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節(jié)瓜如何才能提高坐果
(1)幼苗期:移后5天用根多樂100毫升+科素2號2斤兌水淋1畝,為促進幼苗發(fā)根,提高抗逆性。
(2)抽蔓期:畝用根肥得2升+住商優(yōu)稻20斤兌水淋施。毛節(jié)瓜對水的需求較多,幼苗期晴暖天氣需早晚淋水,在抽蔓期在雌花開放前后要控制澆水,以免化瓜。
(3)膨瓜期:畝用哈維特2斤+壯根寶10斤兌水淋施。
(4)葉面用肥:移栽后3—4天噴耐普九600倍,促根促花;開雌花前,用花多樂750倍噴施;結瓜后用果多樂750倍噴施2—3次。
西葫蘆怎么栽培產量高
一、種類挑選
西葫蘆的早熟種類有早青一代、一窩猴、阿太一代、特早1號、小白皮和花葉西葫蘆等,中熟種類有長蔓西葫蘆等,一般于早春時節(jié),在大棚(室)里進行培養(yǎng),效益較高。
?
二、種子處理
將預備耕種的種子暴曬1-2天后,用500倍的多菌靈液浸泡30分鐘,然后用清水洗凈種子,再用55℃的溫水浸泡6-8小時。浸泡期間留意不斷拌和,結束后撈出種子,再用10%的磷酸三鈉溶液浸泡25分鐘。浸泡結束后將種子取出并用清水洗凈,再用干毛巾將其外表的黏液擦掉。
?
三、催芽辦法
先將毛巾用清水浸濕,擰到不流水的程度,然后將處理過的種子攤在毛巾上,厚度以不超越1.5厘米為宜,再用相同濕的毛巾蓋在種子上,蓋好后將兩條毛巾的一邊折起,裹在可樂塑料瓶的外圍,再往塑料瓶內灌入溫度為30℃-32℃的溫水,擰緊瓶蓋,并將塑料瓶外圍包上塑料布,以保持種子的濕度。為了保溫,可在塑料瓶外包裹棉毯,然后將其放在溫暖的當地即可。當塑料瓶內的水溫低于28℃時,可翻開瓶蓋倒掉里邊的水,再增加新的溫水(溫度為30℃-32℃),每隔12小時換一次水,通過36-48小時后種子即可出芽。
?
四、配養(yǎng)分床
西葫蘆養(yǎng)分土用園田土6份和腐熟圈肥4份,過篩后均勻混合,再加上按每平方米床土用過篩雞糞15千克和復合肥5000克,均勻混合后備用。
?
五、耕種時間
西葫蘆定植的土溫必須在12℃以上,在塑料大棚內出產一般在2-3月份育苗,苗期30-40天,露地出產一般在3-4月份育苗,苗期25-30天。
?
六、耕種辦法
西葫蘆每個養(yǎng)分缽或土方內平放一粒發(fā)芽的種子,種芽朝下,然后再蓋上2厘米厚細土,隨即掩蓋塑料薄膜保溫保濕,每畝耕種量400-500克。
?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