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梅花怎么養(yǎng),5個步驟枝繁葉茂
一、盆栽梅花怎么養(yǎng),5個步驟枝繁葉茂
養(yǎng)殖盆栽梅花不需要過多的澆水,只需保持土壤濕潤即可,夏季光照強烈要進行遮光處理,栽種之前需要在土壤中加入有機肥料,每隔10天的時間施加一次花肥,花落之后要將枝干修剪10厘米,便于儲存養(yǎng)分,盆土最好是選用疏松質(zhì)地的腐葉土。
盆栽梅花的養(yǎng)殖方法 1、控水處理
盆栽梅花對于水分的要求比較高,春秋季節(jié)只需5天左右的時間澆一次即可,保持土壤表面濕潤即可,盆栽梅花最害怕盆內(nèi)積水,否則會阻礙根部進行有氧呼吸,夏季高溫時節(jié)可每天進行一次澆水,冬季根部對水分需求量減少,可等到土壤變干之后再進行澆水。
2、夏季遮光
盆栽梅花在春秋季節(jié)需要將其放置在散光的位置,每天進行4~6個小時的光照時間,夏季的時候盆栽梅花怎么養(yǎng)呢,需要進行遮光處理,避免受到強光的照射可將其移入室內(nèi)蔭蔽的環(huán)境下,冬季處于盆栽梅花的花期,這時需要將光照時間縮短到3~4個小時,避免出現(xiàn)過早落花的現(xiàn)象。
3、追施花肥
在盆栽梅花剛栽種的時候,需要在土壤中加入充足的有機肥料,生長期需要每隔10天的時間追施液態(tài)花肥,這樣可促進根系的生長,冬季開花需要消耗大量的養(yǎng)分,所以這時需要施加一定含量的磷鉀肥料,能夠促進花開育蕾。
4、整枝修葉
一般在花開之后需要進行一次整枝修葉的處理,將過多的枝條修剪10厘米左右的長度,這樣有利于枝條儲存營養(yǎng)成分,將頂部長有的嫩芽修剪掉,防止出現(xiàn)頂端效應,若是有枯枝黃葉也要將其修剪掉,避免養(yǎng)分的流失。
5、盆土配制
種植盆栽梅花最好是選擇肥沃疏松質(zhì)地的腐葉土或者是園土,在養(yǎng)殖的過程中保證根部吸收充足的水分,不用擔心澆水過多,也可購買專門養(yǎng)殖梅花的土壤,其栽培的效果更佳,每隔3個月的時候松土預防土壤板結(jié)。
二、梅花怎么養(yǎng)
養(yǎng)護梅花,應當選用偏酸性的混合土壤作為栽培基質(zhì),在15~20℃的溫暖環(huán)境中,接受向陽處明亮溫暖的光線滋養(yǎng)。澆水時得保持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而在生長旺期,每個月追肥一次,供給足夠的養(yǎng)分。
1、栽培土壤
梅花對于栽培土壤的要求并不算高,偏微酸性的土壤最適宜梅花根莖的發(fā)育??捎酶~土、園土、粗砂等材料混合配制。經(jīng)過高溫消毒殺菌一次,還可添加少量腐熟餅肥,提升土質(zhì)營養(yǎng)。
2、光溫條件 梅花雖然是在冬季開花,但是它的生長溫度最好保持在15~20℃之間。平日不能將其擺在暗處,得接受向陽處強度適中的光照滋養(yǎng)。光線強度不足,植株生長萎靡,并且難以發(fā)育花芽花苞。
3、水分施加
梅花是比較害怕濕澇的植物種類,因此澆水應當維持“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盡量使得盆土內(nèi)見干見濕。陰雨、梅雨天氣下必須避雨并做好排水措施。生長旺期可以每天澆灌一次。
4、肥料供給
梅花需要使用的肥料量比較豐厚,發(fā)育期每一個月都應當為其施加一次稀薄肥液,促進枝葉萌發(fā)成長。入秋后要補充兩次磷鉀肥,促進花芽分化,到冬季開花。濃肥、生肥、過量肥都是不能使用的。
三、梅花怎么管理養(yǎng)護
梅花在黃河以北,露地不能越冬,宜采用盆栽欣賞。梅花的盆栽也不限于北方,南北各地也都喜作盆玩,或作盆梅,或制梅樁。梅花枝干古雅,直立或垂枝,還有扭曲等品種,人們利用這些特性,塑造出各種優(yōu)美的風姿體態(tài),或蒼勁挺秀,生意盎然;或懸根露爪,妖媚多姿,早春花開,點綴室內(nèi),別有一番情趣。梅還常與松、竹搭配構(gòu)成“歲寒三友”的勝景,或與蘭、竹、菊為伍以清秀、瀟灑、古雅、純樸為“四君子“。
梅花對土壤要求不嚴,盆栽用土以疏松壤土為宜;粘土容易發(fā)生刺狀枝。
10月下旬或3月中旬進行盆栽。盆底用分解緩慢的肥料作基肥,供梅花長期利用。基肥可用哮片或德混少量磷礦粉、骨粉的腐熟廄肥。基肥上覆一層土后,放上梅樹填土壓實,澆透水。10月栽的冬季放室內(nèi),春季栽的可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隨著其發(fā)芽生長,進行常規(guī)管理。
盆栽梅花的管理,主要有澆水、施肥、修剪和防治病蟲害。
梅花對土壤水分十分敏感。水多容易黃葉,嚴重時則造成全部葉子脫落。盆土長期千旱,也能造成落葉,但落葉為青綠色。因此,盆栽梅花的澆水,應掌握不干不澆,澆則澆透;雨天傾盆,不使積水。此外,當新枝長到30厘米左右時,要適當扣水,使盆土偏干,抑制新枝繼續(xù)生長,促進花芽分化。秋季也耍逐漸減少澆水,使其枝條充實,強制提早進入休眠。
梅花并不喜肥,但盆栽根系受到限制,生長期內(nèi)應追施1?2次肥。第一次追肥,在春季新枝長到5厘米左右時.,用麻醬渣或餅肥水作追肥。這次追肥對促長強枝和花芽分化十分重要,為明春開好花打下基礎(chǔ)。第二次追肥,在秋季停止生長后到落葉前進行(9月下旬),肥料可用餅肥粉,撤在盆土表層,為第二年生長補充必要的養(yǎng)分。
盆栽梅花的整枝造型形式很多,有的瀟灑倒懸,有的曲枝盤彎。培養(yǎng)梅盆景宜古雅蒼勁,或懸根露爪。造型要在繁殖時就加以考慮。一般的整形修剪,是在栽植后,留25?30厘米截去頂端,使分枝比較集中,萌芽后,留頂端3?4個枝作為主枝,當枝條長到30厘米左右,便可摘心,使基部芽充實,花芽飽滿。第二年花開后,留基部3?4芽修剪,發(fā)芽后,對過分擁擠、重疊的枝條,及時抹去,其余則任其生長,長到25?30厘米時再行摘心。第三年開花后,根據(jù)個人愛好,或照以前剪法養(yǎng)成樹姿勻稱的樹冠,或者有的主枝少剪放長,有的主枝短截,.形成參差有序的樹冠。以后每年則根據(jù)這次造型的要求,按照去新留老、忌短截、勤抹芽的原則進行修剪。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