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螟蟲用什么農(nóng)藥?
栽培一畦青菜,如根莖菜類的大頭菜,萵苣,葉菜類的白菜,菠菜,芹菜,香菜,茼蒿,甘藍等,花菜類的花椰菜,金針菜等,經(jīng)常發(fā)生菜青蟲,小菜蛾,甜菜夜蛾,棉鈴蟲等害蟲的危害,我們該怎么辦呢?
青菜的生長期比較短,要堅持以農(nóng)業(yè)防治為基礎,利用害蟲的趨勢,誘殺成蟲和幼蟲,合理使用農(nóng)藥。
1,農(nóng)業(yè)防治為基礎,預防病蟲害選用耐病蟲的品種,實行輪作套種,如蘿卜,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與豆類,茄子等茄果類蔬菜,以及黃瓜等瓜類蔬菜輪作,可減輕小菜蛾,菜青蟲等的危害。
2,利用害蟲的趨勢,誘殺幼蟲和成蟲如用楊樹枝扎成把插入菜地,可誘殺棉鈴蟲,煙青蟲,斜紋夜蛾等多種害蟲的成蟲,在各代蛾類發(fā)生的盛期進行誘殺,做到晚上插把,早晨收把,集中殺滅,能使辣椒青蟲蛀果率明顯下降。
利用生物制劑防治,如細菌農(nóng)藥BT乳劑,82612乳劑,7216粉劑等對菜青蟲,小菜蛾,棉鈴蟲,煙青蟲等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病毒治蟲,主要推廣應用菜青蟲顆粒病毒防治菜青蟲。
3,合理使用農(nóng)藥化學防治蔬菜害蟲是必不可少的一種方法,是及時控制病蟲害的有效措施,但必須合理使用農(nóng)藥,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nóng)藥,如氧化樂果,殺蟲脒,甲胺磷等有機磷農(nóng)藥。
建議大家使用綠色農(nóng)藥,無公害農(nóng)藥。
(1),植物源農(nóng)藥,就是來源于植物或植物中提取物。例如,除蟲菊素,煙堿,魚藤素,藜蘆堿等殺蟲劑。
像我們常用的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擬除蟲菊酯類農(nóng)藥。
(2),動物源農(nóng)藥,來源于動物的有毒物質(zhì)或天敵,如沙蠶毒素,蛻皮激素,保幼激素等。
像我們常用的抑食肼,蟲酰肼等蛻皮激素。
(3),昆蟲生長調(diào)節(jié)劑中的除蟲脲,滅幼脲,氟蟲脲,殺鈴脲,滅幼脲等。
(4),微生物農(nóng)藥,如瀏陽霉素,阿維菌素,白僵菌,綠僵菌,蘇云金桿菌(BT),核型多角體病毒等。
(5),魚尼汀受體激活劑,如氯蟲苯甲酰胺,氟蟲雙酰胺,溴氰蟲酰胺等。
簡單列舉一些殺青蟲的藥物哈。
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聯(lián)苯菊酯,蟲酰肼,除蟲脲,丁蟲腈,多殺菌素,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甲維鹽),滅幼脲,蘇云金桿菌,依維菌素,乙基多殺菌素,印楝素,茚蟲威,魚藤酮等。
蔬菜上棉鈴蟲、小菜蛾、甘藍夜蛾、甜菜夜蛾等鱗翅目害蟲幼蟲是咀嚼式口器,對于這類害蟲,該使用哪些殺蟲劑呢?
適用于防治咀嚼式口器害蟲的殺蟲劑應具備胃毒作用!這是因為具有胃毒作用的殺蟲劑被害蟲吃入體內(nèi)后會迅速發(fā)揮其毒殺作用,包括拒食等。而內(nèi)吸性適用于吮吸式(包括刺吸式、銼吸式等)口器。觸殺作用是藥劑直接穿透害蟲體壁,也就是只要害蟲直接接觸藥液就可以被毒殺。所以選擇防治鱗翅目害蟲幼蟲的殺蟲劑應具備觸殺和胃毒作用。鑒于國家在蔬菜上已限制和禁止使用甲胺磷、水胺硫磷、甲基對硫磷、毒死蜱等幾十種殺蟲劑,所以在防治害蟲時應避免施用含有違禁農(nóng)藥成份的殺蟲劑,而盡量選擇對害蟲防效好,對環(huán)境污染小的殺蟲劑品種。
目前可選用的殺蟲劑主要有阿維菌素、甲維鹽、蟲螨腈、蟲酰肼、虱螨脲、聯(lián)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乙基多殺霉素、茚蟲威、苦參堿等,為提高防治效果,延緩抗藥性產(chǎn)生,一般應選擇2-3種具有不同作用機制的殺蟲劑進行復混使用,比如高效氯氟氰菊酯和甲維鹽混用,比如甲維鹽與蟲酰肼、虱螨脲混用,比如甲維鹽與蟲螨腈混用,比如蟲酰肼與茚蟲威混用等。一般用藥最佳時機是害蟲卵盛孵化期至2齡前,3齡以后幼蟲蟲體變大,抗藥性增強。一般在晴天無風無露的上午10點以前,下午4點以后噴藥,低溫時期才在中午前后用藥。噴霧應均勻周到,葉正面和葉背均應顧及。注意如果施用菌類(細菌或真菌)殺蟲劑如蘇云金桿菌丶球孢白僵菌宜在傍晚或陰天用藥,防止強光照射殺死微生物,同時不能混用銅制劑等殺菌劑。藥劑混用應合理,不能濃度過大,以防產(chǎn)生藥害。同時應注意作物對藥劑的敏感性,在敏感作物、敏感時期不能施用敏感藥劑,如白菜、蘿卜不宜施用噻嗪酮等藥劑。
總之,合理用藥,及時用藥,才能發(fā)揮農(nóng)藥的“正能量”而避免藥害等負面影響。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