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種植技術(shù)?
一、馬蹄種植技術(shù)?
1、選地:
馬蹄喜歡肥沃疏松、光照充足的水田,而且要保證水田的水源要充足,排灌方便。選好良好的水田后,施入適量的過磷酸鈣和氯化鉀做基肥,保持土壤肥力,再用釘耙將其和土壤混合均勻,同時也疏松土壤。
2、育苗:
馬蹄使用球莖進行繁殖的,繁殖前選擇個頭大、飽滿無破損、表皮光滑、芽頭粗壯的球莖作育苗種。種植前可用消毒滅菌藥劑浸種10-24小時,撈出晾干,合理的控制株行距,將其芽頭向上按入淤泥中即可。
3、適時定植
一般早水馬蹄在苗齡45-70天定植,而晚水的在苗齡一月左右定植,定植時要控制株行距30×60cm。主莖株叢苗和分株苗即可作為定植苗,定植深度以栽穩(wěn)為宜,定植時如果幼苗過高,則要割掉一部分的梢頭,只留取25-30cm即可,這時為了避免過高易折斷或者受風力原因而倒伏。
4、肥水管理:
馬蹄的肥水管理極為重要,首先要水層的管理,早水馬蹄在初期水位要控制在2-3cm,隨著它逐漸生長,加深水位至7-10cm。而晚水馬蹄在定植后要了解灌水到6-8cm,而到了結(jié)球期,則要降水位到3-5cm,到了冬季要保持1-2cm的淺水位越冬。
二、馬蹄種植技術(shù)與施肥,掌握四個要點可高產(chǎn)馬蹄
馬蹄也就是我們生活當中食用的荸薺,也有很多朋友在家種植馬蹄。但是很多都不知道馬蹄種植技術(shù)與施肥,一般來說從初期的選地,育苗,到分株,施肥的合理就可以,而且馬蹄的繁殖方法主要包括播種和分球兩種繁殖方法,同時也要注意種植馬蹄遇到的病蟲害以及處理方法。
一、馬蹄種植和施肥的方法 1、選地
要想知道馬蹄種植技術(shù)與施肥,首先選地是關(guān)鍵。任何植物的生長都離不開土壤信昌養(yǎng)分的補給,一般馬蹄喜歡濕潤溫暖的土壤中生長。因此最好選用向陽性好,排水性好的土田。然后用釘耙做松土處理,并且保證有20左右的耕作層即可。
2、育苗
然后選取粒大飽滿的,表皮光滑的種子,一般在清明前后進行催芽處理。最好選在向陽處最佳位置,然后在周圍鋪蓋一層濕稻草,再把種子撒入其中,分別排放,然后在上面鋪蓋三層的濕稻草,每天保持正常養(yǎng)護即可。大概兩周后便可發(fā)芽。
3、分株
要想馬蹄種植更好,還要進行分株處理。然后把發(fā)芽后的幼苗選取母株,母株上帶有很多的分蘗和分株,然后將母株分成3~4段,分別移植在耕作田中,最好是保持在50cm左右的距離。而且栽培時候插入土壤基層深淺適宜,一般為8~10cm左右即可。
4、施肥
馬蹄對肥料是有很大要求的,在分株進行栽培時候,就要追加適巖慶量的農(nóng)家肥。由于馬蹄的生長期較長,所以最好用基肥和有機肥為主,在移栽后兩周后,可以適量追加一次尿素溶液。并且保證不宜過多,否則出現(xiàn)倒伏現(xiàn)象,到了開花期適當減少施肥次數(shù),大概15~20天一次即可。
二、馬蹄種植的繁殖方法 1、播種
馬蹄的播種繁殖最好是在春季進行,而且最佳的溫度保持在21℃左右。播種前最好將種子放入清水中浸泡3個小時,再分別放入濕潤的沙床中,最好在表面上鋪蓋一層薄土層,并澆入適量的水分,保持充足的陽光即可,大概10~15天便可發(fā)芽。
2、分球
分球是馬蹄的主要繁殖方式,一般的在馬蹄進入休眠期的時候,把主莖的旁邊的小球取下來,然后去除表面上的雜質(zhì),分別放入土壤中分級栽培,保持間距在15cm左右即可。然后再在表面鋪蓋一層草,并澆入適量的水分,保持通風環(huán)境即可,大約在兩周后就可生根發(fā)芽。
三、馬蹄的病蟲害及處理方法 1、青枯病
一般青枯病在馬蹄的生長中期最為常見,也是危害很大的一種。主要表現(xiàn)在莖部和葉片的表層,發(fā)病時候,植株生長衰弱,矮化,葉片由開始的小斑點到最后大面積的不規(guī)則斑點,導(dǎo)致發(fā)黃,凋落等現(xiàn)象。最好一旦發(fā)現(xiàn)剪除病滑棗扒變部位,然后清洗周圍部位,用以百菌靈溶液噴灑即可。
2、白螟
白螟也是危害馬蹄的一種病蟲害,主要表現(xiàn)在馬蹄的莖桿和葉片部位。主要吸食里面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為生,到了春季時候,也是病發(fā)的高峰期。植株由開始變黃到最后枯死狀態(tài)。最好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及時清除病態(tài)部位,然后用以殺蟲單可溶性粉劑溶液每隔1~2天噴灑一次即可。
結(jié)語: 通過以上介紹,相信大家對種植馬蹄有了很深的了解了,只要掌握以上要點,在以后就可以栽培出高產(chǎn)量的馬蹄了。
三、馬蹄畝產(chǎn)萬斤種植技術(shù)
種薺選擇:為了獲得高產(chǎn),播種前逐個選取表皮無破損、頂芽粗壯健全的嫌宏球莖做種薺。 育苗時脊叢間:通常在春季3-4月份育苗。 秧田準備:選擇排灌方便、肥沃疏松的地塊,深耕細耙。 進行種植:將馬蹄芽頭向上一個個地排入土壤中。
馬蹄如何種植能高產(chǎn) 1、種薺選擇
馬蹄主要通過匍匐莖繁殖,為了獲得高產(chǎn),播種前逐個選取表皮無破損、頂芽側(cè)芽粗壯健全、皮深褐色、單球莖重為15克以上的球莖做種薺,然后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泡18-24小時,殺死表面病菌。
2、育苗時間
馬蹄育苗時間因移栽時期而定,早水馬蹄因前期氣溫低,在移栽前40-45天開始育苗,晚水馬蹄因育苗時氣溫較高,在栽植前20-25天育苗,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一般在清明到谷雨期間育苗。
3、秧田準備
馬蹄育秧田要選擇在排灌方便、肥沃疏松的地方,將秧田深耕、細耙、整平,四周要留有畦溝并筑好圍埂,因為這一時期馬蹄生長的營養(yǎng)主要來自馬蹄球莖,秧芹野冊田一般不需要施肥。
4、進行種植
將催好芽的馬蹄球莖一個一個地排入秧池,并將球莖按入泥中1-2厘米,株行距為6×6厘米,要求芽頭向上、高低一致,田間保持水層1-2厘米,15-20天以后,苗高10厘米左右就可以進行假植。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xué)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