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怎么施追肥
下面介紹兩個施用追肥的案例分析。 【案例】湖北省武漢地區(qū)菜農葉有良,對露地韭菜的追肥,他選用了高氮高鉀型復合肥料,頭一天將顆粒狀復肥置于大缸中,先行破碎再加水溶化靜止過夜,第二天用桶將溶化的肥液兌水沖施。在收獲前的一個月隔10天沖施一次追肥,眼看追肥后的韭菜生長健壯,豐收在望。 河北省香河地區(qū)大白菜種植戶張和平,在大白菜過了蓮座期后,開始澆水追肥,在鄉(xiāng)農技員小王的指導下,購買了單質肥料—硫酸銨和氯化鉀,施肥前將這兩種單質肥摻混并溶解于灌溉水中,再通過溝灌按畦施肥,肥水過后又打了一次清水。通過兩次灌肥,大白菜包心好,葉球生長快。他覺得今年這樣的追肥比去年僅僅追施大量尿素的效果明顯好。但是,他有些疑問,因為一直以來都聽說葉菜類蔬菜具有最喜氮的特性,那為什么后期追肥僅僅追施氮肥不如追施氮鉀肥好呢? 【分析】這兩個追肥案例獲得了很好的實際效果,說明后期合理追肥對于葉菜類作物獲取高產是很必要的。后期的旺盛生長在葉菜產量形成中的貢獻比例較大,如果不重視后期追肥,產量的損失少則減產20%,多則40%~50%,可見追肥是很重要的措施。同樣重要的還有追肥技術的合理性,包括養(yǎng)分種類,施用量和施肥方法等,關鍵技術可歸納如下: 葉菜類作物后期追補的養(yǎng)分種類,應該是氮、鉀肥料的配合,但是,當前生產中人們習慣于偏追氮肥,一般誤認為葉菜作物是喜氮作物,需氮多,追氮就可高產。其實葉菜類作物對氮、磷、鉀的需求比例中鉀多于氮。后期適當補追一些鉀肥,對于葉菜的產量形成和品質改善都會生效。一般可以不考慮追磷肥,所需磷肥在基肥中分層施即可。 肥料的品種可選水溶性固態(tài)或液態(tài)肥料。當前市場上更多的是固態(tài)化肥,以粉狀或小塊狀為首選,如氨水、尿素、硫銨,硝銨、鉀肥可選氯化鉀、硫酸鉀和硝酸鉀、硝酸鈣等水溶性強,含雜質少的單質肥料,一般不用顆粒狀復合(混)肥。由于后期追肥是以灌溉施肥和水沖肥的方式,不能采用破土施肥方法,顆粒復合肥要先打碎再溶化,這樣就不合算了。但是目前肥料市場上的顆粒復合肥居多,使消費者不得不用,案例一就是這種情況。 控制追肥總量與單次用量:施肥量要精,一次施多了,不僅浪費肥料還可能造成地下水的富營養(yǎng)而污染水環(huán)境。尤其氮肥量要控制,單次凈氮畝用量要少于2.5公斤。 灌溉施肥一般分三步操作,第一步,先用清水濕潤土壤;第二步,用適當濃度的肥水灌溉;第三步用清水進行清洗。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