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的種植技術視頻教程(生姜種植全過程視頻)
一、野山姜的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
? ? ? ?選擇溫暖濕潤環(huán)境條件的地塊進行種植,土壤以質(zhì)地疏松,保水力好的壤土或砂質(zhì)壤土為宜。于播前進行土壤耕翻,耙細整平,作畦,整地時,畝施入2000-2500千克的腐熟農(nóng)家肥作基肥。
? ? ? ?2、種子處理
? ? ? ?選擇優(yōu)質(zhì)姜種,然后進行曬姜困姜。氣溫回暖后,選擇晴天曬種1-2d;再把姜塊放置在室內(nèi)堆放3-4d,姜堆上蓋上稻草,進行困姜,促進種姜內(nèi)養(yǎng)分分解,經(jīng)過2-3次反復困姜曬姜,才可進行催芽播種。
? ? ? ?3、適時播種
? ? ? ?一般可于4月中下旬進行播種,方法可用分株繁殖法,結合采挖,把老株分成數(shù)篼,每篼留地上莖3-4根,按行株距50cm×40cm開穴,每穴栽1篼,填土,淋水。
? ? ? ?4、移栽定植
? ? ? ?出苗后2個月左右、當幼苗長出2片約4厘米的葉片后,及時移栽至有散射光的疏林下,株行距50厘米×50厘米,栽后覆土壓實,澆足定根水。
? ? ? ?5、田間管理
? ? ? ?移栽成活后,進行少量多次薄施腐熟豆餅肥。每月1-2次,9約進行追肥,翌年4約在施肥。山姜實生苗可在定植后1年半,老株分兜苗可在定植后1年長成株型良好、具有觀賞價值的株叢。
? ? ? ?6、適時采收
? ? ? ?山姜適宜采收的時間一般在霜凍來臨之前,即9月初到10月中旬左右。采收時注意徹底清除地上的姜蔓,然后順壟采挖。采收后也要及時除去泥土,就地修整,稍晾后除去根毛,入庫保鮮,裝箱待售。
二、地姜的種植技術?
1、土地整理:選擇土層深厚、土質(zhì)疏松、排水透氣性良好、土壤肥沃富含有機質(zhì)的土地,每畝地施加3000kg腐熟有機肥和30kg的硫酸鉀;深耕深翻,將肥料翻入土中,然后挖溝,溝距為50-55cm,溝寬25cm,溝深10-12cm。
2、姜種處理:選擇姜塊肥大、色澤亮麗、不干縮、無病蟲害的姜塊作為姜種,然后將姜種放置在溫度22-25℃,濕度為60-80%的環(huán)境下進行催芽;催好芽后,將姜種掰成75-100g的小塊,每個姜塊上需要保證有一個幼芽。
3、播種:當10cm地溫穩(wěn)定達到16℃以上時,選擇一個晴朗的天氣播種,播種前施足底水,播種后覆蓋上一層4-5cm后的土壤。播種方法:將種塊水平放在溝內(nèi),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每個姜種之間距離18-22cm。
4、施肥:壯苗肥,每畝地隨水施加1000kg的人糞尿或者是10kg尿素;立秋前后,每畝地施加1000kg的腐熟有機肥,15-20kg三元復合肥;9月上旬,每畝地施加30kg三元復合肥。
5、水分:夏季在早上和晚上分別澆一次水,降低低溫;立秋后,姜對于水分的需求度變高,需要保證土壤的相對濕度在75-80%;收獲前3天澆最后一水。
6、人工管理:主要是防治姜瘟病。播種前,使用72%農(nóng)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浸種48小時左右;病發(fā)時,使用72%農(nóng)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灌根,每株250ml,每隔10-15天施藥一次,一共施藥3-4次。
三、中華姜種植技術?
種植方法如下:喜溫暖較耐熱,生長適溫23~27℃,低溫以下生長緩慢。要求土壤濕潤,但不耐澇,對空氣濕度要求不嚴。
四、藍姜種植技術?
在花園的遮蔭或過濾陽光地方種植藍色的生姜。它喜歡溫度在21.1℃至26.7℃之間,潮濕、無風的地方。
隨時保持藍姜植株周圍的土壤濕潤。不要過度澆水,水能夠使根部稍微濕潤就好。
在生長期,每月都要給藍姜施肥。使用萬能顆粒肥料,比如10-10-10,根據(jù)標簽上列出的肥料使用量,撒在植物周圍的土壤上。
開花后把藍姜修剪到土壤中。夏威夷大學的熱帶植物和土壤科學家說,隨著花期的增加,它會重新生長。
定期檢查植物是否有粉蚧,也就是被白色物質(zhì)覆蓋的小昆蟲。在葉子的下面或者在一個枝條和主莖的交界處尋找粉蚧群。殺蟲肥皂噴霧劑可控制粉蚧侵擾。應用時遵循其標簽的說明。
五、猴子姜種植技術?
? ? ? ? 1、選擇種子和土壤
? ? ? ? ?猴子姜可以說對水分比較敏感,抗干旱的能力不好。因此在選擇土地時,應盡量選擇具有較強滲透能力的沙土,也需要靠近水源,易于灌溉和排水。
? ? ? ? 選擇健康的顏色更好的種姜,有必要仔細觀察猴子姜芽是否具有生命力和無萎靡狀態(tài)。
? ? ? ? 2、種植密度
? ? ? ? 播種之前,將猴子姜浸泡在藥物中10分鐘,然后將其與沙子混合,放入小空間,用塑料薄膜密封。
? ? ? ?每株植物30厘米,每行距離為40厘米。將發(fā)芽面朝上放置,埋上一層薄薄的土,在上面放一層稻草。
? ? ? ? 3、使用肥料
? ? ? ? 種植后,施用基肥,一般來說,平均1畝有機肥需要3,000公斤,在加上30公斤鉀肥才能提供幫助。第一次施肥是當猴子姜苗高達二十五厘米時。在農(nóng)村糞便里在兌上水來使用,或者20公斤的尿素兌上水來噴灑。
? ? ? ? 進入秋季時,為使塊莖生長,主要使用復合肥和鉀肥,肥料用量分別為45公斤和30公斤。
? ? ? ?4、害蟲防治
? ? ? ?猴子姜的主要疾病是腐爛和斑病。腐爛病通常發(fā)生在7月和8月的夏季,甚至直到9月初。
? ? ? ? 發(fā)現(xiàn)病株應及時清除,并應挖出植物旁邊的土壤以避免細菌感染,然后撒上一層石灰。
? ? ? ? 現(xiàn)場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是噴灑50%的百菌清800次,每7至10天噴一次。
六、棘姜種植技術?
一、種姜處理姜種植之前,可挑選好種姜,合適的種姜能大大提高種植成活率,挑選個頭飽滿、肥大充實、色澤良好、新鮮、無病害、有1-2個壯芽的姜塊做種。為了促使種姜提高發(fā)芽率,促使出苗整齊,可提前將種姜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泡消毒,消毒后放在晴朗天氣中晾曬,將種姜堆放起來,用稻草覆蓋,溫度保持在20-25℃左右,保持好濕度,等姜芽長有1厘米時播種。
二、選地施肥生姜種植時要合理輪作,需選擇土層深厚、土質(zhì)疏松肥沃、富含有機質(zhì)的土壤種植,要求地勢較高,排灌方便。提前將土壤整理好,施入腐熟的有機肥,深耕促使跟土壤混合均勻。
三、播種時間姜的播種時間在清明節(jié)前后,也就是每年的4月上中旬,地溫穩(wěn)定在16℃以上,選擇晴朗溫暖的天氣中播種,此時播種能大大提高種植成活率。
四、進行播種姜播種時采取條播的方法,控制株行距在40×30厘米,溝深10-20厘米,播種時施用適量的肥料做基肥,將肥料施入溝內(nèi)并與土壤混勻,播種前澆次水保持土壤濕潤,將種姜均勻播種到土壤中,覆蓋上一層5厘米的細土,將土壤耙平。
七、姜吧種植技術?
生姜喜歡溫暖濕潤的生長環(huán)境,不喜歡寒冷的生長環(huán)境。一般多在我國的南方地區(qū)種植,不過北方的山東地區(qū)也有種植生姜。生姜種植不適合連做,土壤不可過潮濕,光照不宜直射。適合疏松肥沃,土壤層深厚的沙質(zhì)土壤。
八、黃金姜種植技術?
種植姜黃的地塊要求以土層深厚,土質(zhì)疏松肥沃,并且是排水良好的腐殖質(zhì)壤土為最好,沙土是次之的,黏土比較差。
在平地進行開園,整地時要求深耕細耙,土地整平之后起溝筑壟,建議整成0.66厘米寬的壟面,并且要讓溝和渠是連通的,這樣方便排水,如果選擇坡地開園,整地時候要按照等高線來做埂,并且要做成反坡形的等高壕,要求活土層必須達到0.5米以上的,種植帶的壟面要達到0.66米寬,必須做到溝和攔山渠,排水溝都是相通的。
九、中姜種植技術?
種植技術:
1、種姜處理:姜種植前,可挑選個頭飽滿、肥大充實、無病害、有1-2個壯芽的姜塊做種,提前消毒,堆放催芽。
2、選地施肥:選擇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機質(zhì)的土壤種植,提前整地,施肥,深耕。
3、播種時間:姜的播種時間在清明節(jié)前后。
4、進行播種:播種前澆次水,將姜均勻播撒到土壤中,播種后覆蓋細土。
十、大肉姜種植技術?
1、土地要求 選擇土層較厚、土質(zhì)疏松、有機質(zhì)豐富、微酸性土壤(pH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