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多肉發(fā)黃怎么回事?
一、佛珠多肉發(fā)黃怎么回事?
多肉佛珠喜半陰環(huán)境,如放置地點光線過強或不足,葉片就容易變成淡綠色或黃綠色,缺乏生氣,失去應有的觀賞價值,甚至于枯而死;如陽光直射,空氣干燥,最容易引起吊蘭枯焦,所以應置于陰涼通風處,并注意保持環(huán)境濕度。具體養(yǎng)殖方法如下。
1、繁殖:多肉佛珠可扦插繁殖,枝蔓極易生氣生根,可于春秋剪下幾節(jié),一半埋入沙子或疏松的土中,保持濕潤但不積水,很快就會生根以供栽植。
2、種植:植株根系很淺,可淺盆栽植,一般用瓦片墊底孔,并鋪上一層煤渣或粗沙以增加透氣和濾水性(尤其是現(xiàn)在常用的塑料盆栽植的情況下),土壤最好用腐葉土(秋冬樹木的落葉拌入一定量的碎土露於閻冒肽曛烈荒曇純捎拌入一定沙子(土、沙比約為1:3左右)。
3、溫度:性喜溫暖濕潤,較耐寒(江淮地區(qū)栽培時可耐0℃的低溫),耐高溫,最適溫度為20℃~28℃左右。高溫和低溫時都生長緩慢,尤其是30℃以上的高溫環(huán)境中幾乎休眠,應少澆水施肥,否則易爛根--這也是栽培成功的關鍵之一。
4、澆水:由于葉肉質(zhì),多汁,故耐旱,栽培中澆水應寧干勿濕,這是成功的關鍵之一。天氣干燥時可以多向葉、蔓噴水以彌補水分的不足,保持珠體的青翠飽滿。較喜半陰,暴曬可能灼傷珠體,光線過弱則生長不強。
5、施肥:生長旺盛的春秋季應薄肥勤施,常在葉面噴施1-3%的氮肥和磷酸二氫鉀有利于使珠體更加翠綠肥大,提高觀賞價值。
6、預防病蟲害:很少有病蟲害。春季蚜蟲是其一,及時抹去或噴1500倍氧化樂果殺滅;夏秋季的螨蟲為次,需用1000倍三氯殺螨醇殺滅。注意通風和增加葉面濕度,可減少感染螨蟲。
7、度夏與過冬
最適溫度為20℃~28℃左右。高溫和低溫時都生長緩慢,在夏季高溫環(huán)境中幾乎休眠,應少澆水施肥,否則易腐爛,如果開始腐爛了,要立即剪掉腐爛處,把健康的部分進行扦插,否則很快全部爛掉。
在高溫高旱或天氣寒冷的環(huán)境中,很容易造成根系先端萎縮壞死,使其喪失應有的吸收功能,從而導致葉尖干枯萎縮。如果是這種情形,可先將植株從花盆中倒出,剪去已枯死的葉片或葉片的壞死部分,再挑去一部分舊土,刪去一些老化或壞死的根系,重新?lián)Q用新鮮的培養(yǎng)土栽好,將其擱放于涼爽、濕潤、半陰的環(huán)境中,注意多噴水、少澆水,植株新抽的嫩葉即可恢復正常。
二、佛珠多肉的垂吊配什么花盆?
養(yǎng)佛珠最好用吊盆,因為佛珠長得茂盛以后,會分出很多的枝條,并且垂下去,用吊盆養(yǎng)很容易出效果。
很普通的小白盆,等小佛珠比較長了的時候可以在土上繞一下,讓它呈現(xiàn)圓盤順時針的方式生長,也會很好看的哦。
三、佛珠多肉干癟了怎么辦?
多肉佛珠干癟,可及時將干癟爛莖處剪除即可。生長期需保持土壤微濕,避免積水。栽培中要避免長期雨淋,或直接向多肉植株噴水,否則就容易出現(xiàn)爛莖干癟。 多肉佛珠,喜涼爽、干燥且全日照的環(huán)境生長,耐半陰,怕水澇,忌悶熱潮濕。夏季有短暫的半休眠(環(huán)境不一樣,生長期也有長短不同),若光照不足植株容易徒長,莖變得脆弱,葉片間的間距會拉開很長。
在陽光充足之處生長的植株,株型匍匐莖壯實,葉片飽滿,葉片的間距會相對緊密。
當夏季溫度超過35℃時,整個植株生長會緩慢。這個時候應減少澆水,防止因盆土過度潮濕引起根部腐爛。并加強通風,適當遮蔭,避免烈日曝曬。
四、佛珠錦怎么養(yǎng)
佛珠錦是佛珠的錦化品種菊科千里光屬多肉植物,對于佛珠錦怎么養(yǎng)其實和佛珠的養(yǎng)護方法相似,佛珠錦喜涼爽的環(huán)境,忌高溫,夏季為休眠期,應停止施肥,并控制澆水。適宜生長溫度為12~18℃,不耐寒,冬季越冬溫度應不低于5℃。
佛珠錦喜光,但夏、秋季高溫時忌陽光直射,應遮光50%,佛珠錦具較強的抗旱能力,忌水濕,喜疏松透氣、排水良好的土壤,澆水過多或盆土排水不良時容易爛根,澆水應“寧干勿濕”,只需保持盆土濕潤即可,由于根的分布較淺,上盆時可在盆底多墊些排水層。
佛珠錦栽培一段時間后,常出現(xiàn)下部葉片脫落的現(xiàn)象,此時進行換盆或分株,可使植株恢復豐滿的外形,如果佛珠錦莖葉伸張得過長,可進行修剪,剪下的莖可作為插穗,等扦插苗長到3~5節(jié)進行摘心,以促進側(cè)芽的生長,從而使株形勻稱豐滿。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