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微花葉子和花骨朵上有灰白毛是什么病
白粉病
月季白粉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危害月季、薔薇科植物等花卉,5月中下旬初次侵染,6、7月份蔓延。受害后,葉面、嫩梢上生一層白色粉狀物,發(fā)生嚴重時葉片變黃脫落,嚴重影響植株生長和開花。
預防和治療:
1.加強栽培管理,注意土壤濕及時澆水;合理施肥,氮肥不宜過多,應適當增施鉀、鈣肥,以增強植株長勢,保持健壯的植株,本身就抗御了自然界栽培技術雜菌的侵襲。適時修剪整形,去掉病梢、病葉,改善植株間通風、透光條件。室內盆栽月季,應置于通風良好、光照充足之處。冬季要控制室內溫濕,夜間要注意通氣。秋末冬初移入溫室前,應仔細檢查,發(fā)現病葉、病梢立即剪除并燒毀,以免帶入室內傳播蔓延。
2.藥劑防治:白粉病為月季常見病,所以要特別注意苗木病蟲害的預防和管理,大小苗木栽之前應根據溫室、土壤的實際情況做好殺菌、殺蟲的消毒工作早春發(fā)芽前噴波美3~4度石硫合劑,可消滅在芽鱗內的越冬病菌;春季生長期交替使用500~800倍的代森錳鋅、百菌清、多菌靈、托布津各一次(波爾多液、石硫合劑也行),發(fā)病期可噴70%甲基托布津1000至1500倍液,或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國光三唑酮、國光英納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粉銹寧的殘效期可達20~25天,噴藥后受害部位的白粉層變暗灰色,干縮并消失。黃梅與秋雨期是發(fā)病高峰,夏季濕熱多雨發(fā)病也很強烈,在此期間,施藥間隔要縮短。噴藥注意:一般上午8點~10點,下午4點~7點。晴天無風噴灑為佳。
植保要領
1、保持田間通風透光,降低田間濕度,深翻地滅茬,促使病殘體分解發(fā)病期,及時清除病株殘體,病果、病葉、病枝等。
2、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培育壯苗,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
注意事項
1、須現配現用,不得與強酸、強堿性農藥混用;與其它藥劑混用時,先加入本品作為母液。
2、施藥后4小時內降雨,需重新噴霧。
3、如有輕微沉淀析出屬正常,不影響藥效,使用時搖勻即可。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