應用。注射劑每次肌注2毫升,片劑每服4片,均每日3~4次;溶液供局部外用。適用于化膿性疾患(如皮膚瘡癤、蜂窩織炎、深部膿腫等)、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體炎、急性胃腸炎、菌痢、燒傷感染及手術后預防感染等。臨床治療外科化膿性感染26例,治愈23例;用于手術后預防傷口感染9例,8例效果滿意。此外,片劑還有止痛作用,可用于胃痛、腹痛、腎痰痛等。治程中一般無全身不良反應。
藥理作用
①止血作用
救必應乙素(三萜甙)在試管內能使凝血時間縮短,對狗股動脈切開,狗、兔肝葉部分切除,狗脾臟十字切口,兔耳及兔腸系膜靜脈切開均能縮短止血時間。
②對平滑肌的影響
救必應乙素對離體兔耳血管灌流,證明對血管平滑肌有收縮作用。其黃酮甙部分,對豚鼠離體回腸有松弛作用,且能拮抗乙酰膽堿引起的腸痙攣。
③抗菌作用
煎劑試管內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及痢疾(弗氏)、傷寒、綠膿桿菌。
用法用量
3~5錢;外用適量,樹皮研粉調油敷;鮮葉或根搗爛敷患處。 鐵冬青為常綠灌木或喬木,枝繁葉茂,四季常青,果熟時紅若丹珠,賞心悅目。鐵冬青樹葉厚而密,湖邊或開闊地種植此樹,能形成陰蔽的環(huán)境,又能產(chǎn)生多層次豐富景色的效果,是理想的園林觀賞樹種。 有火燒葉子,不燃燒會形成黑色圓圈,故可做防火樹種。
園林應用習慣稱為萬子千紅樹(意即多子多孫,興旺發(fā)達之意,是旺家旺業(yè)的好意頭樹木品種),花黃白色,芳香。漿果狀核果橢圓形,有光亮,深紅色?;ㄆ?~4月,果成熟期11月?;ê蠊牲S轉紅,秋后紅果累累,十分可愛。鐵冬青樹葉厚而密,樹木粗壯健康,樹形古樸美觀,是理想的園林觀賞樹種。
鐵冬青樹葉厚而密,在園林中宜叢植于草坪、土丘、山坡,適宜在園林中孤植或群植,亦可混植于其它樹群尤其是色葉樹群中。此外可在郊區(qū)山地、水庫周圍營造大面積的觀果觀葉風景林。在具體設計中,若以此樹為上木,配常綠花木于其下,效果更好。若混交配置在秋色葉樹種中,在秋天能增添獨特的季相變化。
冬青樹苗地里有馬齒莧有灰灰菜用什么除草劑?
冬青樹苗地里有馬齒莧有灰灰菜,不適宜用除草劑。
能除馬齒莧、灰灰菜的除草劑,也能除冬青樹。
冬青栽培技術
環(huán)境要求
冬青適宜種植在濕潤半陰之地,喜肥沃土壤,在一般土壤中也能生長良好,對環(huán)境要求不嚴格。
種植方法
播種:在秋季果熟后采收,搓去果皮,漂洗干凈,將種子用濕沙低溫層積處理進行催芽,在次年春季3月前播種。幼苗期生長緩慢,要精心加以養(yǎng)護管理。冬青種子如不催芽處理,往往要隔年才能發(fā)芽。
扦插:宜在梅雨季節(jié)采取嫩枝扦插,插穗長6至8cm,截去下部葉片,只留l至2葉片并短截,插深1/2,需用沙土為基質,插后搭棚遮蔭,經(jīng)常噴水,保持濕潤,約1個月后即可生根??上葟臉涔谥猩喜啃苯?,取5至10cm長、生長旺盛的側枝截除下部小葉,上部葉片全部保留。然后用生根粉處理,截口向下扦插于苗床內。苗床地宜選擇在通風、耐陰之處,亦可遮陽扦插,成活率極高。
澆水施肥
當年栽植的小苗一次澆透水后可任其自然生長,視墑情每15天灌水一次,結合中耕除草每年春、秋兩季適當追肥1至2次,一般施以氮為主的稀薄液肥。
整形修截
冬青每年發(fā)芽長枝多次,極耐修截。夏季要整形修截一次,秋季可根據(jù)不同的綠化需求進行平截或修截成球形、圓錐形,并適當疏枝,保持一定的冠形枝態(tài)。冬季比較寒冷的地方可采取堆土防寒等措施。
蟲害防治
冬青的病害以葉斑病為主,可用多菌靈、百菌清防治。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