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蘭養(yǎng)殖方法與技巧?
一、蝴蝶蘭養(yǎng)殖方法與技巧?
1.
光照
蝴蝶蘭對光照的需求不高,尤其是在蝴蝶蘭的開花期,可將植株放在室內散光明亮的房間,弱光還能延長蝴蝶蘭的花期,等植株花朵開敗后,每天曬2-3個小時的直射光就行。
2.
溫度
最適合蝴蝶蘭的生長溫度在25-35℃,一旦夜間溫度低于10℃,蝴蝶蘭的花莖和葉子就會發(fā)軟,葉片上還會出現褐色的凍斑,所以冬天必須要保證養(yǎng)護溫度在10℃以上。
3.
澆水
蝴蝶蘭多用水苔栽培,平時可以用手插進水苔里面,感覺水苔發(fā)干,通過透明的塑料盆,觀察蝴蝶蘭的根系變白,僅根尖濕潤時,采用浸盆的方式為蝴蝶蘭澆透水。
二、蝴蝶蘭怎樣種植?
蝴蝶蘭屬熱帶高溫蘭,適宜生長溫度為20~30℃。低于15度即進入休眠,低于10℃容易死亡。但高于35℃高溫影響生長并容易患病。開花需經歷一個月的15~18℃低溫才能促成花芽分化,此后如果繼續(xù)持續(xù)低溫則花梗萌發(fā)遲緩。
由于其氣生屬性,其盆栽的植料不宜用泥土,而要采用水苔、浮石、桫欏屑、木炭碎等,或者直接把幼苗固定在渺楞板(又稱蛇木)上,讓它自行附著生長。這種栽培方法乃系仿照它在原始時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當它開花時把整塊板子掛在墻上觀賞,確實別有一番韻味。蝴蝶蘭的氣根頗多,其根尖翠綠,相當敏感,要細心加以保護,切不可觸動損傷根尖,否則此根會停止生長。
栽培介質:蝴蝶蘭常見的栽培介質主要以水草、苔蘚為主。
三、蝴蝶蘭如何養(yǎng)殖?
一、生物學特性蝴蝶蘭原產亞洲熱帶地區(qū)。常野生于熱帶高溫、多濕的中低海拔山林中—生長適溫白天?25~28℃;,晚間18—20℃:當夏季35℃以卜高溫或冬季?10℃以下低溫,蝴蝶蘭則停止生長若持續(xù)低溫,根部停止吸水,形成生理性缺水,植株就會死亡。但蝴蝶蘭花芽分化不需高溫,以16—18℃為宜。蝴蝶蘭喜高濕的環(huán)境,如空氣濕度小,則葉面容易發(fā)生失水狀態(tài),因此,栽培蝴蝶蘭最怕空氣干燥和干熱風。陽光對蝴蝶蘭的生長發(fā)育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冬季需充足的光照,蝴蝶蘭葉片生長健壯,花朵色彩鮮艷。但夏季長時間的強光直射,對葉片有灼傷現象,需用遮陽網進行遮光處理?
二、繁殖方法常用分株和組培繁殖。分株繁殖:在春季新芽萌發(fā)以前或開花后進行。此時,養(yǎng)分集中,抗病力強。一般結合換盆進行,將母株從盆里托出,少傷根葉,把蘭苗輕輕掰開,選用2—3株直接盆栽。若夏季高溫季節(jié)分株,容易腐爛、。冬季分株由于氣溫略低,發(fā)根恢復較慢,組培繁殖:蝴蝶蘭為單軸類的蘭科植物,很少有側芽產生,只能用幼苗或成苗的莖尖作外植體。也可用葉片培養(yǎng)。通過產生愈傷組織再分化出芽球體;一般來說,株齡越小,葉片越嫩,越容易產生愈傷組織,分化的芽球體數量就多?
三、栽培管理蝴蝶蘭為附生性蘭花,盆栽基質必須疏松、排水和透氣,常用苔蘚、蕨根、樹皮塊、椰殼或蛭石等新株栽植后30—40天長出新根-生長期每旬施肥1次,花芽形成至開花期,多施磷鉀肥、并經常在地面、葉面噴水,提高空氣濕度,對莖葉生長十分有利每年5~?6月花后新恨開始生長時換盆,溫度應在20—25℃;蝴蝶蘭花序長,花朵大,盆裁時需立支架,以防止傾倒,影響花容、?
四、病蟲害防治常見有褐斑病和軟腐病,可用50%多菌靈1000倍液噴灑蟲害有介殼蟲和粉虱危害,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噴殺。?
?1.不宜澆水過頻:栽培蝴蝶蘭的朋友,總是擔心蝴蝶蘭缺水,不管栽培介質是否干燥,天天澆水,造成嚴重爛根。?
?
?2.不宜溫度過低:通常蝴蝶蘭開花株上市的時間大多在早春,而買回家后一般也都置于客廳等處欣賞,這些地方的日溫雖然足夠,但夜溫卻稍嫌偏低。另一方面,專業(yè)栽培?
的蘭花大多是在設備良好的溫室里,相比之下,家里的溫度和濕度都稍嫌不足,使得植株的長勢往往會日益衰弱。?
?
?3.不宜施肥過量:蝴蝶蘭宜施薄肥,應少量多次。?
?
?4.不宜小株種大盆:用大盆后,水草不易干燥,須知蝴蝶蘭喜通氣,氣通則舒暢。?
溫度的確是蝴蝶蘭開花的關鍵因素,但絕非是開花前低溫,花后高溫。蝴蝶蘭的催花技術關鍵是溫差。日夜溫差要在8攝氏度以上,四十天左右之后就可以抽花梗了。而且養(yǎng)殖溫度也不能低于18°,不然會造成凍傷。家庭養(yǎng)殖開花比較困難而且花質不好除溫度不好控制外,
還有就是他生長的基質1年之后會酸化,需要換盆;而且他生長需要的液體肥料需要專業(yè)的養(yǎng)殖場才會有。
四、蝴蝶蘭怎么種植?
一、基質容器
蝴蝶蘭是附生性蘭花,以氣生根附著于巖石或樹干生長,從空氣中吸收水分和養(yǎng)份。因此,植料以疏松透氣的材料為佳。所以盆栽材料最好不選單純表土或園土,而選用如水苔、樹皮、樹蕨根、碎磚瓦、椰子殼。纖維、陶粒等基質為宜。或直接把幼苗固定在木炭上,讓其自行攀附生長,PH值為6.5左右。
種植蝴蝶蘭應選用竹編器皿、多孔陶瓷盆或特制蘭花盆,最好不要用一般的塑料盆。種好的幼苗不要擱置在地上,應掛起或擺放在架子上,以利于氣根伸長和生長,便于盆中基質干燥后吸收空氣養(yǎng)分,注意避見因底孔堵塞積水導致爛根甚至死亡,或地下害蟲鉆人盆內危害植株。
二、種苗繁殖
蝴蝶蘭屬單軸型蘭花,一生只產生一條主莖和一個生長點,種苗繁殖主要采用組織培養(yǎng)、無菌播種繁殖和花梗催芽繁殖法等方法。
組織培養(yǎng)和無菌播種用于大規(guī)模生產繁殖;分株繁殖通常用于少量繁殖或家庭繁殖。分株法操作簡單,但相對成苗率較低,其具體做法如下:當花凋落后,留14個節(jié)間,多余的花梗用剪刀剪去,然后將花梗上部13節(jié)的節(jié)間包片用利刃切除,用蘸有吲哆丁酸或生根粉的藥棉均勻涂抹在裸露的節(jié)間,將處理過的蘭株置于半陰處,溫度保持在25~28℃。2~3周后即可見芽體出葉,3個月左右可產生3~4葉帶根的小植株,即可切下上盆栽植。
三、栽培管理
生產上引進的組培瓶苗,放在花架上1周左右,使瓶苗在自然環(huán)境中適應幾天,再從瓶中移出。應先在1000倍的多菌靈藥液中浸泡處理2~3分鐘,撈出后用水沖洗干凈,然后用短毛筆輕輕地把附著在根上的培養(yǎng)基清洗干凈,再用清水沖洗,否則易發(fā)生霉爛。殺菌后的種苗用較細的水苔種植,水苔應先浸泡3~4小時后洗凈擠干,并進行殺菌處理。種時先把種苗的根部包上水苔,種植于適宜的軟盆中,水苔要松緊適宜,置半萌處,保持相對濕度70%~80%,種后2~3天內不澆水。后期應注意通風,定時灌水。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