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著吃的水果(不常見的水果)
1. 不常見的水果
葡萄,一串葡萄好像許多紫色小球球串在一起,甜甜的,超級好吃!
蘋果,大大的,紅紅的,咬一口,脆脆的,甜甜的!
山竹,紫色的外衣,里面是幾個小瓣的白色果肉!
西瓜,大大圓圓的,綠條相間的外皮,里面果肉是紅色的,還有些黑色西瓜籽
香蕉,一把香蕉有多個香蕉組成,黃色外衣,白色果肉
2. 廣西不常見的水果
哦,這叫黃皮果,沒有子的是改良過的,原本土生的是有很多子的,肉少。
可以當水果吃,也可以做作料,做剁椒魚,辣椒醬3. 100種不常見的水果
適合放入冰箱凍的6種水果,凍好后別有風味,具體列舉如下:
1、第一種就是冰凍香蕉,之前一直聽人說香蕉不可以放在冰箱,因為這樣會加速香蕉的老化。而實際上香蕉確實不可以放在冰箱里面保鮮,但卻可以放在冰箱的冰柜里面,冰凍后吃起來非常吃的爽。
2、現(xiàn)在大冬天的,剛好就是吃草莓的季節(jié),相信有很多人都喜歡吃這種水果吧,草莓的口感甚好,吃著酸甜可口的,水分也很充足,但不知你們是否發(fā)現(xiàn),它不經(jīng)存放,一下子就容易腐爛,放冰箱保鮮也沒用,實際上將它放去冷凍才是最好的方法,被冷凍的草莓不僅能放很久,而且還超級好吃,吃著沙沙的,酸度都降低了不少,很是清甜,真是健康又美味。
3、凍楊梅,冰冰爽爽的。洗干凈后并用鹽水浸泡30分鐘,記住別控干直接包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冰凍四到五小時即可食用,鹽水泡過會超好吃呢。
4、凍荔枝,整個荔枝就這樣放進去,冷凍不用太久,剝開外殼,一口咬下去,荔枝汁非常的濃郁。
5、其實凍葡萄新鮮的葡萄味道要好很多,原本葡萄酒是酸酸甜甜的,而且保質期也短,特別是將它清洗干凈之后,若是沒吃完,剩下的那些葡萄酒很容易爛掉,所以不如將它丟進冰箱冷凍起來,是真的好吃。
6、梨在市場上也是常見的一款水果,人們對于梨也是熱愛的,直接食用的梨會很單調,將梨放在冰箱冰一冰。其實凍梨在我國的北方是很流行的,幾乎每個家庭都會做這種食物。
4. 41種不常見的水果(圖)
水果
雪蓮果,這種水果是一種菊科類的草本植物,是長在土里面的一種水果。它們是一種喜歡光照的植物,耐不住寒冷,所以很多北方人都沒見過這種水果。雪蓮果外表長得很像地瓜,把皮削掉以后,吃起來非常的甜,也是很解渴。還有些人喜歡把這個當成蔬菜一樣烹飪,吃起來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荸薺,這種水果也是長在土里面的一種水果。是一種熱帶的水果,長在沼澤或者水田里面。它外表是是黑黑的,也是要把皮削掉之后才可以吃,吃起來也是非常的甜,很多人都喜歡吃。荸薺在南方也是常見的一種水果,也有很多人喜歡把這個當成蔬菜。
地果,這個也是長在土里面的一種水果,不過很少人見過,因為這種水果一般都是在南方農村里面才有可能見過。這種水果集食用、藥用、綠化一體的多用途植物。這種水果吃起來也是很涼爽,可以治喉嚨疼。北方人可能都沒有見過!
涼薯,這個也是長在圖里面的水果,我賭10包辣條,北方人肯定沒吃過這個。這個把皮剝掉就可以吃了,吃起來也是非常的甜,很可口。它的種子有毒,所以千萬別亂動。這種水果也是很多人把它當成蔬菜,炒著吃也是非常的好吃,你們有吃過嗎?
蔬菜
(1)十字花科。如大白菜、小白菜、包菜、油菜(一般吃的菜芯)、蘿卜、花椰菜等。
(2)藜科:菠菜、甜菜、紅頭菜。
(3)豆科。各種豆,菜豆、豇豆、蠶豆等。
(4)菊科。萵苣、菊花菜、牛蒡等。
(5)茄科。番茄、辣椒、馬鈴薯、茄子等。
(6)葫蘆科。黃瓜、南瓜、西瓜、西葫蘆、冬瓜、苦瓜、佛手瓜等。
(7)百合科。金針菜、韭菜、大蒜、大蔥、百合、蘆薈等。
(8)傘形科。芹菜、香菜、胡蘿卜、茴香等。
(9)旋花科。雍菜(空心菜)、甘薯。
(10)天南星科。芋頭、魔芋
(11)蓼科。蕎麥
(12)莧科。莧菜
5. 最貴的水果排行榜前十名
1、靜岡甜瓜
這種日本甜瓜產量非常少,被譽為世界上最貴的水果,一般人也無法直接買到,因為只賣給日本的農協(xié)合作社,之后通過特定渠道銷售,每個售價是23000美元,簡直是天價水果。
2、北海道黑西瓜
同樣是日本產的,是日本的極品西瓜,數(shù)量極其稀少,據(jù)說其甜度、脆度都完美到難于形容,每個售價6100美元,很多人一個月的工資都買不起。
3、菠蘿莓
菠蘿莓產地是在南美洲,本身是一種野生的水果,還差一點滅絕,后來經(jīng)過荷蘭的果農培育成功,才進行商業(yè)化種植菠蘿莓含有“菠蘿朊酶”物質,營養(yǎng)非常高,價格十分昂貴,180元一斤。
4、世界一號蘋果
這個蘋果產地是在日本青森,是世界最大的蘋果,每一個蘋果的重量都在500以上,另外加上它氣味誘人,外形圓潤、爽脆多汁,價格也是不菲的,228元一個。
5、指橙
指橙產于澳洲,果肉中含有魚子大小的小粒,號稱水果中的魚子醬,非常名貴,每斤售價為100歐元(約合人民幣779.6元)。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