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蘭花該怎么養(yǎng)?
(一)葉數(shù):蕙蘭又稱九子蘭、九節(jié)蘭、夏蘭,它每株葉數(shù)為5-9枚,常為6-7枚,葉長25-80厘米左右,寬約1厘米,直立性強。
(二)蕙蘭每年5月上旬至6月上旬新葉芽出土,秋芽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出土。新葉芽出土后約有20天左右緩長期,展葉期約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7月至10月為葉的伸長期,11月至來年2月為休眠期。養(yǎng)蕙蘭要3苗以上連體栽培,3苗以下不易成活,這一點非常重要,蕙蘭每苗從出土到生長完成需3年左右。
(三)蕙蘭的花芽出土為每年9月至10月上旬之間,大約生長2-3厘米后,停止生長。需要5個月(溫度5度)左右的時間春化休眠,方能開出清香宜人的好花。花期為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晚花期5月上旬。
(四)蕙蘭的生長適宜溫度為15-25℃,夏天不超過38℃,冬天不低于零下5℃,生殖生長溫度為10-20℃,在國蘭中惠蘭是最耐寒耐高溫的蘭花。
(五)蕙蘭對空氣濕度的要求為60%-75%,冬季休眠期空氣濕度不要低于50%外 生長期濕度保持在70%-80%之間。
(六)蕙蘭對水分的要求:它的假鱗球莖小,需要保持盆土濕潤,但它是國蘭中最耐干旱的蘭花,它有粗長的根,具有一定的保水性,能應付短期的干旱(4天),所以保根是植好蕙蘭的重中之重。一定要認識“秋不干,冬不濕”的意義。初秋晴日多,炎熱未盡,空氣干燥,增大空氣濕度是防止蘭葉焦尖最有效的辦法。
(七)蕙蘭對光照的要求:光照對蕙蘭生長非常重要,國蘭中蕙蘭是最喜光的蘭花,夏季陽光最強烈時需遮蔭60%左右,其他季節(jié)可不遮蔭。
(八)蕙蘭需用深大的盆栽培,它的根一般無分杈,挑選蕙蘭要以細長根、緊殼、苞長異彩沙暈、葉鞘如針刺的。它的花一般為5-12朵,少數(shù)可達到18朵。江浙蕙蘭為最優(yōu)。河南、湖北、陜西新品更多。
(九)蕙蘭喜光照畏陰暗,喜通風畏閉塞,喜疏松畏板結(jié),喜叢生畏分單,喜薄肥畏濃熱。蕙蘭的科學用肥
夏季,是科學養(yǎng)蘭一個十分重要的季節(jié),關系到能否最大限度地減少老株的生理消亡,關系到新代幼苗能否茁壯成長,關系到能否為秋季孕發(fā)花蕾積累物質(zhì)基礎和生理基礎??茖W用肥是科學養(yǎng)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本文就夏季蕙蘭的科學用肥談一些體會。
一、要掌握科學用肥的原則
(一)夏季用肥要堅持“氮磷并重”
氮是植物細胞原生質(zhì)的形成,新陳代謝過程的“生命元素”,磷是植物細胞分裂和生長,特別是促進根系生長的“必需元素”。氮磷元素在蕙蘭的生長發(fā)育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時令進人初夏,江南早春寒氣漸退,雨水充沛,氣溫宜人,正是蕙蘭幼芽出土,新根漸發(fā),嫩葉伸展的大好時機。此時,蕙蘭生長發(fā)育的中心已集中在新苗和新根的生長發(fā)育上。幼苗、新根的生長發(fā)育靠的是大量的細胞原生質(zhì)形成和細胞的不斷分裂來完成,因此,要有足夠的氮磷元素來滿足蕙蘭生長發(fā)育的需求。如果不能滿足它的需求,蕙蘭就會實行體內(nèi)的自我調(diào)節(jié),將老株體內(nèi)的營養(yǎng)物質(zhì)轉(zhuǎn)移到子代身上,以實現(xiàn)新老交替,繁衍后代的目的。營養(yǎng)轉(zhuǎn)移后的老株,其葉片從葉尖開始,自上而下,從植株外圍向植株內(nèi)側(cè),漸漸變黃后枯死。在缺肥情況下發(fā)育的新苗,往往是比較細弱,無法長成大苗。所以,夏季的施肥,必須以氮磷元素為主,以滿足新苗、新根生長發(fā)育的需要。
(二)7月用肥要增施鉀肥。增施鉀肥并不是平時不使用鉀肥,而是比例的多少。
鉀主要以離子狀態(tài)存在于蕙蘭的體內(nèi),它與氮和磷不同,在蕙蘭體內(nèi)不參加重要有機物的組成。但鉀對體內(nèi)許多酶起活化的作用。對于提高體內(nèi)木質(zhì)素、纖維素的含量,增強葉片和莖稈的堅韌度有很大作用。對于以開花結(jié)實為中心的生殖生長有顯著作用。
7月份,正是蕙蘭葉片的伸長期,由于蕙蘭葉片呈帶形,有的長達50厘米以上,要使蕙蘭葉片保持堅韌挺拔、婀娜多姿,7月份是一個基礎時期。只有在7月份增加鉀肥的施用量,在葉片伸長期提高蕙蘭體內(nèi)木質(zhì)素、纖維素的含量,使葉片的細胞壁加厚,有一個發(fā)達的機械組織,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蕙蘭葉片固有的特征。
7月份,正是惠蘭營養(yǎng)生長旺盛,生殖生長即將開始的重要時期。從7月開始,蕙蘭的花蕾就要開始分化孕育,花蕾一般都分化孕育在上年健壯的植株上,花蕾能否分化孕育,既要有足夠的氮磷元素,更要有足量的鉀元素來保證。所以,7月份增施鉀肥,是保證蕙蘭分化孕蕾、來年仲春展姿飄香的重要措施。
二、要講究薄肥勤施的方法
薄肥,就是肥料要進行溶解,超常規(guī)按比例兌足水量予以稀釋。勤施,就是一定時期內(nèi)多次施肥。 (一)蕙蘭吸收肥料的一般原理
肥料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人工合成的各種無機肥料,如尿素、復合肥、磷酸二氫鉀、花寶等,這些無機肥料,簡稱為無機鹽。另一種是有機肥料,如牛糞、菜餅、豆餅等。施人土壤(基質(zhì))中的無機肥料必須要溶于水中成為離子狀態(tài),才能被根吸收。施人土壤(基質(zhì))中的有機肥料,必須經(jīng)過微生物的作用,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溶解后才能被根吸收。
根是怎樣從土壤(基質(zhì))里吸收無機鹽的呢?
蕙蘭根部吸收無機鹽的部位是在未木栓化的根尖部分,它吸收無機鹽是一個主動的生理過程,這個過程主要是通過離子交換的方式進行,一般是通過土壤(基質(zhì))溶液進行,即根部本身產(chǎn)生一種根壓,使根部的離子與溶于土壤中的離子進行交換,離子交換后,無機鹽類的離子被吸附在根部細胞原生質(zhì)表層。這是第一步。因此,離子交換(即肥料被吸收)的關鍵在于根部細胞液的濃度與土壤中肥料的濃度是否平衡一致。如果肥料濃度高于根部細胞液濃度,根部水分就會向肥料流動,肥料非但無法吸收,還會造成傷根現(xiàn)象,在盆栽條件下,在粗?;|(zhì)栽培的條件下,盆內(nèi)基質(zhì)的含水量往往不足,因此,兌足水量稀釋肥料,是保證蕙蘭既能順利吸肥,又能不傷根的一個重要前提。 蕙蘭根部吸收無機鹽一般原理的第二步是,根外的離子一旦進人根細胞后,其主要的去向是經(jīng)過一系列根內(nèi)生活細胞的傳遞,最后進人導管,隨著導管內(nèi)的水流輸送到假鱗莖,再輸送到地上部分的主要器官――葉片中的葉綠素,在陽光的作用下,與水、二氧化碳一起進行光合作用,然后將光合作用所產(chǎn)生的有機物經(jīng)過篩管傳遞分配到最需要的生長中心和其他部位。
(二)內(nèi)外部因素與薄肥勤施的關系
從內(nèi)部因素來看,蕙蘭植株長勢(相對于春蘭、秋蘭)比較高大,而假鱗莖卻比春蘭、秋蘭小得多,因假鱗莖是貯藏養(yǎng)料和水分的倉庫,假鱗莖小,即倉儲量少。在野生條件下,蕙蘭根系發(fā)達,這樣才能彌補因假鱗莖小而倉儲量少的不足,靠發(fā)達的根群,靠強大的地下吸收能力來滿足地上部分的生長需要。但是在人工栽培的條件下,由于受盆缽容量的限制,蕙蘭發(fā)達的根群優(yōu)勢無法得到發(fā)揮,根部吸收的養(yǎng)料往往無法滿足地上部分生長發(fā)育的需要,必須靠多次足量地補充各種元素來滿足。 從外部因素來看,目前,廣大蘭友種植蕙蘭只從通透性出發(fā),大部分都采用粗粒型的基質(zhì),如黃磚粒、火山石、仙土等。這些基質(zhì)保肥性能差,本身能釋放的肥料又很有限。薄肥勤施,能彌補由于粗粒型基質(zhì)保肥性能差的不足,能彌補基質(zhì)本身養(yǎng)分缺少的不足,保證正常生長發(fā)育的需要。 三、要多走根外追肥的“捷徑” 根外追肥,就是把肥料配成一定的濃度,噴灑到葉片上,經(jīng)過葉片氣孔和角質(zhì)層進人葉片內(nèi)部的一種施肥方法。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能節(jié)約肥料施用量,能在任何時候都可以與噴水、噴藥相結(jié)合或單獨進行噴施,可以達到省工、省本、見效快的目的。 采用根外追肥是區(qū)別于土壤施肥,類似于動物的靜脈注射的一種施肥方法,它能大大地縮短養(yǎng)料的運輸距離,在較短時間內(nèi)發(fā)揮肥效的目的。根外追肥對于惠蘭來說,只要葉片氣孔能開張,肥料和水分都能直接從葉片的氣孔進人葉片內(nèi)的葉綠素,只要有陽光,立即就可進人光合作用的程序。 根外追肥一般不受肥料品種的限制(指無機肥),要從各個生長中心出發(fā),注意各種元素的科學搭配,嚴格掌握兌水比例,寧稀勿濃,少吃多餐。每次根外追肥后的第二天,要對葉片噴水一次,這樣,既能提高肥效,又能保持葉面清潔,使葉片氣孔開張自如。
有些地區(qū)養(yǎng)蘭歷史不長,普遍認為建蘭、墨蘭易養(yǎng),蕙蘭難養(yǎng)。其實,只要了解蕙蘭的生長特性和生長環(huán)境,養(yǎng)好蕙蘭并非難事。
近幾年每年我都盆栽一批蕙蘭,待開花后出售,因其較香且價位不高,銷路還可以,還可從中選出素心蕙蘭。一部分未售出的蕙蘭放蘭棚內(nèi)養(yǎng)護,到第二年仍然發(fā)芽開花。其中有些養(yǎng)了三四年,成了熟草,葉片比以前明顯縮短,葉面也增加了光澤,又不燒尖,非常喜人。
養(yǎng)好蕙蘭,除正常管理外,我又采取了以下幾項蒔養(yǎng)措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①深栽。蕙蘭假鱗莖較小,腳甲高,栽得深一點不會因此而爛芽爛茵。經(jīng)驗證明:深栽比錢栽的蕙蘭長得好,發(fā)的新苗壯,容易起花。起初,有一叢蕙蘭,蘭根被剪得只剩下3厘米長,而蘭株高達80厘米。按照正常的方法栽好后蘭株站不直,我就試著栽深一點,約6厘米。結(jié)果這盆蕙蘭比其他正常栽的發(fā)根發(fā)芽要好,且第二年又起了花。于是,以后我栽蕙蘭時都栽得較深,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有一次,我得到2苗素心蕙蘭,有4條根,只4厘米長,又都從齊鱗莖處折斷,蘭根又明顯有浸泡的跡象。于是我先用生根劑浸泡假鱗莖30分鐘,栽深6厘米。2個月后觀察,發(fā)現(xiàn)原有的幾條根只剩下幾根鋼絲,另生出了3條粗壯根4厘米長左右。2年后該蘭已發(fā)展成6苗。
②葉面噴灑磷酸二氫鉀。剛栽上新根未生出前一周應噴2次800倍液,生根后每半月噴一次,常年不間斷。這樣就給蘭株補充了足夠的營養(yǎng),促進其葉芽和花芽分化。最少見的是有一單株蕙蘭壯苗竟發(fā)出2個花箭,花后又發(fā)兩苗。
③常年放塑料大棚內(nèi)養(yǎng)護。冬季不加溫,也不加草苫。夏季在棚上60厘米處加一道60%遮陽網(wǎng)防曬降溫,因塑料大棚內(nèi)濕度大,蕙蘭發(fā)苗多且壯,蘭時表面有光澤,不易燒尖。但必須經(jīng)常噴施殺菌殺蟲藥物,預防病蟲害。
④用深盆大盆栽種。蕙蘭的根粗壯又長,一般養(yǎng)春蘭的小盆不能滿足蕙蘭的生長需要,應采用較深較大的泥盆,多叢栽一盆。這樣,蕙蘭生長良好,年年開花。
栽培要點 花盆 蘭花的根系比較發(fā)達,根據(jù)蘭花的疏水通氣的習性要求,蘭花所選用的花盆與一般的花盆相比,較為特殊。應選用質(zhì)地粗燥、美上釉的、底邊多空、有盆腳的“蘭花盆”養(yǎng)“蘭”較好?!疤m花盆”一般上大下小,底部較深,像一只口向上的喇叭。底部有出水孔,在盆的下段一周,有許多小的出水孔,。其目的在于,可以使蘭花的根部能更好地透氣。新栽種的蘭花,最好在瓦質(zhì)的“蘭花盆”中栽種。培植一年以上,待新根發(fā)育正常后,方可移至美觀的紫砂“蘭花盆”內(nèi)。 土壤 蘭花種得好不好,關鍵在于用土。蘭花是半氣根性花卉,必須用含有腐殖質(zhì)、透氣性好的酸性土壤。山區(qū)生長蘭花的山泥,栽培效果較好。蘭花土也可以自己配制,方法是用砂質(zhì)壤土70%,粗粒狀的腐殖質(zhì)土30%。摻合后,堆放三年以上才能使用。 選用的盆土要過篩,將粗粒與細粒分開。盆土應進行殺菌處理,以防蟲害。可用“托布津”800倍液或“波爾多液”噴灑,加以預防?,F(xiàn)在花鳥市場有現(xiàn)成的蘭花專用培植土出售,使用效果很好,用起來沒有怪氣味也干凈,可隨買隨用。 上盆 新從山上挖來的野生蘭花新根未發(fā),斷根較多,先要清去根部泥土,用清水洗干凈,剪去枯葉和干焦葉梢。對染有病蟲斑的葉片,應毫不留情的把病斑剪去。此外,還要剪去腐爛、枯黃的老根。如果蘭花無完整植根,則應保留無根尖的老根和根芯。最好將蘭株用600倍液的“可殺得”或“殺毒礬”或醫(yī)用“青霉素”、“鏈霉素”混合,每瓶針劑藥粉溶于2.5千克水,配成的溶液浸泡兩小時,然后撈出洗凈。在陽光下晾干蘭根,可以激活蘭株的生命力,使蘭根變軟,便于理順,不易折斷,便于上盆。為防止曬干時蘭葉受干,可以將蘭葉遮陽,一般有2個小時左右的光照即可。 待光照至蘭的根部微白色時,用利刃將連在一起的苗株分開,拆去過多的無葉假鱗莖,因為有些無葉的假鱗莖,使根本不會發(fā)芽的。一般的做法是:對一二株連體的苗株,植選留1~2個新鮮的假鱗莖。三株以上的連體苗株,無論有多少個無葉假鱗莖連生,均應全部掰開,分開處理。切口處可涂上草木灰或硫磺粉防腐。然后,按葉子的長短,分別整理放入盆內(nèi)。蘭盆的底孔要墊約四分之一的大木炭,先放粗土,在放少量細土。栽種時蘭的根部要散開,加土時花盆要搖動數(shù)次,深度以接近葉子基部為好,盆面的土要略微拱起一點、稍緊一點,以使得蘭花的根部貼緊泥土,便于發(fā)芽生長?;ㄅ璧谋砻婵梢苑乓恍┬「∈虻亟q草,用以保濕。然后分幾次澆透、澆足水,放在陰涼、通風處。過五留天以后,將蘭盆移到半陰半陽處培養(yǎng)。 傳統(tǒng)認為,不同品種的蘭花一般是不能混植在一盆中的。因為,長期的混植,會引起蘭花品種的變異。對于開花季節(jié)不同的品種,由于管理要求不一樣,尤其不能在一個盆中混種。有的蘭花葉形高矮不同,葉色不同,混種在一起很不美觀、缺乏協(xié)調(diào)。有意識對品種進行誘變,而把不同的蘭花品種種在一個盆里,倒是一種簡單的方法。但這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辦到。 換盆 蘭花換盆和引種,以秋涼至10月小陽春為最好。因為此時,當年新株已基本發(fā)育成熟,尚未休眠,這時換盆所致的創(chuàng)傷較容易恢復,對翌年的發(fā)芽和開花影響較小。蘭花兩年需換一次盆,早換盆、勤換盆對蘭株生長不利。有些用小型“蘭花盆”培植的蘭花,植株生長良好,蘭苗達六苗以上的時候,一年就應該換一次盆。對于那些長勢不良、葉尖干焦嚴重的蘭花,可能有爛根,也可能土質(zhì)不能適應。這時都應及時換盆。應急換盆,隨時都可進行,但必須注意換盆后的保暖和保濕。 澆水 蘭花是陸生植物,喜潤惡澇。許多初養(yǎng)者,生怕其缺水,結(jié)果澆了過多的水,硬是把蘭花的肉質(zhì)根給爛掉了。土培蘭花的澆水原則是“寧干勿濕”,只要保持蘭花土有些濕氣就行。對于無土栽培的蘭花則相反是“寧濕勿干”。 蘭花對水分的要求不高,宜干不宜濕。在1月和2月份,每周澆一次水;在3月和4月份,每3~4日交一次水;5月份,每2日澆一次水;6月份,每日澆一次水;7月和8月份,每3日澆一次水;9~12月,從每日澆兩次水逐漸減少為每周澆一次水,并注意不要淋雨。 蘭花宜使用河水、泉水、井水澆灌。如用自來水則應放置一段時間后,待其水中氯氣釋放后方可使用。一般澆灌蘭花的水質(zhì),酸堿度宜在PH值5~6為好,可在藥房買到酸堿試紙來測試水質(zhì)。對酸度不足的,可在水中加些食鹽米醋,來加以調(diào)整。蘭花澆水很有學問,誰宜在盆邊澆灌為佳。夏季宜在清晨或傍晚時澆水,忌在中午澆水,澆水量不可過大。一般每周澆一次水,夏天每周澆兩次水,澆水多會導致蘭花根部病蟲害。特別在連綿陰雨的天氣,盆土宜干不宜濕,干盆有利于蘭花抽生新葉。 光照 3~4月上中旬蘭花可以對曬陽光;4月份下旬起,上午九點以后,不宜多曬太陽;春蘭每天照曬兩小時即可,6~9月每天要提早遮陰。10月以后可以推遲遮陰。 溫度 蘭花較耐寒,除冰凍天以外均可放在室外過冬。一般室外氣溫在2~3℃時,應即時將蘭花搬到室內(nèi)。夏天氣溫高,干旱季節(jié)要適當對蘭花噴霧以降溫保濕。 施肥 新種的蘭花,要等七長出2厘米長的新根方可施肥,一般新根在長2個月左右,有的人主張培植1~2年方可施肥。蘭花的肥料可以自己配制,方法是用草木灰4份,豆餅10份,骨粉6份,混和拌勻后,存于容器內(nèi)分次加水,經(jīng)一年發(fā)酵后,稀釋使用。 施肥一般在5月份新草出土前開始,到立秋停止。每隔15~20天施肥一次,施肥宜在傍晚進行。施肥的原則是薄肥勤施。傍晚施肥,次日清晨再澆一次清水。俗稱“回水”。蘭花施用的肥料有9種: ① 催蘇肥:此肥可促進蘭花植株早發(fā)芽??蛇x用0.2%“硫酸鉀復合肥”、“施達”500倍液、“花寶4號”1000倍液等; ② 催芽肥:在施催蘇肥半個月后進行的施肥。肥料與催蘇肥同,也可改施“蘭菌王”500倍液; ③ 催花芽肥:此時蘭花葉芽出土3~5厘米,處于暫停生長期,新芽生根。蘭花母株此時開始進入生殖生長階段,植株需要較少的氮肥和較多的磷肥營養(yǎng)??捎谩盎▽?號”1000倍液澆根,根外噴施“磷酸二氫鉀”與“硼砂”800~1000倍液; ④ 助長肥:在新芽長出2厘米根時,花芽分化已定局,新芽急需補充營養(yǎng)。此時每月應施肥一次“復合肥”溶液或噴施“花寶5號”; ⑤ 助花肥:在花前期30天左右進行的施肥??墒┥倭俊傲姿岫溻洝?000倍液,“益多液體肥”、“喜碩”等; ⑥ 坐月肥:此時蘭花出于開花時期。要及時給予植物較多的營養(yǎng)補充,可施澆0.3%“硫酸鉀復合肥”,葉片噴施“喜碩”、“佳蘭寶”、“速滋”、“植物健身素”、“復合微量元素”等肥料。 ⑦ 抗寒肥:在蘭花越冬前,多施磷肥和鉀素肥料,磷素可使得植物細胞冰點降低,鉀素可使得植物纖維素增加促進植物皮層堅韌。在冬寒天切忌施用氮肥; ⑧ 陪嫁肥:是指分株前,換盆前對植物所施的一次三要素平衡的肥料,以利提高植物的成活和復壯,可對葉面噴施“花寶2號”、“礦物質(zhì)健身素”、“美能素”等肥料; ⑨ 崔根肥:施促進生根的肥料,可用“促根生”1500倍液或“磷酸二氫鉀”1000倍液噴葉,也可選用“藍菌王”1000倍液或“促根生”3000倍液。 如果每種肥料,施肥一至兩次,一年施10余次即可。要特別注意的是茶葉水茶葉渣不能用作蘭花的肥料,因為它們呈堿性,施用后會使土壤基質(zhì)堿化,影響蘭花生長。蘭花的管理可用四句話概括,叫做:“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濕”。蘭花“喜肥而畏濁”,因此肥料必須淡薄,否則傷葉傷根。
1、選盆:宜選用深盆、陶盆,養(yǎng)植環(huán)境干燥的可用透氣性一般的蘭盆,陰濕環(huán)境應選透氣性較好的蘭盆。
2、配土:營養(yǎng)土(蘭蔭神土或峨眉仙土)50%,塘基石或紅磚碎30%,風化巖(豆粒大?。?0%,顆粒狀黃泥10%。以上植料混合后篩去粉末備用。
3、種植:上盆填土時應注意下粗上細,連填土邊輕輕震動,讓蘭根與培養(yǎng)上充分接觸充實。填土高度以完全蓋住假鱗率為宜,盆口留2厘米左右空間,以利澆水。澆水以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為宜。
4、施肥:每年春季(3月初)與秋季(10月初)澆-次稀釋腐熟有機肥。生長季節(jié)每10天噴一次蘭菌王。因蕙蘭有部分品種不易發(fā)花,宜在8-11月份每隔15天噴施-次1/800的磷酸二氫鉀(濃度最高不超過1/500)。
5、曬盆翻盆:每年3-6月,晴天宜將蕙蘭放在直射的陽光下曬盆5-6個小時(清晨6時至中午12時),能促使生根發(fā)苗。如置于朝向東南陽臺養(yǎng)植的可任其接受自然日照,氣溫超過36℃時應注意避開正午及“西山日”的直射。如發(fā)現(xiàn)時尖焦黑,排除肥水過多的因素外,很可能是蘭根生至盆底,觸壁僵硬,反映到葉面上就會發(fā)生焦尖現(xiàn)象,這時應及時翻盆換土。先將蘭花起盆,分作3-5苗一叢,再重新上盆栽種,澆道水后置陰涼通風處7-10天,再逐漸增加光照,-月后就可放置陽臺上養(yǎng)植欣賞了。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